关于巧用数学阅读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张昔儿
[导读] 数学阅读教学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数学阅读对小学阶段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和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决定性作用。
        张昔儿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河滨小学,广东省 广州市 510900
        摘要:数学阅读教学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数学阅读对小学阶段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和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决定性作用。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习惯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的数学素养积累和形成,离不开数学阅读教育。教师在教学中,会发现有些学生的数学语言发展水平和数学素养息息相关,语言发展水平越低的学生数学素养也同样越低。学生在学习过程,数学素养越低,数学思维就越慢,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就越低。因此,只有重视数学阅读的教育,才能使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能力,本文将对数学教育中进行数学阅读教育的必要性叙述,对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方式进行探索分析。
关键词:数学阅读;小学数学;有效措施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对小学生的数学素养进行有目的地培养。数学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依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来达到高效的教学效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教师制定的学习计划和学生自己的学习方式相结合来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带有目的性的进行数学阅读,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阅读教学时要结合课文知识内容收集丰富的阅读材料,对数学知识进行拓展阅读训练,并在训练中对学生的数学阅读提出有效的启发性建议。数学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数学素养,因此教师巧妙利用数学阅读来达到教学目标。
一、数学阅读教学在小学阶段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充分发挥教科书的作用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编写新课程的专家,对小学阶段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进行了充分研究,将其与小学教学原理和数学这门学科的特性相结合,精心编写了小学数学教材,因此小学数学教材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极高的阅读性。新课改明确提出,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对数学阅读教育更加重视,科学合理的利用教材的阅读性以提高对学生的阅读教育已经成为了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特征。同时,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核心,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数学阅读训练。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和训练,引导学生对数学阅读的方式和技巧进行熟练掌握,让学生学会主动通过阅读来理解、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学会数学阅读方式和技巧是学生自主学习必须要掌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要衡量小学阶段学生的接受水平和智力水平,学生对数学术语的掌握和对数学语言的应用是一个重要指标。对数学知识敏感程度不高的学生往往数学语言能力也较低,思维接受能力不高,因此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比较困难。同时,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发现,数学语言能力对理解力的有非常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数学语言能力较差的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测试中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困难,常常产生错误的认知。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可以在教学中采用阅读教育的方式,构建和完善学生的数学语言系统,这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言也有着非常重要而独特的意义。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采用说课的教学方式,是难以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能力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的培养,通过数学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教材知识进行数学知识交流,以此来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水平的提高。
二、对数学阅读提高数学素养的方式探究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数学素养
        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就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较弱,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需要督促和引导,但对于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却有很强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通过落实数学阅读教学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去阅读,寻找、提炼出课文有效的数学信息,比如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别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方法不断进行指导和评价,引导学生准确认识什么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并对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引起强烈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推动下学会自主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利用丰富的阅读素材,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善于利用阅读素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阅读教育,可以通过对教材知识的拓展来进行数学阅读教学,比如古今中外著名数学家的历史和数学发展历史小故事:古代的结绳记事法由来、阿拉伯数字诞生的坎坷过程以及现当代计算机应用下数学的飞速发展等各类素材。通过这些有趣的数学阅读材料,能够吸引学生主动探索数学[2]。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第五单元第二课《圆的周长》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讲解与圆周率有关的历史如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生平以及他对圆周率研究的贡献,使学生对圆周率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在生活实践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对教材知识内容的教学。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对数学相关知识进行拓展研究,使学生能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进一步拓展数学知识[3]。结合实践生活进行教学,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并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时《时、分、秒》的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时、分、秒”的知识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的事物如家里、教师、商场中的钟进行观察,了解“时、分、秒”的概念。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和家长交流“时、分、秒”的应用如家长平日的作息时间,也可以通过短跑比赛如何用秒表计算比赛时间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应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阅读能力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非常重要。教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阅读方法和兴趣培养的指导,这样才能使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进一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窗体底端
参考文献:
[1]侯志强, 朱泽芹. 巧用数学阅读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思考[J]. 新课程导学, 2019, 000(007):P.43-43.
[2]罗健华. 巧用绘本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的途径探研[J]. 读与写(教师), 2019, 000(007):1-2.
[3]沈红星. 试论小学生数学阅读素养的培养[J]. 好家长, 2017, 000(040):P.112-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