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文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交通路中学
摘要:现代化教学理念的完善为初中地理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以图导学的概念进行分析,并积极探究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际运用策略,以期能够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以图导学;初中;地理;教学
引言:
初中地理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地理思维的养成,促进学生地理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发展。以图导学是基于初中学生认知特点上提出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学效果提升和教学目标实现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地理教师应当予以深度探究,在教学活动中加以灵活运用,切实展现出以图导学的内在价值。
一、以图导学的概念
新课程改革后为初中地理教学提出的教学整体目标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地理环境涵盖了地表的自然状况和人文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理论与图式的结合才能掌握相关知识内容。以图导学则是结合地理学科的特征,根据教材内容通过地图等图式的运用进行直观的知识展现,让学生可以很好的理解地理现象与规律。以图导学教学倡导展现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的教学主导与组织下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实现能力与素养的发展。
二、以图导学的积极作用
(一) 培养学生地理思维
以图导学初中地理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使学生可以按照合理的思路对地理学科中的地形地貌、经济形势等内容进行分析认知。相较于传统的地理填鸭式教学模式来看,以图片进行知识导入的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有所提升,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图片深层次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实现地理思维的养成,从而掌握高效的地理学习方法。
(二) 具象知识内容
初中地理知识具有抽象性特征,而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较为有限,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诸多困难。以图导学教学模式下,可以有效的将抽象知识进行具象展现,学生的理解难度会随之下降。初中地理知识中涉及了丰富的概念性内容,如果仅是理论性讲解,学生不仅学习兴趣有限,理解效果也相对较差,以图导学能够有效优化既有教学模式的不足,教师在讲授知识和相关概念的过程中辅以图片展示,学生就可以很快的理解,相比于机械式的记忆背诵学习效率和质量都会显著提升。
(三)增强教学效果
根据相关教学调研结果和实际教学经验来看,以图导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很好的增强教学效果。以图导学在学生群体中的认可度较高,在图文并茂的讲解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图片内容理解知识信息,学生地理空间感也会得到有效培养,有助于增强初中地理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目标的高效实现。
三、以图导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利用填图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对充满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十分感兴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填图游戏进行知识讲授,具体的做法可以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教材知识内容进行教学游戏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探究活动中,进而为学生地理思维培养和学习能力提升创造有利条件。以笔者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为例,开展“中国的行政区划”单元的教学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掌握教材中中国城市的地理位置信息,笔者会选择拼图地图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探究。完成相关内容教学后,笔者会为学生提供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图碎片,让学生在地图框架内进行摆放。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还会开展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让各个小组展开竞赛,在小组成员的合作探究下进行地图拼接,用时越短,拼接正确率越高的小组名次越好。利用这种填图游戏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学生在积极参与拼接探究的过程中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也会随之深化,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二)利用图文结合培养学生地理思维
以图导学能够很好的降低地理知识学习难度,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仅是注重图片的运用,也要重视语言的讲解,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促进学生的知识理解和吸收,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大洲和大洋单元的教学为例,如果学生仅是进行直观的图片观察很难确定各个大洲大洋的位置,而如果仅是开展理论讲述,学生的理解效果也极为有限。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一边展示大洲大洋的图片,一边进行文字讲解,学生在观看图片和倾听讲解的过程中会实现地理思维的养成,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参与课堂教学。
(三)利用图片展示揭示教学主题
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在观看图片的过程中快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主题,掌握教师所要讲解的大致内容,从而带有目的性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以此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以海陆的变迁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前可以利用互联网收集整理古代时期的地球全貌地图,然后结合教材中的世界地图进行对比,学生在直观的观察中会发现两者存在的差异性,从而产生浓厚的探索欲望。此时,教师可以进入正题,为学生讲解历史变迁中陆地与海洋的位置变化情况,使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思路参与学习探究。完成教学内容后,教师还可以进行教学拓展,为学生举出例子,如马尔代夫所处的地理环境,未来几百年之内,马尔代夫可能会由于地壳的运动消失于海面。学生也会很好的理解海洋与大陆的位置关系变化,理解效果也会明显增强。
(四)利用主题图片展现教学内容
地理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图片的展示需要紧跟教学内容,在备课环节教师需要根据教材进行科学的图片选择。同时,教师也要明白,所选择的图片并不一定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能够突出教学重点即可。以图导学教学模式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地图观察,结合自身的辨析能力与既有知识经验,根据教学主题分析图片内容,以此降低地理知识理解难度,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结语:
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教学需求,地理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以图导学教学的积极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加以灵活运用,使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教学知识内容,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为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胡润红.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方法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9(03).
[2]陈晶晶.优化以图导学应用,助力核心素养生长[J].教育艺术,2020(4):79.
[3]胡英慧.以图导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