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北部湾高级中学,广西防城港538000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历史教学应注重学生成绩素养的培养,包括时空素养的培养。本文阐述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时空意识的策略,包括巧用历史地图激发学生的时空意识。创设历史情境,上帝进入特定的历史时空,用历史年表阐明学生的时间概念,厘清语境,构建学生的时空关系。
关键词:高中历史;时空观念;教学观念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 ”历史课程与教学应与学生时间观、空间观的培养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历史素质和教学效果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育部于2018年发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作为一门新课程,发展历史核心质量至关重要,这也是程教授教学改革的目标。时空读写能力作为历史素质的五大核心内容之一,是学生感知历史的基础。只有借助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学生才能将历史时间和历史空间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梳理历史,在连贯性的基础上对知识语境进行比较,探索历史的客观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和时空修养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和探索培养学生时空观和时空修养的方法,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历史发展。对此,深入研究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的培养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时空观念概述
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连接中观察事物的意识和观察分析的思维方式。任何历史都是具体的,在时间和空间中发生的事情只有在一个特定的时空框架内才可能发生。通过培养学生的时空观这一核心素质,使学生认识到某些历史事件与某些时空有关,使学生了解历史时空被分割的多种方式,学会以这种方式与过去联系。它使学生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构造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使历史现象具有相互联系性,能够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做历史事件,并提出合理的解释。
二、巧用历史地图,唤起学生时空意识
历史地图能够充分反映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各种空间布局和地域差异现象,从而发挥语言难以达到的效果,不仅能够更好地解释和说明教学内容,而且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充和补充,进而唤起学生的时空意识。在传统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相对古老地使用历史地图,加上学生自身对历史地点和地域知识的欠缺,导致学生对图片阅读缺乏热情,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时空意识。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该通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引导学生阅读图片。例如,在开展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四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清代 疆域图”与“秦朝疆域图”这两幅历史地图被展示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清朝的疆域比秦朝大得多。
其次,在学生阅读图片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重新分析我国疆域演变的原因,使学生通过时空的演变来认识康熙帝,以维护领土完整,巩固团结,在学生文化意识渗透的观念上对时空历史作出重大贡献。
三、创设历史情境,神入特定历史时空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创设具体的历史时间,历史语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树立正确的时空观。例如,在开展岳麓版高 中历史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教学时,教师通过图片、视频 呈现相关的历史故事,创设“天京城破之前”这一历史情境,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洪秀全,在国内外,你会在那样的环境下做什么? ”让学生把自己置身于历史人物的心中,在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历史价值观,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时空素养观。
四、搭配历史年表,明确学生时间观念
历史年表通常是一个时间或年份的所有历史信息的集合,它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历史年表,帮助学生进一步澄清时间的概念,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时空营养形成的概念。学生通读时间作为经度,历史事实作为纬度事件年表,可以快速整理出历史线索,深入探索历史规律。例如,在开 展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 23 课“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 求”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指导学生列出照片。历史事件的年表使历史事件和时间一一对应。然而,可以清楚地看到,孙中山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战,捍卫了国家主权的历史贡献。
四、讲清来龙去脉,构建学生时空关联
新高中历史课程强调学生遵循时间序列,时空要素构建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教师必须明确历史事件的语境,帮助学生建构时间和空间社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例如,在开展岳 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 4 课“宋明理学”教学时,部分学生对宋明时期宋明理学的兴起及其分化的原因存有疑问。除此之外,教师还介绍了魏晋以来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并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然后将宋明宋明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推进到一个特定的时空去思考,帮助学生建构时空联系,最终促进其文人时空观的形成。
结束语:
总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时空观。高中历史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巧用历史地图,唤起学生的时空意识,探索合作,激发学生在时空上的潜能,配合历史年表,阐明学生的时间观,解读语境,构建学生的时空关系,有效促进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秀花. 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时空观念的现状及应用策略[J]. 新课程(教研版), 2020, 000(002):14-15.
[2]朱玥.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研究[D]. 2019.
[3]叶少坤. 高中历史教学时空观念培养目标及策略[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0(12).
[4]王德林. 浅谈时空观念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策略[J]. 高考, 2020(31).
[5]和海新. 高中历史教学中发展"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J]. 新课程, 2019, 000(033):P.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