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的应用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第1期   作者:于慧
[导读] 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双重背景下,积极进行教学创新已经成为促进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措施。
        于慧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城东镇韩洋小学
        摘要: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双重背景下,积极进行教学创新已经成为促进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措施。因此,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分析了趣味田径教学法的优势,对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与现代教学指导进行深度探究,提出了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趣味田径;小学;体育;教学
引言: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在现代化教学背景下逐渐呈现出诸多弊端,严重制约了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基于这种情况下,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特征与学习兴趣,把趣味田径教学法进行多元化整合运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和体育核心素养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一、趣味田径教学法的优势分析
(一)冲破运动场地的局限因素
        科技的发展在社会发展中为人类的生活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性,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传统学习方式,体育运动的趣味性也显著增强。例如室内篮球场馆的和投篮机的运用可以让人在恶劣天气下参与室内篮球运动;跑步机的问世也打破了室外田径训练的格局;乒乓球、排球等运动的开展形式也变得丰富,对于运动场地的需求也变得相对较低。基于这种情况下,趣味性的体育教学活动也不再过度依赖室外运用场地,教师可以有效的组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趣味体育运动。
(二)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思想认知水平有限,虽然思维活跃,好奇心较重,可塑性较强,但容易被外界因素影响。教师开展趣味田径教学活动时,可以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田径运动当中。同时,教师开展趣味田径体育教学时还可以进行多元化的运动项目拓展,根据学生的兴趣组织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趣味教学的过程中保持愉悦的心情,不在对体育运动存在抵触心理。此外,趣味田径教学法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喜好选择不同的田径运动项目,相对于传统的体育田径教学,趣味田径教学法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于学生的兴趣激发和体育意识培养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的应用策略
(二)调动学生参与主动性
        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对于田径项目缺乏积极性的原因在于存在畏惧心理,认为自己很难标准的完成田径运动,久而久之出现厌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以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指导趣味田径运动教学的开展,同时也要积极进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整合,保留传统教学模式的精髓,摒弃其中的落后内容,充分结合学生的特征与需求进行教学设计。
        例如部分小学生对于跑步运动的认知仍停留在传统阶段,认为跑步对于自身并没有什么益处,反而参与跑步会使自身感到疲惫。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趣味田径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其中,通过障碍跑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跑步过程中进行障碍物躲避,并给予表现良好的学生当中表扬,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肢体灵活性。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来看,一些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可以快速的躲避障碍物;少数学生的反应较慢,会出现碰撞障碍物的情况。当学生完成一次障碍跑后,教师可以对学生个体进行指导,让学生理解障碍跑的技巧与方法,然后进行第二次跑步,所用时间会明显低于第一次跑步,学生的技能掌握会显著提升,同时也很好的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开展多元化教学
        对于早期的体育课程来说,教学内容基本上都以长跑、短跑、跳绳、跳远及球类运动为主。然而由于对体育课程缺乏重视,因此学生对每个运动项目都仅仅只是略知皮毛。比如篮球运动,多数学生连起基本规则都搞不清楚,仅仅只是拍一拍、运一运、投一投就算完成任务。当然,这样简单枯燥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没有任何吸引力,一些协调性、运动水平较差的学生,很难参与其中,自身身体素养也无法得到提高。因此,教师便需要采用趣味田径的方式,将素质培养当作是重要核心,提升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进而使其运动意识得到提升,提高教学活动的整体质量。
        针对田径运动,在一个学期之内,教师可以将其分为3个部分,分别是跳远、实心球以及障碍跑。之后再将学生的个人兴趣和教学目标考虑进来,合理引导学生完成活动任务。例如,在开展立定跳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引入小游戏“剪刀石头布”,小朋友两两一组,在指定区域内,通过猜拳的方式赢得跳跃的机会,在跳跃过程中,相互监督,未能双脚同时落地的原地停留一次,落地向后倒地的以最后落点为下一轮起点。这样,小朋友们在相互竞争中不断提升跳跃能力,既完成了游戏,又在游戏中完成了跳远动作的学习。最终,第一个达到终点的学生为胜利者。显然,相比于单纯的跳远教学,这种在游戏中完成练习的方法更能让孩子提起兴趣,更乐于在玩中学。小朋友们为了获得胜利,自然会尽全力跳得更远,从而使得自身运动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跳远水平也有所增强。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体育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握评价时机,在不同的环节实时评价,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实现身心发展。然而早期的教学评价的方式,不仅不够全面,而且还不够科学。一般来说,教师都会在学生进行练习时,根据学生们的实际表现对其进行点评打分。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是教师评价,可以是学生自我评价亦或是相互评价。教师评价重在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够发现自身不足,相互评价能让学生互相尊重,互帮互助,团结合作,协同发展。只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人性化的评价机制,才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结语:
        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深刻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现代化学习需求,教师应当立足于现代化教学发展形势,对小学体育教学进行积极的创新。根据教学实践成效来看,趣味田径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加以有效运用,激发出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增强教学参与性,以此提升体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秀玲. 小学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究[J]. 农家参谋, 2020, No.643(02):301-301.
[2]罗春晖. 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田径教学中的应用[J]. 启迪与智慧(中), 2020(4):29-29.
[3]赵伟, 郭方印. 浅谈怎样提高中小学田径教学的有效性[J]. 田径, 2020, 000(004):P.81-8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