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妙华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南诏镇中心小学 363500
摘要:互动教学法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它对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和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知识的建设具有积极的价值。在当前的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借助问题,合作和现代化的设备,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学生的认知语文知识的效率。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分析具体阐述应用互动教学法开展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互动教学法;小学语文;应用策略
一、引言
语文教学是小学阶段的重点学科,对学生未来学习和生活有重要的影响。虽然教师非常重视语文教学但是由于缺乏科学教育理念的指导,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只能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指导。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对知识一无所知,因此学生的能力无法得到发展。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互动教学法,结合学生的上课时间分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继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师生需要处理互动关系搭建一种互动式教学模式,并应用这种模式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改变语文教学观念,促进师生互动
教师应在互动教学法中发挥引导作用,为达到这一效果,教师必须更新其教学观念,并成为教学互动的组织者。教师除了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素养和全面的知识结构外,还必须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改变传统观念,让学生在开放、科学、民主、灵活性和独特性的原则基础下加强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合作,继而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继而在实践和创造中不断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在讲解《鲁滨逊漂流记》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清晰的学习任务,并指明学习方向。在上课初期的在教学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对学生说:“同学们,如果有一天我们被迫住在一个荒岛上,应该如何生存?今天要学习的是讲述一个人的故事。在一座荒岛上,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理解在小组中合作、分析主角的经验。接下来,让我们开始学习。”学生们以教师设定的学习方向为任务,开始探索教科书中的内容。在小组中的学生们相互协作,利用各自的优势进行协作和探索,迅速完成学习任务。之后,教师再为学生制定清晰的学习任务,继而在明确的任务指导下,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方向,并引导学生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结合问题教学,实现师生互动
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很高。严肃的氛围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许多学生容易疲劳,这非常不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语文知识。而通过互动教学法,可以大大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地向老师提出一些学习中的困惑,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可以在互动中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在师生互动引导中,对小学语文教师进一步开展教学工作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同时,通过互动教学法,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提问方法来实现与学生的互动。通过对课本知识的分析,教师可以清楚地让学生体验隐喻的表达效果等与本课有关的教学内容。结合以上内容,教师可以提出互动问题“文章标题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描述什么?”等问题。此外,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思考“金色巴掌”是什么,以便学生能够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思考上述问题之后,教师需要先听取学生的回答,并根据回答的情况进行指导,从而使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逐步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师生互动的价值。
可见,通过教师向学生解释语言知识,可以结合问题作为与学生互动的媒介,以鼓励学生提高思维和交流中认知语言知识的质量。再如,在讲解唐诗有关的课文时,老师可以这样引入:“同学们,请问你们如何看待李白、杜甫和王维的性格特点和诗风?”之后,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这可以极大地鼓励学生多思考问题并引起兴趣。学习语文知识。通过互动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并在师生沟通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以学生为中心,把握互动的维度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育工作时都应坚持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教育工作者的所有工作行为都应以学生的利益为前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使用互动教学法的过程中,师生必须坚持学生的主导地位,平等对待所有学生。在小学教学中,可以将学生的成绩分为好成绩和坏成绩。在课堂上教学时,老师应平等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应该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通过互动教学法,教师可以合理地把握问题的难度,让遇到难题的学生不再尴尬,并积极鼓励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然后利用兴趣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同时,也需要赋予学生互动的权限。不难看出,通过在教学实践中将学生放在教学指导的核心,继而在合作引导中安排小组成员互动引导中,继而在集体力量的引导下把握好互动的维度,继而促进学生充分理解语文知识。
五、使用现代设备,实现师生互动
心理研究证明,小学生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在教学过程中,语文知识的引导与小学生的思维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这也是阻碍师生互动的根源。因此,在组织教学中的学习材料时,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联系起来,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继而选择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近的生动有趣的材料。通过这样的途径,可以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适合学生探索的机会,并给予学生一些合作与沟通的空间,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现代教育资源的发展使当前的语文教学环境更加接近信息化的方向,也改变了传统形式的语文知识展示方式。语文教材的局限性使教师可以利用现代资源创造直观的情境,也可以帮助学生在与现代媒体互动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认知语言知识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现代设备,分析课文上下文,并创建与互动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结合互动教学法,可以极大地促进教育工作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将信息技术指导和互动教学模式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学习语文知识和上下文创建互动平台。
例如,在《秋天的雨》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现代化的设备在教科书中详细描述秋雨的情境,以逐步提高学生对这一课的理解。情境教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在创建互动情境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显示视频,以便更直观地向学生显示相关的历史图片,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并将情境创建和互动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加关注教师的指导。学生将更加积极地理解和记忆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这对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非常有帮助。在教学中,教师首先使用视听资源向学生展示动态的秋雨场景,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片调动生活经验,并对秋雨有初步的认识。随后,老师用不同的秋雨图片,结合本文的文字描述进行细致的教学,以激发学生探讨的欲望,并鼓励学生在与现代媒体互动的同时逐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六、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结合问题分析,主动结合多种教学要素搭建互动式教学课堂。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的基础上逐渐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继而增强互动教学法的效果。在互动教学法的影响下,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增强课堂的生命力和活力,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互动意识,继而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熙.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1):99.
[2]戈银.互动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2017(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