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桐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新袁小学 江苏省宿迁市 2237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小学美术教师应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来实现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现社会对于人才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应通过美术教学培养薛恒的想象能够,利用情境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比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与想象;此外,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意识,使学生能动地思考问题,从而达到培养想象力的教学目标。本文主要从以上几方面开展论述,探索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小学美术;想象力;教学方法;策略探究
没有想象就没有未来,小学美术教学是促进学生想象力发展的良好平台,教师应通过美术教学来引导学生开展艺术地想象,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实践技能的提升。但是在当前阶段,一些美术教师依旧秉持老旧的教学理念,默守陈规地引导学生记忆美术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死板教条,难以激发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创作热情,同时也限制了学生想象思维的发展。那么,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从哪些方面去做呢?下面,笔者基于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指导性建议,以期能够促进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利用情景教学营造氛围,激发想象力
情景教学方式在小学教学中一直有着广泛的影响,在小学美术家教学中也不例外,教师可以借助情景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学生在教师创造的教学情境中不断激活思维。此外,通过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还能够使学生在想象中发现对美术的魅力,在教师创造的良好学习情境中,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美术作品中蕴含深刻思想,同时借助美术作品鉴赏引导学生开展想象,能够促进小学生美术想象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授《实物的联想》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作为音乐背景,来引入课堂教学内容。首先,笔者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对船具有什么印象,船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随后,教师可以借助班级中的电脑为学生展示各式各样的船的图片,最大程度地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使学生通过对小船的印象和观察,发现这些船的不同之处。最后,笔者利用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观察古往今来的小船的变化,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引导他们想象未来的船会由哪些部分组成?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据此进行绘画创作。
在情境中学生的想象力能够得到较好地激发,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教学目标。
二、运用对比教学启发思维,激发想象力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通过对比教学能够启发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为学生进行想象奠定基础。据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对比教学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开展想象,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的课堂反馈与学习状态,使学生在对比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更加丰富的想法,在想象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
三、发挥学生本身主观想法,激发想象力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为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广阔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说出本身的想法,并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联想与想象的素材,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经过深入思考来进行想象,逐步让学生意识到想象的意义,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授《雕萝卜》一课时,教师在进行授课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引导学生观看艺术家用萝卜雕刻出的优美作品,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美术课堂的兴趣。此外,教师应指导学生在上课前准备好雕萝卜时所需要的美术工具,比如萝卜、小刀,刻刀等。随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雕萝卜的具体步骤,使学生学会运用雕刻刀来完成操作,保证学生在操作中不会划到手。在学生学会使用后,教会就可以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制作,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雕刻萝卜,制作出自己满意的艺术品。在学生完成制作后,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来解释作品表达了什么,以及想象与创作的过程中收获了什么。这样一来,就能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美术课堂中学生的想象力不会受到限制,通过美术作品的完成学生发现了自己的独特才能,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手工进行深入研究的兴趣。此外,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也能够让学生体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完成一件美术手工作品的成就感,为学生多运用想象解决生活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想象力的发展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具有关键意义,教师应重视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借助美术教学平台,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教学条件与教学资源,在美术课堂中逐步加强学生对创想象二字的认知与理解,通过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此外,教师应注重美术教学环境的创设,指导学生在自由宽松的美术课堂氛围中进行想象,这样才能够解放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推动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林艳.小学美术实验教育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5(08).
[2]陆晔.开发心智 培养创新——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