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婧
陕西省西安市第六十三中学,陕西西安710025
摘要: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由来已久,原因复杂,涉及现行考试制度、学校管理、用人制度、家长观念及传统文化消极影响等诸多方面因素。本文以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印发与推行为契机,参照学校教学工作实践,探讨多元师生评价在学校教育范畴对减负增效工作的作用及其可行性,旨在探索以多元师生评价帮助减轻学生负担增加教与学效率的新途径。
关键词:减负增效;多元师生评价;实践研究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
落实《总体方案》,要紧扣“五唯”问题,围绕五类主体,推进“四个评价”,鼓励多元参与,不断提高教育评价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确保改革取得实质突破。在学校层面的具体落实上,西安市第六十三中学立足学情教情,以多元师生评价项目为抓手,开展了一系列系统性实践,本文将以该校实践为例说明多元评价对减负增效的助推作用。
一、多元学生评价与减负增效实践
(一)多元学生评价对减负增效的重要意义
多元学生评价以学生发展为重,突出“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学生的发展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导向、激励,而多元评价为学生确定个体化的发展性目标,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判断学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多元评价所追求的不是“下结论”,更不是“排名次”,而要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了解学生潜能、关注成长过程。这种评价方式不仅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与评价最新发展的趋势与先进的评价思想,而且主要针对我国现行的课程评价体系中的不足与局限,对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多元学生评价助减负增效的具体措施
1.学分制助力减负
学分制是目前中学教学中的一个亮点,这一新型的教育模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模块学习中逐步得到进步,在选修课中发挥长处、培养兴趣、发现自身潜能。我校切实践行学分制模式,必修课分模块对学生进行考核,不再以期末考试成绩定乾坤,而是以不同的比例将学生出勤、课堂发言、小组讨论活动表现、研究型课题列入考核范围,减轻了考试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因其能从各方面进行努力:按时出勤能帮助学生养成守时、负责的好习惯;课堂发言和小组讨论能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我展示;而研究型课题更为学生提供了轻松“玩中学”的机会。
选修课方面,我校结合各学科、学生实际,开展了多门校本课程,从航天STEAM课程到礼仪课,从书法课到生涯规划课,不仅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更与必修的科目紧密结合。学生在完成选修课研修任务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必修科目的知识。选修课的学分也纳入我校学生评价的范畴,学生的参与热情极高,选修课对必修课的助力效果也很显著。
2.使用《多元评价量表》代替分数统计表
香港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J.B.Biggs先生及其同事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一种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可观测学习结果的SOLO法(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我校在具体科目的评价上,有选择地使用该量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该统计表的使用分为三部分:储备(学习相关知识,了解评价量表,明确发展方向)—体验(按等级进行自我评价)—实践(案例对比,实行多元、多层次的评价),教师给出A+、A、B、C四个等级的描述,学生在完成作品之后首先进行自评,再与同学进行互评。这种评价方式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令每位学生在自己原有等级上进行实践,向更高一等级努力。
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点滴进步
为每位学生建立一份独一无二的“成长档案”是我校的另一项减负尝试。在档案中,学生可以放入自己的“研究课题”、每日感悟、学习反思、错题记录等等内容;“成长档案”在班级内部传阅,学生互相学习;该档案也被纳入学生评价的范围,激励成长中的学生,会反思的学生。在自建档案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分数只是成长中的一小部分,而良好的习惯、探究的能力、反思、改错是一大部分。回顾自己的成长,对学生来说很有成就感,也很轻松。
4.改变奖励机制,增加德育分比重
新世纪需要的是有道德的人才,在学校教育中思想道德教育是重中之重。我校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将德育分作为必须考核的一项,鼓励学生做好事、确立“品学兼优”的努力方向;而不是过去的“唯成绩论”、“学习好遮百丑”。这样可以潜移默化地将学生的“压力”从“做题”转移到“做人”上来。
二、多元教师评价与减负
(一)多元教师评价对减负的重要意义
新课程改革倡导实施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的评价方式,要求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多元教师评价着眼于教师的未来发展,强调真实性和准确性;将教师的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和专业价值摆同等重要位置;全方位评价相结合,不仅有自上而下的评价还有同事间的互评以及教师个人自评;配对评价,更有针对性;强调师德水平所占比重。
多元教师评价不仅对教师的师德、专业素质发展大有裨益;同时对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相应地也具有深远意义。
对于教师而言,内部动机比外部压力具有更大的激励作用。当教师获得认可的标志不再单单是学生成绩,而是促进全体学生有不同程度提升,全面发展的,教师的教学过程就变成自主的学习、提高、实践过程。这样多元学生评价的施行便是可行的,从而使以科学评价促进减负工作成为可能。
为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学校应注重让教师充分了解学校对他们的个人价值的珍视,让教师在工作中完成自我实现;以师德、科学性作为评价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督促教师重视学生发展,提高教学效率以及科学合理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二)多元教师评价助减负的具体措施
1.注重质性评价、鼓励自我反思
现行的量化考核、静态终结性的评价方法,较少考虑教师个人的需求和生活状况,难以引起教师的兴趣,难以激发教师的主动积极性,甚至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教师为了最终的“业绩”,极可能将压力施加到学生的身上,题海战术、严苛惩罚就可能成为常态。要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变教师评价的方式是必不可少的。从定量变为定性,使得教师的“业绩”不再由学生成绩的总和决定,而是由学生的全面发展、进步、班级风气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教师不再只是作业的布置者、试卷的编写和评阅者,而变成了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观察者。这样教师会在顺应评价方式的过程中,逐渐改变教学理念,最终实现科学的“减负不减质”。
2.践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受社会敬仰。然而在媒体报道中,许多不和谐音陆续传来。教师缺乏师德的例子令人扼腕叹息,甚至触目惊心。教师压力大,进而体罚学生、学生与教师水火不容甚至酿成惨剧等等报道令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陷入思索:教师的道德素质何在?灵魂的工程师自身的灵魂是否依然高尚?我校对教师的德育评价一直毫不怠慢,一旦出现有违师德的行为,立即一票否决,无论该教师“业绩”如何。在如此严厉的机制下,教育工作者首先审视的是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具有崇高师德的教师,不会为提高业绩水平而不择手段,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忽视学生学习规律;不会以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我校致力于将所有教师培养成具有高尚师德的教育工作者,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心理负担。
3.改善奖励机制,不唯分数论
传统的教师奖励机制无不与学生分数、排名相挂钩,这种机制的产物便是严重违背教育规律的高压教学、题海战术,令学生苦不堪言。我校积极改善教师奖励机制,得到褒奖的往往不是班级学生成绩最优秀的教师,而是培养出班风优良、学生面貌积极向上、综合素质高、学习习惯良好、思想品德高尚学生的教师。不以分数论优秀的评价方式,鼓励广大教师顺应新课程改革要求,顺应教学规律,积极反思,改善教学方式,以科学而高效的方式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在这种鼓励机制下成长起来的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一定是低压而高效的学习环境。
4.建立教师“故事集”,记录亮点,互相学习
近期,我校响应区教育局的号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写教育故事,讲教育故事”活动。以这种形式对教师进行评价考核,鼓励教师记录教育教学过程的点滴,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互相学习的机会。在讲故事中自我反思,在听故事中吸取经验,这种评价方式新颖、有效,将教师的注意力从学生的作业、成绩转移到学生与教师的碰撞、教学相长上,能从侧面提升教师教学智慧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三、展望:实践多元师生评价,从学校层面减负增效
推行多元师生评价对学校有以下要求:第一、帮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保证学生在校的学习过程丰富、科学、有序。学生好学、乐学、有兴趣,有积极性。第二、由多元的评价方式培养师生主动索取知识的意识,调动师生工作、学习的自觉性,让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教师由原来的“要我教书”转变成“我要育人”。第三、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达到学会学习的目标;引导教师以科学方式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效率。第四、帮助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使其和教师都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当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从按要求完成任务转变为由兴趣引导,由“做作业”变成“做课题”时;当教师的工作由被迫变为主动,从“争创业绩”转变为“争当名师”时,减负自然实现。
参照本校以多元评价促进减负的工作实践,“减负”举措有两个:一是“纠正”,即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重点在以评价为契机纠正传统的教学行为:纠正学校违背教育方针、教育政策的评价行为;纠正教师违反教育规律的行为;纠正违背中小学生或者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还有纠正违背中小学生成人成才规律的行为。二是“引导”,引导广大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引导高校专家面向学校和基层开展课改实验。
目前,从国家到各省市、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各个学校都对“减负”高度重视,多元师生评价又是新课程的一项明确要求,这为我校借多元师生评价促进减负工作提供了政策和理论的双重支撑。“减负”应从每个细节做起,从老师、课堂、教育教学方法做起。学校应帮助和督促每名教师在接受多元评价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自身专业水平,以科学的方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我校的以评价助力减负、以减负引导评价的实践会在摸索中不断完善,以期做到“减负不减质”。
参考文献:
[1]沈玉顺.现代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赵希斌.关于学生评价改革的几个问题[J].广东教育,2003(02):22-23.
[3]唐文沛.力求减负增效,追求日臻善境[J].考试周刊,2014(7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