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煜琴
合肥育英学校 安徽省 合肥市 230011
摘要: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是学生的必学科目,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建立正确的三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有必要关注所教学科的重要性,多多实施议题式教学,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获得更好地发展。基于此,本文将谈一谈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议题式教学;教学策略
初中生正是处在知识学习的关键时期,此时学生的学习需求比较多,教师应该重视起来。在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中,有很多知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借助议题式教学这种新兴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谈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
一、设置问题情境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多多向学生提问问题,引导学生融入进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促使学生在良好的问题情境下,探讨道德与法治知识,获得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如,在教授“合理利用网络”这部分知识时,讲完基础性的知识后,笔者便会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在课堂上,笔者会对学生说:“当下网络交友盛行,人们通过网络就能够认识到多种多样的朋友。那么,我们应该采用怎样的方式进行网络交友呢?在进行网络交友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学生在笔者问题的引导下,能够进行认真的思考,围绕当下的网络交友这个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针对学生所说的想法,笔者会进行一定的引导,以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巩固,并促使学生获得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有必要结合所教学的内容,进行生动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更好地探究知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鼓励学生表达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一味性的向学生灌输知识,却往往给予学生极少的话语权,使得学生不能进行有效的表达,不能获得更好地发展。应对这种现象,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施议题式教学法时,有必要鼓励学生表达,促使学生积极表达,让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获得核心素养的培养。
如,在教授“遵守规则”这部分知识时,笔者便会引入当下人们不看红绿灯,乱穿马路的现象,让学生围绕这一现象,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是,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学生怕说错而不敢表达,甚至是不愿意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没有自己的想法,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会举手进行表达。应对学生所存在的这一现象,笔者实施了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鼓励学生积极表达。笔者给予学生语言的激励,表示让学生积极表达,不会因为学生表达内容的好坏,而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批评。此外,笔者会引入奖励性的政策,即不论学生语言表达上的好坏,凡是积极表达的学生都将会获得一定的奖励。这样,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开始认真且主动的思考问题,积极且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针对学生所说的内容,笔者会进行一定的评价。这样,学生不仅具备了良好的规则意识,思维能力也因此获得了有效的提升。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施议题式教学法时,应该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让学生勇敢说出自己内心中的想法,促使学生获得全方面的发展,让学生的核心素养获得有效的培养。
三、联系生活实际
道德与法治与生活实际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施议题教学法时,有必要将所引入的议题与生活实际进行紧密的联系,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促使学生获得更好地发展。
如,在教授“创新驱动发展”这单元知识时,笔者便会引入贴近生活的议题。在课堂上,笔者会对学生说:“同学们,请结合你们的实际生活经验,谈一谈我国从古至今在交通上的变化。”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纷纷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说出了自认为的我国交通上的变化。笔者对学生所说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并会结合交通上的变化,让学生回答创新是如何促进人们发展的问题。对学生来说,这个议题比较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因此他们愿意以积极且主动的态度进行语言上的诉说,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促使整个班级氛围都十分的活跃。在学生说完后,笔者则会对学生所说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总结和评价。这样,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有效地发展了自身的创新意识,获得了核心素养的有效地提升。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有必要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议题式的引入,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让学生获得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使得学生的道德水平获得提升。
综上,议题式教学是当下一种新产生的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被道德与法治教师所应用。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革新自身的教学思想,结合所教学的内容,有效实施议题式教学方法。这样,学生能够在良好的议题式教学策略的影响下,获得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获得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严宏亮.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探究——以“垃圾围城”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19).
[2]王月嫦.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