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1期   作者:杨先琪
[导读] 自主合作探究是指:在课堂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

        杨先琪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大庄镇初级中学
        摘要:信息技术教学大纲要求,信息技术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参与社会实践、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现代社会所需信息技术的能力。从事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我总结出利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会使教学效果得到很好的提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是指:在课堂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是教学问题的提出者、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学生兴趣的激发者;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导,是教学问题的探究者、解题思路的寻找者、情感价值的体验者。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是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要求,“自主”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进行学习,要学会独立思考、探究,而“合作”是与同学们之间要进行交流、分享,“探究”重在学生要善于发现,敢于探究,培养自身的开创精神。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大多数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是玩游戏,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如何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让每一位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去探究新课改的重要目标——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一、信息技术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误区
        1、教师教学安排不合理使得课堂效果不理想。在许多课堂上,部分老师提出的教学任务不是很明确,无法正确地引导学生。另一方面,一些教师为了节约时间,赶课程进度,只给学生留极少的时间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没有进行合理地安排和分工,导致学生合作过程混乱,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虽然开展了但也没有起到良好地效果。
        2.教学中留给学生自主探究时间太少,约束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填鸭式的课堂上,学生大多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自主思考和探索新知识的时间。如在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认识信息》教学中,对信息的理解,有些教师只是一味的讲解,没有让学生先主动去查阅、探索信息的涵义,最后达到总结归纳认知的结果。而是一味地讲述,没有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思考时间,这对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是不利的,没有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二、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自主学习意识是指学生能主动学习,能快速的将新的知识与已学知识自主进行结合。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来说,经常要学习各种不同的软件,而有些软件的部分功能基本一致,操作方法也大同小异。这样在学习新的软件时,学生就可以联系以前学习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如:word文字处理软件在七年级上册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基本操作,因此在学习七年级下册Excel电子表格制作软件时,不用给学生讲解“文件的打开、保存、退出、复制、剪切”等操作,在讲述过程中只让学生演示一下操作过程,进行复习巩固就可以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仅要让学生自主思考后提出问题,而且老师还应积极引导、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从而引出学习的新知识,这样学生才能记忆深刻,快速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如:让学生制作一张课程表,有些同学提出用word可以插入一张表格进行制作,而有些同学提出用Excel建立表格。在这种情况下我将同学们分成两组,让他们进行制作比赛。经过两组同学的操作比赛,结果同学们发现表格的制作还是Excel软件占优势。但是我很快提出“两组同学们请给自己的表格设置页面,并进行打印预览”,这一次word制作组完成很快,并且表格页面设置也很美观、合理。接下来,我启发同学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有些学生很快就回答出来Excel软件与word软件各自的功能及在这方面的优势与劣势。进行自主探究后,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也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以小组合作为手段 ,激发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把传统班级授课制模式转变为 “小组合作、组内竞争的关系”。这样组内学生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形成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我的做法是:将四个计算机分成一个小组,让他们自由结合,适当进行调整、搭配,让每个学生体会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在集体中我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同学们多学习本组内同学的优点,把全组同学的优势全部发挥出来,全组同学才能取得成功。
        2.采取师生合作交流。师生合作交流既是学生之间合作,也是师生间的协作。例如要求学生完成一份电子报刊作品的制作,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在网上找到一些优秀电子报刊作品进行欣赏,从而激发学生的制作欲望与激情,进而提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以我的梦想为主题制作一份电子报刊作品”。在具体制作过程中就设置怎样的页面,需要哪些素材,怎样实现图文混排,怎样将艺术字、图片、声音文件、flash动画等素材进行制作才合理,我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讲述时,我没有对各小组进行具体人员分工,让各小组学生根据组内成员的特长合作解决即可。对于制作的作品小组内的成员都充分的发挥了各自的特长,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品完成后进,各自先进行组内自评,然后再进行组间互评。同学们对本组的作品与其它组的作品都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与建议,并给出了有针对性的修改方案。
        四、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教学方法应 “以学为主,激发潜能”为原则。比如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它以“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以学生的主动性为主体,老师的启发、引导为辅,从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而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法”教学,首先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应做到: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任务设计要体现出趣味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学生最终能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寻求和掌握自己获取新知识的有效方法。学生通过探究学完成了任务,轻松地掌握了新知识。但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一旦遇到困难,教师可以进行点拨帮助,或同学之间研讨、查阅课本、上网查寻资料,最终通过以上途径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完成了任务后,学到了获取、鉴别、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真正掌握了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
        信息技术是实践、操作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完成课本中的基本操作,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练习,还可以适当设置课后拓展操作。例如,在学习PowerPoint “设置幻灯片背景颜色”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按照课本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练习。学生完成练习任务后,给学生留十分钟自由探索时间,看谁能发现新的设置方法和效果,并向同学们进行展示。大多数同学们都跃跃欲试,经过实践探索,发现还可以进行“过渡、纹理、图案、图片”的背景效果的填充。这样同学们都尝到了自主学习的快乐,为以后主动获取新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教学要想充分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首先要巧妙地设计任务,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寻求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合理的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广阔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能自主合作地去学习,成为知识的构建者,而不是参与者。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课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作者:张亦珠
        [2]《在教学中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法的策略》   作者: 吴 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