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是呵护心灵的阳光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1期   作者:张仕明
[导读] 后进生通常被认为是为是问题小孩,作为教师、家长都觉得他们烦

        张仕明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丹霞中心小学
        后进生通常被认为是为是问题小孩,作为教师、家长都觉得他们烦。跟他们谈话是批评指责的话多,鼓励夸奖的话少之又少。其实人都是有情感的,后进学生也有自尊,也渴望得到老师、家长的鼓励夸奖,得到大家的关爱呵护,得到亲人和社会的理解。使他们的心身的健康发展。为师者,特别是作为班主任,应该掌握一定的教育艺术,呼吁家庭、社会关爱,用真诚的爱呵护,用宽容博大的爱去温暖后进生,使之在关爱的阳光下绽放。
        一、真诚师爱,感动学生
        师爱是学生品行的感化剂。后进生,由于他们的行为和学习都很难尽人意,经常会遭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骂、甚至同学的白眼。常此以来,他们就把自己那渴望关爱呵护的心灵之门长期封闭起来。形成对立、自卑、偏激的心理,与周围人群的距离越拉越远。要想打开他们这扇心灵之门,班主任要用真诚的爱去温暖、感化他们。因为“解铃还需系铃人,心病还需心药医。”
        我班有一位叫张宇的小男孩,母亲病逝,靠父亲外出打工维持生计。这位同学性格内向,卫生习惯差,学习成绩跟不上,偶尔会有小偷小摸的行为,因此常遭同学的讥笑和排斥。一天,我刚走出办公室,就听见李艺同学在喊:“我的自动铅笔不见了,快还我!”原来,李艺的自动铅笔放在抽屉不见了,同学都认为是张宇偷的,他委屈得泪流满面。望着张宇那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怜悯之心油然而生。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次不会是张宇偷的。于是,我叫大家先安静,问班上的同学有谁亲眼看见张宇拿的?再让李艺说说她铅笔的特征。我把张宇的笔全部拿出来,叫同学大家认真看看,结果没有看见李艺的那种特征的铅笔。显然,同学们知道冤枉张宇了。接着,我意味深长地对同学们说:“大家生活在一个集体,同学之间要互相信任,随便猜忌只会伤害同学。成绩不好并不代表思想差、行为差。每个人都会有优点,同时也有缺点,我们要学会取长补短,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听了我的话,李艺羞愧低下头,并真诚的对张宇道歉。张宇当时非常感动,他分明感受到老师的呵护,人也变得开朗合群了,捡到东西也交给老师。
        之后,除了更加关注这个孩子的言行外,还在班上成立帮教小组,主动与他交朋友,帮助解决学习疑难,让他感受同学的呵护、集体的温暖。我经常对他说:“小宇,加油哦。看,身边有那么多的同学在关心你,你可要好好珍惜哟!”他使劲的点点头。我拍怕他的肩膀说:“加油!老师每天期待你的进步。”过了一段时间后,我终于可以看见他劳动时忙碌身影,运动场上快活的笑脸。所有这些,让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二、融融师爱,感化学生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后进生的心理比较脆弱、自卑。对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我班小晗同学,由于三岁时失去了母亲,两年后父亲身患重病,长这么的从没有感受过父母的爱,她与正在读初一的姐姐相依为命。小晗很懂事,每天拼命干好家务活,累得疲惫不堪。因此在校学习精力差,成绩也很难尽人意。因此,她很自卑,沉重的生活压力让这位年幼的孩子脸上失去了灿烂的笑容。有一次,她生病了,躺在床上没人照顾。我上完课后去看望她,伸手摸摸她的额头,好烫啊!我立刻背起她送到医院,看完病回家后给他她喂药,并鼓励她说:“小晗是坚强的孩子,一定会很快好起来的。

”她感激地说:“谢谢老师。”小晗来上学了,看她的头发很乱,我又给她扎好。之后我经常去家访,还送了一瓶洗发水给她,帮她洗头,叫她要注意个人卫生。她深情地望着我,眼里含着感激的泪花。从此,小晗变了,课间,她高高举了小手,朗读时,听到她响亮的读书声,值日时,看到她认真的把窗户关好,脸上挂着甜甜的笑容,各科成绩不断提高,不管做什么都充满信心。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呵护童心,以情感人,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想想他们所处的困境,想想他们的内心期望,想想他们后进的滋味,想想他们毕竟还是孩子,经常这样“换位”地想一想,就会对后进生有更深的了解。以朋友和合伙人的角色,与他们心贴心,处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只有这样,才能打开他们的心扉,使他们不断向好的方向转化,后进生也就能成为千里马了。
        三、让亲人的爱,教育学生
        记得一句名言: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我们通过培养好习惯来缔造孩子的健康人格。目前,独生子女普遍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孩子入学后,父母过于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却忽略对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引导。孩子学习好就喜欢,不好则横眉冷对,批评多表扬少。久而久之,孩子变得自卑、恐惧、暴力或者自私逞能。有些学生为了表现自己的存在,打人、损坏公物、扰乱课堂纪律,渐渐变成行为后进生。矫正这些孩子的习惯,学校与家庭必须合力,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共同关注他们。如:在班上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与孩子表演送贺卡、做家务、送鲜花节目,召开家长会、请家长参加主题班会等活动。将家长的注意力吸引到孩子的活动中来,增进家长与孩子以及教师的情感交流,使家长更加了解孩子,家校合力共同呵护孩子,使孩子倍受鼓舞。当家长接过孩子的礼物时,亲情就会立刻升华,家长就容易领会蔑视孩子或随意毁坏孩子礼物甚至打骂孩子的行为,不仅伤害的是孩子的童心,更是珍贵的亲情。班主任引导家长懂得成绩不好,行为差都不是孩子想要的,作为父母应用心感受童心稚嫩,也需要亲情的呵护,使他们明白了“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习惯!”的道理。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类最深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赞美。”为了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当后进学生取得进步时,我就用校讯通向家长汇报,引导家长因势利导,鼓励表扬他们,用亲情温暖孩子。我班朱剑同学是出名的捣蛋鬼。经常打同学,作业马虎或者干脆不交,组长催交他便打人。跟家长通话交流后无济于事。家访几次才了解,父亲过分追求成绩,孩子考试不理想便不打责骂。开展亲情活动后,父亲认识到是自己的不良行为影响了孩子。认识了这些后,只要有点进步父亲就表扬他,并且给他些小奖励。这样日积月累,朱剑逐渐把注意集中到学习上去,品行端正了。
        四、用社会博爱,感染后进生。
        贫困生是个特殊群体,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你我的共同关爱。作为贫困孩子,他们渴望得到帮助,却又担心被看不起,沉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们更加压抑。班主任要教育学生,贫困并不羞耻,是暂时的,鼓励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正视困难,怀着感恩的心接受热心人的帮助,并通过努力学习和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来回报社会。引导他们确立自强、自信、自立、乐观的生活态度,接受社会关爱,因为怀着感恩的心情做事是最快乐的。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育中处处表现爱,让爱鼓励学生,让爱感染学生,让爱教育学生。只要教育者用一颗慈母般的心关爱呵护、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就能使后进生这片迟开的每一朵小花都展开美丽的花瓣,每一轮朝阳都发出灿烂的光芒。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