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冰洁
金华市金东区傅村镇中心小学 321000
【摘要】童话作为文学领域中最受儿童欢迎的一种文学体裁,为儿童营造了充满快乐、幻想、诗意和游戏的美妙体验,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给儿童提供了成长的养料。童话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不断优化童话教学方法,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童话教学的有效方法进行了论述,让学习童话变得神奇美妙,让童话教学变得丰盈充实。
【关键词】小学语文 童话教学 方法
童话,是儿童的一个宝盒,盛满了儿童缤纷的童年梦想。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童话的数量逐渐增多,反映出童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结合教材分析,部编版教材的童话故事依然选录内容较为简单但实则内涵深刻的代表作品,不仅利于学生阅读理解,也为师生互动交流提供了资源。童话所创造的故事情境能够为儿童营造充满快乐、幻想、诗意和游戏的美妙体验,进而获得更多的哲理感悟,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可尝试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童话教学:
一、琅琅书声,读中知意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多形式的朗读是学生们很喜爱的学习童话的方式,他们在朗读时自觉地声情并茂,读到喜爱的句子时还会用动作、表情表达出他们的情感。教师要善于结合文本指导学生,将童话课文中情感丰富、语文优美的段落或句子仔细品读,反复琢磨,充分的朗读是指导学生阅读的主要活动。与此同时,教师在为孩子讲童话故事的过程中,一定要淋漓尽致地发挥出自己的语言特长,通过自己的语气、语调来体现出自己对故事的感悟,为孩子的理解提供有力辅助,使他们在听故事的同时,产生无限的遐想。
如在教学《雪孩子》这课时,我们可以依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借助背景音乐进行范读,在学生听完之后问:"你们觉得老师读的怎么样?你从哪里发现的?"当学生回答了,教师可以借此机会让学生读的更好,经过点评之后,还可以采用自由朗读的形式,生生互读等方式,让孩子越读越好。这样既可以触发学生想要读童话的冲动,又能以读促悟,加深对童话的理解,又可以使童话课堂更丰富、生动,充满浓厚的"语文味"。
二、有效提问,疑中收获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有效提问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生由于本身思维能力有限,阅读学习时容易停留在文字表面,不能深入理解文本,这就需要教师加强问题引导,通过提问来启发学生思考,主动探究知识。教师的提问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好的提问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都会在课后附带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或练习,以便能够引导学生加强对文本的解读。因此,教师可结合教学实际,紧扣文本进行提问,以激活学生思维,促其积极思考。
根据教学经验我们发现,低中年级学生最喜爱的两种教学方式表演是童话、朗读。但是由于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有所提高,他们对表演的喜爱程度不及低年级学生。根据中年级学生的实际,教学方式的选取应该适当增添小组讨论、自主探究、自由想象等教学方式,恰当选择该学段学生所适用的教学方式。蒋军晶老师执教的四年级童话《去年的树》就给我们这样的启示。
《去年的树》这篇童话语言朴实简洁,几乎没有形容词,但本篇童话的表达特色(细节描写),对学生来说仍然具有难度。老师在教学这个片段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圈划关键词句,找出细节描写的"看",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圈划的理由,让学生感受到最后一眼的"看"是对树永久的告别。然后通过不断地追问,"这两个‘看了一会儿’到底有什么区别?"让学生在自我思辨中体会两个"看"字背后的细微差别,感悟小鸟对大树的感情。就这样,通过辨析"看"这个词,教师采用讨论交流、朗读等方式,将小鸟对树的关切、思念以及不舍的友情和小鸟遵守约定的可贵品质渗透进学生们的心田。
这个片段的教学过程简练精彩,注重学生学习童话的过程,提升了学生思辨能力。
三、身临其境,演中感悟
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说过:"儿童最喜爱游戏,每位儿童在游戏的候几乎都是创作家。"游戏是激发儿童人格的重要途径,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而课堂表演恰恰是让学生在游戏中正确理解语言文字的一种好的形式。孩子喜欢表演也乐于看别人表演,那种新鲜感、好奇心,往往让他们心潮澎湃。与此同时,童话故事贴近儿童生活,内容生动、情节、有趣,是上好的"剧本",在组织童话剧表演时候,教师要合理规划,为每个孩子搭建展示自我才能的舞台,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分配角色。
无论是布置场景,还是制作头饰、道具,这些任务都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也可以让他们录制视频或伴奏。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完成自己的任务,无形之中不但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还能增强团队意识与协作能力,进而有效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让孩子们真正进入童话,融入童话,成为童话的一分子。为了增强表演的实效性,就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在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表演,通过表演来还原故事内容,在表演的过程中进行二次创作。
例如在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的教学中,因角色设定多并且人物对话较多,非常适合进行角色表演。小青蛙大摇大摆地出场了。他不想在糟糕的泥塘住下去,大声吆喝着"卖泥塘"。憨厚的老牛、文静的野鸭、活泼的小鸟、漂亮的蝴蝶、可爱的小兔和淘气的小猴一一出场。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建议下,青蛙将自己的泥塘改造一新。面对美丽的水塘,青蛙再也不想搬家了。课本剧表演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让学生在欢快的表演中感悟到青蛙的勤劳与智慧。
四、改写创编,思中升华
经典童话千古流传,童话形象、故事情节都已基本定型。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已有的童话形象和基本故事框架引导学生重新改写,或沿用经典童话的结局重新构思续写故事情节。扩写童话故事就是启发学生延续童话主题,创设童话情境,在留白处或悬念处,展开续编或创意改编。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想象、写作。续编童话故事也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授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文时,教学的最后,我们可以这样引导: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又会遭遇什么事情呢?让我们想一想,进行预测后续写故事。之后可以再结合这一单元的其他课文《不会叫的狗》、《永远倒不了的老屋》进行单元续写创编故事的综合训练。再如,教学《我是一只小虫子》一文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学文本,设计两个有关想象的写作练习:一是以小虫子的口吻写一封自我简介信;二是想象父母得知你变成小虫子后有何感受。此外,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结合个人生活经验对故事的解读,进行角色的换位,用童真的语言写出他们自己的感悟。
儿童带着纯真与稚嫩来到世间,目光清明、思绪简单,他们用质朴的心感受童话之美,用纯净的眼观察童话之真,把自己浸润在童话之中,儿童基于此再通过丰富的想象去感受这个世界。所以,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文本特点选择灵动的教学方式,才会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巧妙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拓宽学生童话学习的知识面,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童话教学的效率。
总而言之,愿这些童话故事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如徐徐而来的清风,让孩子们的心弦为之颤动,让智慧与道理变成一盏盏灯照亮他们的心间,使他们的心灵变得纯洁,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童话的兴趣,让童话教学更具"童话味"。
参考文献
[1]侯甜.基于儿童本位的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策略[J].教育观察,2018(12).
[2]孙建国.儿童文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3]时英.让儿童真正成为阅读教学的生命主体[J].华夏教师,2017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