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1期   作者:伍凤珍
[导读] 如今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对于教育领域来说很多教育者追求快速的教学方式

        伍凤珍
        广东省肇庆市第十三小学 广东肇庆  526000
        摘要:如今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对于教育领域来说很多教育者追求快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很多知识都一知半解。近几年很多综艺节目《一本好书》《朗读者》大火,说明人们逐渐意识到文学作品是文化的载体,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文化。这对于教育行业来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经典诵读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经典诵读;小学;语文教学
        引言:在新时代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对于文学经典的诵读给予了更多的支持、更多的关注。诵读经典,这对培养小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是有重要意义的。不过由于小学生本身的语文功底薄弱,而且缺乏成熟的心智和思维能力,所以在进行经典诵读教学中也难免遇到一些问题。这就要求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经典诵读的时候多加考量,有所创新,希望能够通过分析,可以为后研究者提供适当的借鉴参考意义。
        一、做好经典读物和其他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这并不是孤立的。因为经典诵读的目的既是为了让大家了解、熟悉经典著作,同时也是为了让大家能够养成更好的文学艺术修养,并在交流沟通、写作答题等各方面有更好的收获。因此,如果老师把诵读经典和其他的教学、学习过程隔离开,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
        比如将经典诵读和学生的写作培训课相结合,老师可以将经典著作中的节选内容提炼出来,然后让学生用写作文的方式去进行描述。依然以《宿新市徐公店》这个作品为例,它的思想意境并不是很深远,创作背景也不复杂,比较单纯的景物情境描写,很符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范畴。老师可以提炼这个作品中对于儿童追蝴蝶的场景,让学生用写作的方式去描绘同样的场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下意识地想要参考杨万里的原作的写作方法,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二、良好读书氛围的营造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是非常必要的,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有两点原因。第一,对于小学生来说,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周围同学的影响,并且学生的注意力不好集中,集中时间较短。良好氛围的营造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心态,一个学生学习带动周围学生学习,而不是周围学生带偏其他学生一起肆无忌惮的玩乐。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古有孟母三迁,足以说明学习氛围的重要性。第二,就语文课程本身的性质来说,良好的文学氛围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首先,教师可以定期开展相关的文化活动,比如,每周一次的黑板报比赛。

教师可以让班里同学自由分组,每周一组进行黑板报的绘制,每周抽一天供小组成员进行黑板报内容的讲解并且进行录制和拍照,在一轮结束以后以此作为评分的凭证,进行竞赛,并且给优秀的小组给予奖励,以激发学生在下一轮板报绘制中的积极性。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提供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对于喜欢画画的同学来说,可以利用手机等设备进行板报的绘制,对于喜欢演说的同学来说有一个平台可以展示自己。在学生们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的文学素养会不断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丰富了课堂形式,让学生在娱乐中掌握知识。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学的兴趣。
        三、互联网技术的合理使用
        在传统文学的学习中,对于古代诗歌的学习,由于历史悠久,学生不能简单地依靠现代的思维来理解诗歌。因此,学生要想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就需要对作者所处的环境有所了解,才能对作者诗歌中的情感有所理解。当学生拥有较多的历史知识时,就会不由自主地对当时的环境有所想象,这种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在网上找到当时环境相关的视频放映给学生,使学生头脑中的想象更加丰富,更加真实。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丰富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更重要的是在学生了解历史的过程中,开发了学生的大脑,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在积累了足够多的历史背景、诗歌文化以后,会尝试进行诗歌的创作。学生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头脑中除了想象以外,会进行再创作,即想象以后的创新。
        四、找准经典读物与学生兴趣点的有效衔接
        从兴趣出发去引导教学实践,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热门主张。依然是以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为例,老师可以从其中“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一句出发,引出追蝴蝶这个话题。先问小学生“你们喜欢追蝴蝶吗?”,然后就追蝴蝶这个话题和学生进行适当的交流,然后告诉大家,古时候有一位文学名家为捉蝴蝶的孩子作了一首诗,从而引出《宿新市徐公店》,或者引出这位文学家的名字———杨万里。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入,让学生对这篇古诗产生兴趣,进而充满热情的进行诵读。当学生读完著作之后,为了检验大家对这篇著作的理解,同时帮助大家深化主题思想,理解作品内涵,老师还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回答其中描绘儿童捉蝴蝶的句子是哪些;然后让学生试着去诠释这句诗,由老师来做补充。这样一来,诵读经典著作的过程才是相对圆满的过程,而并非形式化的去读一下就算了。
        结论:在现在的社会中,各个国家的文化理念一同充斥在我国境内,对于分辨能力较弱的小学生来说极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经典诵读活动可以改变学生对传统文化枯燥的固有印象,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在提高自身文学素养的同时,提高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刘天翔.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07):254.
        [2]邬靓婵.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3]邵英.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8,(29):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