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能力培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1期   作者:李承军
[导读] 在以往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多侧重以数学教学内容的讲解、公式的死记硬背,

        李承军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九畹溪镇芦池湾小学,湖北 宜昌 443623)

        摘要:在以往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多侧重以数学教学内容的讲解、公式的死记硬背,而对数学思维的培养往往欠缺关注。这会导致学生虽然学习了数学知识,却不会举一反三,也无法将数学中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形象的数学知识,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会大大减弱,数学学习效率也会大大降低。为此,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在数学学习中思维的重要地位,要不断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数学学习乃至一切学科学习的基础。

关键字: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得极为明显,社会各界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对优质教育教学服务的需求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极强的工具学科,教师务必要不断去创新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模式,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以便能够切实为国家、社会培养足够优秀的人才。本人就围绕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为关键的思维能力略作谈论,试着去探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学校里的学生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其必定不会完全相同,各种差异性的存在是一种极为自然的现象。我们就学生的学习成绩及能力来进行划分,大致可以将学生分为“优”、“良”以及“一般”三个层次。通过日常教学及考试可以将很多问题暴露出来,教师会发现数学学科是一门极为容易产生偏科的学科,一部分学生能够轻松地理解数学知识,并予以熟练地运用;一部分学生能够勉强地理解数学知识,并有限地进行运用;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透彻、全面,运用起来也显得有些吃力。其实,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极为简单,就是基于数学学科教学内容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促使学生能够培养起足以理解教师所传授知识的能力以及拥有能够完美结合多种数学技能的能力,确保学生能够有足够活跃的思维来获得全面均衡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1.采用数形结合来对学生的思维深度进行强化。
        思维能力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可成,其必须要经过时间的积累方可实现,而这里最为关键的就是要选好、选对教学方法。因此,教师要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重点把握,再结合学生的相关特点进行综合考虑,将数形结合的模式运用于实际教学,促使学生的思维深度得以有效强化。
        例如,我在让学生解答“某活动需要让班上的六名女生和几名男生按要求列队,需确保每名男生的两边都是女生,请问一共有几名男生参加列队?”这种类型的问题在小学数学中是属于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题型,而学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出错的概率较大,故教师可以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将题目转化为更为直观的图画,帮助学生一目了然地找到准确答案。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施以足够有效的教学引导,既帮助学生提升了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绘图能力,从而有效地对学生的思维深度进行了强化,进而学生才能相对轻松地完成相应的数学学习任务。
        2.学生数学方面思维外延能力的拓展。
        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持续性过程,而数学知识的增长会呈明显的递增趋势。因此,教师若能够将数学知识完完全全地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做到完全理解和掌握,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便会得以有效提升,且学生的思维外延能力将会得以形成。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加减法知识的时候,就不要将“加法”或“减法”独立开来,而是要尽可能地将加减法综合起来进行联合教学,既让学生在学习加法的同时预习减法的相关知识,又令学生在学习减法的同时温故加法的相关知识,确保学生能够更为系统地学好“加法”和“减法”。
        3.创设情境来进行学生实践的引导。
        情境教学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模式,既是教师喜爱的,也是学生接受的。因此,教师要围绕“素质教育”这一核心,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进行学生实践引导,一边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以提升数学成绩,一边让学生积极实践以提升思维能力。
        例如,我在让学生学习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等基础性概念的时候,由“二维平面”来认知“立体图形”的过程会显得有些枯燥、乏味、无趣,此时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或是用教学器材来辅助教学,或是运用多媒体设备来展示解构的立体图形,或是让学生借助教学工具来进行图形变换,等等。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施以基于真实的教学引导,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地结合,从而学生思维能力才能得以更好地培养,进而学生才会更为轻松地学好数学。
        4.小组合作的方式,充分交流的过程中增强数学思维能力
        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学生自身的数学思维受限,使其往往只能从一个方面来看待和审视数学问题。这就是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引入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所在。通过小学数学教师的调研把握班级学生的情况,再将之科学地分成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对数学问题的应对和求解,这样的学习形式能够使学生在独立学习过程当中面临的思维受限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原因在于:每一个合作小组都是由处于不同层级的学生组成,在合作过程当中,每一个学生都会结合与运用自身的所学,去发布和阐述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同组的其他学生处于聆听状态,通过聆听获得对自身的启发,如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对于某道数学问题原来还可以采取这样的解题方法。这样一来,在学生处于小组交流的氛围中,每个学生的数学思维都获得了增强的契机。
        如何通过小组合作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
        第一:制订好学习合作交流的规则。小组合作可以划分若干人进行搭配交流、合作讨论和学习,这个过程并不好控制,如果不加以引导,很有可能会造成合作混乱、流于形式的情况。因此,势必需要制订一定的规则并积极遵守。教师要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制订学习规则,在规则的约束下进行合作。这样能够创设更好的合作环境,使合作更高效。
        第二: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与观点。虽然是小组合作的形式,但也不可将学生的个性埋没在小组中,而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无论对错,都可以拿到小组里进行讨论和鉴别。小组长不需要固定,可以让小组内的学生轮流当小组长,这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进一步发挥。


        总结: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所关注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否学好数学的关键,是学生各方面能力提升的灵魂。唯有如此,学生才会更为自由地展现出天马行空的想象,弥补认知能力方面的不足,把握好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轻松、愉快、自然地学好小学数学。
参考文献:
[1]陈亚军.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分析[J].华夏教师,2018(34)
[2]吴彬.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4)
[3]李岩.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