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情境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设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1期   作者:徐雪根
[导读] 新课程呼吁打造充满活力的课堂,让课堂回归于现实生活

        徐雪根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朝晖初级中学 311200
        摘要:新课程呼吁打造充满活力的课堂,让课堂回归于现实生活。初中作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自主学习的重要阶段,学生的心智也逐渐成熟。然而初中数学是一门理论知识抽象且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吃力。这种情境下,就需要数学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让课堂回归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并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生活化情境;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创设
前言:
        数学知识往往可以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可见现实生活与数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联的。而对于初中生而言,数学知识是抽象又难以理解的,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没有兴趣,自然无法参与到课堂中。因此,教师应改变教学模式,致力于打造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数学知识更易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积极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从根本上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结合实际案例,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反观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思想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师侧重于灌输式教学,对于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更加之数学学科逻辑思维较强,而初中生的思维还有待培养,就会导致学生对于课堂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学习成绩难以达以理想的效果,同时也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很难有所提高。因此,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让数学课堂回归于现实生活。而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出发,不但能让学生感到亲切,还能有效激发其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找寻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理解起来更加容易。从而能积极自主的去探究问题,解决解决,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
        以《绝对值》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引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在熟悉的情景下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如:假期到了,小丽从学校出发,开车出门游玩,先向西行驶30千米,到海边,下午又向东行驶40千米,回到家中(假设:学校、海边、家的位置在相同的一条直线上),如果以西为正方向,那么:①如何用有理数表示小丽两次行驶的路程?②假如行驶过程中每公里耗油0.18升,那么,今天所行驶的路程一共耗油多少升?这样的例子更贴近生活,又比较容易理解,同时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进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引导实践操作,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日常生活作为数学教学及学习素材的重要来源,对于学生而言,是十分熟悉的。而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于传授学生数学知识,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而部分数学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一些理论知识,单单靠教师的讲解,很难达到教学的理想效果。但是用实践操作的方法,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在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把现实生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并引导学生动手进行实践操作。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其能自主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以《数轴》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动手,进行实践操作:在一条马路上,分东西两个方向,中间有一个电影院,电影院往东的方向距离5米和10米处,分别有一个超市和理发店;电影院往西的方向距离2米和8米处,分别有一个饭店和学校。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用画数轴的方式来表达这一生活情境。创设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不但能达到让学生实践操作的目的,培养其动手能力,加深对课堂知识的印象,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拥有学习的热情。极大程度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构建了数学高效课堂。
三、设置有效问题,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以往的教学观念注重于教师的讲解,靠学生自身的思维进行理解。然而对于数学这一学科,单纯的讲解,往往让学生不得要领。另一方面,课堂的提问也过于笼统,毫无建设性及有效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及自主探究问题的欲望,学习效率自然得不到提升。因此,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需要教师积极创新完善教学模式,将生活融入到课堂中,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提出课堂问题,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带着问题去思考,更好的掌握课堂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及学习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及独立思考能力,从根本上促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升。
        以《数据与统计图表》一课为例,教师在课程讲解的过程中,通过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现实生活中,每个学生的家庭,每月都会产生一定的用水、用电量,那么对于这些数据如何统计?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分类,分数不同的要怎么归类?用什么方式体现?才可以让人一目了然,了解的更加清晰明了。创设这样贴近生活的问题教学情境,不但能让学生的课堂回归生活,感觉更加亲切。还能让学生抱有一定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自主进行思考及探究,加深课堂印象的同时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随着现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已成为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对于学生的学习有极大帮助。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无论是受教学条件的影响,还是教师的传统理念影响,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一直难以得到教师的青睐。然而,这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是极具新鲜感,也是极为感兴趣的一种教学手段。它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把一些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转化为相对立体、真实的模式,展示给学生。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热情,使其有探究及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能积极自主的进行学习,这能极大程度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上的内容,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创设教学情境。不但能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并进行深入了解,还能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不再排斥,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以《圆的基本性》一课为例,这其中就包括圆形的旋转、圆心角以及圆内接四边形,这类非常抽象的数学知识。而对这种类型的知识点,如果只靠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来理解,这对学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还是具有较大难度的。毕竟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对于抽象的知识难以做到快速的转换,那么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及教学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反之,教师若利用多媒体,并结合现实生活,如:行驶中汽车的车轮、运动中的足球等,创设一定的生活化教学情境。这样不但能把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转化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直观的呈现出来。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同时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激发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积极自主进行探究,突显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结:
        数学作为初中生主要学习的基础学科,不但具有抽象性,还具有极强的逻辑性,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要突破的重难点。数学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致力于数学回归现实生活,创设多样的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兴趣,使其能积极自主的探究解决问题。并帮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其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韩晓东.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情境构建要点分析[J].数学大世界(下旬版),2018,(2):43-44.
[2]张勇.例谈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与运用[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17,(10):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