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新
北京教科院附属石景山实验学校 100043
摘要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总结法。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依据出发,归因出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校管理的关系;(2)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教师教学态度和方法的关系;(3)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生自身的关系。基于此,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学生 数学 学习积极性
一、前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学生学习数学难度的增强,性格特征更加鲜明,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参差不齐,尤其高年级,学习积极性普遍较差。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发挥课堂实效。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选用妥当的方法和途径。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积极性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对疑难问题的态度
根据笔者所在单位的调查数据,在数学投入方面,仅有2.4%的学生愿意坚持解决疑难问题,63.4%的同学在遇到疑难问题时,会选择思考,24.65的同学遇到难题直接跳过。在数学信心方面,9.3%的同学会对自己感到失望没有信心,63.7%保持着较为乐观的态度,但也会受情绪影响遇到疑难仍对自己充满自信的同学占比为27%。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小学生有畏难情绪,遇到疑难直接选择放弃,也不能维持端正的心态。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很多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每次都主动课前预习把教学案完成一部分的占的比例较小只有 16.7%,完全不预习的同学却占到23%,30.1%的同学经常做课前预习课本,主要的是部分同学已经对老师产生了一种依赖的心理。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很多学生也不重视书后的习题,15.7%的同学课后及时完成练习作业巩固知识,经常主动完成作业的占的比例为17.5%,偶尔主动课后完成书后练习和作业的占比24.3%,从不主动完成书后练习等作业的占比15.7%,比例较大,也反映了大部分学生对完成数学作业并不积极甚至有些抵触。从上课情况调查来看,上课有时思考的就占了 71.90%,那么还有21.9%的同学完全不愿意参与课堂,31.2%的同学经常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大部分同学的注意力无法长期集中于课堂。导致有时没有听到老师解题的重点,所学的知识就不能连贯使用。
根据调查结果,33%的同学非常愿意参加课外活动小组,高达51%的同学不抵触参加数学活动小组,抗拒加入数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占比例为16%。大多数同学对于多样的数学学习方式感积极性并愿意主动参与。在遇到不懂的问题的时候,仅有10.7%的同学每次遇到疑难问题能够主动向老师求助,42%的同学有疑难问题,大多数情况下选择和老师求助,有15%的同学抗拒对向老师求助。从访谈内容得知,数学老师认为自己留给学生的印象大多是严厉的,上课气氛沉闷,课后自身缺乏亲和力,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还有数学老师认为,除了外在印象,有的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漏洞太大,降低了这些学困生的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异
关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态度和策略,研究者随机对四位教师进行了访谈,访谈的要点总结如下:
教师1:高年级练习课更多,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2:想要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但是会浪费课堂时间,毕竟现在都是拿成绩说话
教师3: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重要,会在课堂做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课后作业也会更贴近生活
教师4:数学学习积极性是学生能够突破瓶颈的重要因素,会有意识的丰富课堂语言,也会与时俱进的学习,紧跟时代潮流,更透彻的了解学生们感兴趣的领域
通过访谈发现,绝大部分老师知道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没有时间和经历采取行动。主要原因是高年级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课堂时间过于紧凑。研究者对采访老师班级的期中考试和平日测验的成绩进行调查,发现有意识做出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老师所在班级平均成绩均高于没有做出策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老师所在班级。
三、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一)注重教师继续学习,提升数学教育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提高内在素质,如参加学术会议和讲座,去其他学校进行教学交流等,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提高了教学技能,对教学研究也有了充分的认识。
(二)科学管理课堂,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良好的课堂管理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有益处。课堂管理不止管理课堂秩序,还有教学时间和课堂作业的管理。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要把握好尺寸,避免学生处于躁动状态。针对高年级学生,教师应适当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三)注重教学反思,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在教学反思方面,小学的工作都比较完善,学校会督促教师及时进行反思并定期检查。教学反思过于被动化,让教师产生完成任务的烦躁心理,对待教学反思的态度会不够端正认真。笔者所在单位经常进行公开课,试讲结束,教师们会坐在一起讨论教学的得失,收集大家的意见,并探讨怎样处理出现问题的环节才能让这节课更加出色,让学生易于理解。各年级每周会有一次数学研讨会,对上一周出现的教学漏洞进行总结汇报,再统一探讨,集思广益。这种反思模式没有强制性,对刚入工作的老师而言,是个学习的好机会,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能力以及课堂管理有进一步的认识,快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生受到有个性老师的吸引,有利于数学学习积极性的促进。
(四)丰富数学校园文化,促进学生“乐学”
校园文化对学生学习的趋向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促使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在建立校园文化时,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三点。首先数学元素的增加必不可少,例如鼓励学生绘制有关数学的手抄报分位多种主题,数学名家介绍、数学思想的历史等,张贴在教师内外。
(五)加强自主学习,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结合教师访谈可知,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不高受到缺乏主动性和和畏难情绪的影响。笔者认为要培养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坚强的意志。
教师们指出高年级的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已经具备基本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应该运用教学方式锻炼和发展这种能力,如担任教师的角色评讲试卷、小组合作学习等等,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和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也很快乐,体会到自主学习数学的乐趣。
参考文献
[1]赖璐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积极性的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0):108.
[2]李旭蕾.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调查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9.
[3]江燕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88.
[4]孙喜英.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元认知和数学成绩的关系:家庭环境纷杂度的调节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7.
[5]纪红艳.小学数学教学中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32(07):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