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珍
绍兴市上虞区丰惠中学,浙江 绍兴 312361
主题:本文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实用课堂为基点,从课堂的教学生态入手,调动学生的内在情绪和情感,与作品作者产生共情,挖掘诗词深处的情感,体验真善美的内涵,培养学生的阅读审美情趣。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 课堂的教学生态 共情 审美情趣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核心素养”分解为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我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可概括为语文运用能力和人文修养,而个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可整合其为人文修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去发现美,欣赏美,创作美,毕竟“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学生能为真实、真诚、真理点赞,能为善举美行鼓掌,如果他们带着这种美好的情趣去诵读经典,去感悟阅读的真谛,必能领悟作品更深处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必然要去阅读文学名著,因为文学名著是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更是民族精神和灵魂代言人。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必然要去诵读经典诗词,因为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在必修和选修教学内容必须完成的双面围攻下,“整本经典”的阅读很难在课堂中呈现,文化经典的阅读也只能是教师“心血来潮”时的昙花一现。那我们就去诵读经典诗词吧,通过文本研习,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去感悟诗人在诗词中呈现的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有一个情绪脑,管理着人的各种情绪和情感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如果能够调动学生的这个情绪脑,与作品作者产生共情,不仅可以使阅读充满温情,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内容并延伸到作品周边。
共情就是指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能够设身处地地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求的能力,它意味着进入他人的私人认知世界,而音乐恰恰是一个能够产生共情的优异的媒介。
我尝试用音乐共情的方式开启必修四《琵琶行》的教学,结合“一样的月光,不一样的人生”话题,赏析白居易和琵琶女相遇——相识——相知——相感的过程,探讨落魄诗人和天涯歌女的沦落失意。
课前我播放了《江南烟雨》歌曲,出示元代《蟾宫曲》,动画加持江南夜景:长街灯火,一叶扁舟,一弯新月…… 揭开相遇的序幕
师:别时茫茫江浸月奠定诗歌怎样的感情基调?(其实此时学生还沉浸在音乐与美图中不可自拔)
生:离别时江水茫茫,江中清凉的月影,一种伤感凄凉的氛围就出来了。
师:这种氛围是为什么服务的?
生:为琵琶女出场渲染气氛。
师:那琵琶女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场的?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生1:一个深秋的夜晚,浔阳江边,江水缓缓向东流去,红色的枫叶,白色的芦花在秋声中瑟瑟作响。此时的秋,比白天来得请来得静,更来的悲凉。
生2:举酒饯别,本来就很伤感,朋友,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再加上没有助兴的音乐,使我们醉不成欢,此时的诗人心情岂是一个“惨”字了得。
生3:送君千里终需一别,别时面对茫茫的江水,又增一份离愁别绪。
这时,用尽所有描摹江月的词汇,概括江边之美景,营造感伤凄凉的诗歌氛围。缓缓的音乐又响起,此时共情已经产生,别有一番身在其中不可脱的滋味。
暂停几秒,缓缓情绪,然后播放《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歌曲中比较伤感失落的片段,希望能让学生与孤单的诗人、孤单的琵琶女产生共情,挖掘共鸣的必然和相识的偶然,演绎相识的过程
师:假如没有诗人的真诚打动了琵琶女冰封已久的心,假如没有诗人的诚恳礼貌,不厌其烦地邀请,她是不会出场的。琵琶女是怎样出场的?诗人的诚恳是怎样体现的?(这里有关诗歌中的相关内容,学生找出的共鸣的地方已经省略)
师:琵琶女无疑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如果身旁没有一双善听的耳朵,她只有在清风明月夜将万般无奈都授予这琵琶声声,只能孤寂地自娱自慰,那么这个夜晚将是千篇一律,可白居易来了,“闻舟中有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白居易用诗一般的月光渲染了琵琶女出场的气氛,而这仅仅是相遇的开始,而她的出场注定成为经典,历代为人所称诵。
我在课堂上倾情朗诵这段话的目的在于把后面倾述的内容引出来,以此来打动同学们的心,让我们彼此产生共情,可以各诉衷肠。
叮叮咚咚的琵琶声响起,结合任嘉伦的演唱和文学大家的朗诵,感受琵琶女演绎的音乐魅力,让彼此在倾诉中相知相怜。
师:既然琵琶女弹得如此绝妙的好琵琶,她一定是很幸福的。她幸福吗?(学生讨论琵琶女年轻时候的奋斗史,成功史,疯狂史以及年老时的凄苦)
学生讨论得非常热烈,各种想法就像那大珠小珠落玉盘,最后落实到了诗歌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想琵琶弹奏的声音不仅在课本里,更是弹奏进了彼此的心里。
《 春花秋月 》歌曲缓缓响起 ,画面转换为美丽的江南春景图:小桥流水、屋瓦炊烟、竹林石凳……此时的同学们从低落的情绪中缓缓抬起头,开始欣赏春江篱舍的美 ,但画风一转,出现嘈杂的声音,影射偏远乡村的零落和萧条,感受沦落中诗人的落魄。
师:浔阳地僻无音乐?浔阳真的没有音乐吗?
生:有,有山歌和村笛
山歌一段,村笛几声,响起。
师:听着山歌和村笛,好听吗?
生:难为听。
生:跟心境有关系。
师:再听琵琶声,“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有没有一首歌,会让你想起一幕幕的往事?有没有一种旋律,当它响起时会让你突然陷入伤感的情绪?有没有那么一首诗,可以与阅读者产生共情,让他领悟到诗歌深处的情感?
我想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枯燥游戏,更多的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契合,是教学者和学习者的情感磨合,而歌曲的背后,是作曲者和作词者的人生故事,中国古典诗词是可以谱曲演唱的。这样两者之间就有了某种默契,用音乐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不再停留在字词句的表面,而是融入诗歌的内涵,与作者和作品产生共鸣,直至共情,挖掘隐藏在作品背后的人文情愫。
有位大家说过“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好玩。”好玩,或许就是把教学上升到艺术的境界,上升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上升到乐学的境界。高中的学生已经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已有相当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尤其是在当下网络社会,学生获得信息知识的途径多样化了,他们不一定知道得比老师少。如果教师仍是按部就班地教学,还是从作品浅层的字词句去落实,必然挫伤学生的认知尊严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觉得语文学科太“小儿科”了,没有学习挑战的乐趣。
我认为好的课堂一定要有紧张的智力生活,这是符合脑科学的规律的。我们的大脑就是“喜新厌旧”,喜欢挑战。新知对人脑天然有吸引力,有魅力。当新知有挑战、有刺激时,大脑就处在兴奋状态,脑细胞就被激活,思维就得到发展了。特别是人身上的情绪脑,在音乐的刺激下,情绪脑受到刺激,就会调动内心的情绪和情感,与作品人物产生共情,共情之后就是对作品情感更深一层的领悟。
让知识变得好玩,让课堂变得好玩,让教学变得好玩,让语文变得好玩,这应是我们语文教师终身追求的境界吧,让学生与音乐绘画诗词等产生共情,也应是我们语文老师终身实践的方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