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应
盐官镇初级中学 314412
论文概要:传统的作业观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及个性的发展。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业的布置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实施分层布置,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历史与社会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本文从分层作业设计背景依据和设计策略两方面进行探究。主要阐述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进行学生分层,根据作业难度进行作业分层以及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进行分层评价,以实现分层作业的实效性。
关键词:作业分层设计 历史与社会 策略
初中阶段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学习成绩,学习习惯,解决历史与社会问题能力等素质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从而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心理需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历史与社会学习中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一、分层作业设计研究的背景和依据
作业布置是老师巩固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大多数老师在布置课堂作业时往往只从教师个人的意愿出发,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全班所有学生都做同样的习题。致使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用同样的方式完成同样的作业,缺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的时间精力有限,应付不了那么多的学生,忽视了作业布置的重要性,也由于教师面对的成绩压力较大,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抱着让大家多做练习对成绩的提高总会有好处的想法,教师围绕学生分数指挥棒转。这样布置作业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结构、个性发展和个体差异的需要,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
美国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他认为每一种能力都非常重要,教师要善待学生的“多元智能”。通过教育,能促进学生发挥重要的智能因素,在多元的环境中展现学生之间的差异。在当前的教育浪潮下,需要让优秀的学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也需要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优势智能及弱势智能,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标准,形成不同的作业题量,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使学生的优势智能能在作业中得到充分发挥,其他智能也能得到发展。通过层次化和多元化的作业设计,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认为学生能力有两种认知水平,两种认知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发展区”。根据这一理念,通过作业分层,教师为学生设计最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作业内容,切实地从作业中巩固所学知识,并真正获得对现有知识水平的发展突破,使学习的过程通过最近发展区的发展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的过程也变得轻松了。
二、分层作业设计研究的策略
不同学生由于学习效率、学习态度的不同。那么如何使学生的作业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相协调,让学生把完成作业看作是自己需要的,必须要完成而又乐意去做的事。为了提高学生对历史与社会作业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实施分层作业。
1、学生分层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兴趣爱好,可将学生分为三层。第一层为学习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较弱,学习成绩较差,这需要老师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引导。第二层为中间层,他们有一定的自制力,基础相对较扎实,理解能力一般,成绩居于中等水平,需要老师适当地引导。第三层,程度较好的学生,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较为透彻,学习能力较强,学习的习惯良好,有较强的自觉性,学习成绩优良。当然学生不是固定在某一层中,学生学习成绩和实际状态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是动态的,所以分层也是动态分层,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去“跳一跳”,从而完成更高层次的作业,不断得到发展。
2、作业难度分层设计
由于对知识的掌握理解不同,学生间必然是存在差异的。第一层作业属于人人都要掌握的基础题目,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布置的内容侧重于历史事实,历史解释类的题目。第二层作业,既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也包含能力的要求。主要是侧重于简单的史实材料题,重点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挖掘学生学习潜能。第三层作业,主要是在掌握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基础上,着重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点和基本趋势,在具体问题中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这一层作业难度较高,需要学生不但基础扎实还要有很强的思维能力。
3.分层作业的评价
作业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作业的看法和态度,作业评价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是检测和反馈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对待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方法应该有所不同,并应以鼓励肯定为主,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一处闪光点与每一点滴进步,及时激励学生,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争取更大的进步。对于第一层次的学生,教师应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鼓励他们,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对于第二层次的学生在作业评改时要多引导,要让他们始终处于奋起直追的状态,以促进其不断进步。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教师可适当提高要求,让他们既有成就感,又会有压力感,这样设定三个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
作业评价的主体应多元化,我们不能只通过老师去评价学生,还要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评价中来。可以让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的形式来对作业评价。通过自评形式可以使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让其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更好地扬长避短。通过小组互评,能将小组中的观点综合起来,对被评价学生的评价更加客观,更加合理。这样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总之,分层作业布置符合新课程标准对作业的要求,符合历史与社会教学的现状,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能很好的为教学服务。在分层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心理特点进行仔细分析,尊重学生差异,因材布置作业,在促进共同发展的同时又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实现历史与社会作业分层设计的实效性。
[1]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戴红艳.以生为本,提升历史教学效果[J].读与写(教育教学),2015(1).
[3]蔡纲.初中历史分层作业设计研究[J].政史地教学与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