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文本素材进行创意小练笔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3期   作者:杨春华
[导读] 如果我们善用文本,从中吸取作者的真知灵气,及时让学生进行小练笔,“集百家之精华,创自己之风格”
        杨春华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第一小学

        【内容摘要】
        如果我们善用文本,从中吸取作者的真知灵气,及时让学生进行小练笔,“集百家之精华,创自己之风格”,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定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文本  独特 精彩 形象 简略
        
        【正文】
        被选入小学教材的文本,都是由一个个承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汉字,一个个富有韵味饱含深情的词汇,一句句蕴含作者情感的生动有趣的句子组成。它承载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文化,蕴含着作者的语言习惯、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情感表达等。这些文本从字到词,到句,到段,到篇,乃至到作者的写作背景、人文风格,文本的里里外外,都能体现出作者的真知灼见,构建出作者的写作方法,从字里行间能独领作者的风骚。如果我们善用文本,从中吸取作者的真知灵气,及时让学生进行小练笔,“集百家之精华,创自己之风格”,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定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如何善用文本素材进行创意小练笔,谈谈自己的一些实际做法。
        
        (一)文本独特处,悟着写。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从文字入手,对每一个字,进行把握感悟,天长日久学生定能习得真经。我平时会充分利用文本特点,指导学生深入文本,解读文本,用所学习到的语言把自己独特的感悟写出来。这样学生除了能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体会,还能使自身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1.悟于文本精彩处。
        如《火烧云》一文,文字不多却如同一副美丽的风景画,无处不体现出作家萧红的独具匠心,语言艺术之朴实,流畅灵动跃然纸上。这一段话的每一个字,就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读着就能感悟到:惊喜,欢快和赞叹。我就让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再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2. 悟于文本疑惑处。
        引导学生质疑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好的问题往往能达到“提一问而动全篇”的目的。比如在《蟋蟀的住宅》一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他的住宅为什么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教学的时候,老师抓住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一步一步的走进文本。既能训练孩子们的思维能力,也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在文本旁边写一写,写出自己的想法、感受。这样能让学生得到适当的练笔。
        3. 悟于文本留白处。
        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中。周恩来疑惑不解地问了伯父很多问题,伯父只是叹了叹气:“为什么中华不振?还有后来,校长在修身课上同学们的回答。”那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我们也要好好想想“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这些我们都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让他们也想想为什么而读书,写一写自己的理想和真正读书的目的。
        4. 悟于文本联想处。
        如在学习《去年的树》那一课。课文结尾处有这样的问题:“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这时候鸟儿会怎么想呢?”在这里的文本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然后再在旁边写上几句话。这样的练笔,既有效又节省了时间,可以在课堂上得到真真切切的落实。
        5. 悟于文本评价处。
        我在教学《生命 生命》这篇课文后,根据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引导学生对自己如何看待生命做出评价?平时生活中如何表现,如何体现出自己的生命价值的呢?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领悟,又可以让学生对生命的感悟得到升华。这样的练笔,简单实用,又能促动学生更加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文本精彩处,仿着写。
        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符合小学生学习写作的规律,也成为读写结合的最有效的形式之一。这里的仿写是指仿照作者的表达方法,语言运用的一般的技能。老师如果能通过分析比较运用,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互相转化,学生的思维将会更加活跃,训练更加扎实。从小练笔开始,既减缓了学生的写作难度,又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果经常这样训练,相信学生日后一定能“集百家精华,创自己风格。”
        1.仿其言。仿照文本部分的精言、佳句。


            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时,里面的写漓江水的排比句,把漓江的水的特点写出来。在这里我就引导学生学习这里的排比句式,写我们平常所见到的事物,写花,写草,写人,写学校的同学们的运动情况……
        下面我记录下同学们写的一些片段:
        这里草原上的牛羊真多啊,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草原上的牛羊真肥啊,每天吃着草原上的草,喝着小溪里的水牧民们都笑开了花;草原上的牛羊真开心啊,到处都可以看到它们你追我赶嬉戏的身影。
        课室可真大呀,大得能容得下几十套课桌;课室真整洁呀,课桌摆得像用尺子量个一样;课室真干净啊,地面一尘不染,玻璃窗也透着亮光。
        2.仿其格。仿照文本的布局、格式结构。
        在学习《牧场》一课,我就选了一段文本,让学生学习那一段的结构写法。
        我们的学生就写出了以下的片段:
        一条小溪旁的乡村,米黄色的母鸡,金黄的公鸡,黑色的小鸡在低头吃玉米。有的母鸡后面跟着一群小鸡,有的像在竞赛一样,抢着碗里的食物,还有几只小鸡争先恐后地抢地上的食物。公鸡走路时像一位绅士,左顾右盼,好像这个世界都属于他。
        3.仿其法。仿照文本的观察方法。
        在《乡下人家》一文中。有一段文字写“鸡觅食”的情景,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母鸡率领一群小鸡的神奇的神情,我就要求学生仿照作者拟人手法写几句话。
        学生仿写的其中的片段有:
        春末夏初,粉红的芍药在风中绽开了快乐的笑脸。
        猪,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屋里走过,一定会看到一个猪圈,你会看见一群小猪围着母猪抢着吃东西,他们还不时地发出的噜噜、噜噜声。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这样的练笔,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又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三)文本形象处,改着写。
        我们的教材选用了不少的古诗文,古诗文的语言比较严谨,语义比较含蓄,如果让学生用改写的方式,用自己的语言把古诗里面理解到的意思,重新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出来,这样学生是很有兴趣的。
        如在教学《山行》一诗后,不禁让我联想到:“山之幽深,路之绵长,白云缭绕,篱落疏疏,炊烟袅袅,若隐若现,夕晖晚照,枫叶流丹,层林尽染霞”的晚秋山林,蓬勃生机的景象和诗人英姿飒爽的气概。学生若能感受其中意境,有所领悟,定能演绎出出不菲的文字。
        这样的练笔在抓住文本的精华及时让学生得以写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文本简略处,扩着写。
        我们的教材中有不少文本,有些内容不写完整的或写得比较简略的,要求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扩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就会利用这些文本,发挥其中的作用,从而为学生提供想象,思考的空间。这是“创意小练笔的最好的点”,因此我会充分的利用文本中的内容,适时的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
        
        “小文章,大学问。”写作的路很长,需要我们多多练笔,正如泰戈尔说的:“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善用文本,细细体味,定能领略作者的文笔风骚,每个学生也都会有他们对文本“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独特领悟。我们不用急于感叹:“良辰美景”让我们慢慢走,欣赏之余你会发现小练笔的天空会另一番景象。“一粒沙子一世界,野草开处见天堂。”只要我们要善于捕捉文本有用的东西,适时引导,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定能达水到渠成之效。
        
        【参考文献】
        1. 肖川的《教育的视界》之《教育的真义》  
        2. 英国教育家波兰尼的《教育观》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