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兰
甘肃省天水市建设路第三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的学习能够提升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我国的教育模式和学校的应试教育大大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文通过总结小学语文的阅读现状,探究了更好的教学方式,以期为提高小学生交流表达能力提供指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现状;探究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小学到高中的学习过程中,语文这一门课程一直独挡一面,对于语文的学习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这是因为语文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正确理解和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写作能力。因此,怎样更好的使用语言这种工具,是一种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现在社会进步日益飞快,“互联网+教育”逐渐进入课堂,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也在不断提升。为了跟上发展的节奏,素质教育尤为重要,在这其中,小学语文的作用尤其凸显,而阅读是最好的利器。
一、小学生阅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1.词汇量低,兴趣不高
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对汉字和成语的掌握较少,不能对词义理解精确,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很难把握关键词、句。并且小学生正处于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发展时期和玩乐心最强的阶段,由于阅读本身乏味,因此小学生缺乏主动到阅读中来的兴趣,甚至有时候对教师和家长的引导,还出现抵触心理,所以增加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减少玩乐心,显得尤为重要。
2.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阅读力,更能够锻炼孩子们的思考力和拓宽他们的视野。对于学习,习惯是最好的老师。调查发现,家长们知道阅读的好处,但如何让孩子们爱上阅读是个难题,因为很少有家庭能够让孩子每天坚持阅读1小时。
研究表明,周末或假期、各种花哨的兴趣辅导班,虽然孩子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放松自己,但也是家长施压的时间。阅读虽然能够锻炼孩子的定力,在某兴趣方面获得成果,但如何合理处理空闲时间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3.课程引导较少
小学生阅读范围教窄,虽然小学是正式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初级阶段,但毕竟书本的知识有限,而学校里的应试教育更多的教学生字词,专门开设的阅读课少之又少。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这表明增加书籍的阅读量,可以使学生增加知识范围,使其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
4.家长引导较少
《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报告》显示,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纸质书时间为19.81分钟,读电子书时间为10.70分钟;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2本;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8.91本。这说明家长普遍忙于工作,照顾孩子的时间少,并且由于给孩子购买了众多玩具,引导孩子读书的时间更少。因此,造成学生存在学习内容单一和不能主动获取知识的现状,这不利于语文的学习,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5.电子产品的逆向引导
近几年,科技发展的越来越快,电子产品种类繁多,日新月异,家庭人员的智能化产品越来越多,特别是手机,已经离不开人们的生活。因此家长合理利用手机,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习到更多的课外知识;反之,家长在玩手机的频率增加,孩子也逐渐受影响。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关键阶段,长时间玩手机,可以影响孩子的视力,并且孩子在观看手机和电视时候,对周边的人或事物丧失注意力,如果增加管理时间,会使其抵触心理增加,不利于兴趣和智力的开发。
二、提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1.提升阅读方法
1.1 趣味阅读
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与语文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密切联系,实施趣味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趣味知识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巩固知识,掌握字、词。例如阅读二年级《秋天》一文,老师告诉学生是苹果收获的季节,苹果最甜的时节,带领学生走进苹果园,不仅能够观赏苹果园,还能应用课本知识,使其学以致用。
1.2 创设情境
众所周知,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情境分不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将课程内容与特定的情境相结合,可以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阅读二年级《阳光》时,让学生想象金黄色的太阳照射在绿茵的草坪上,孩子们蹦蹦跳跳玩的场景,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1.3 提高参与度
课堂的领读,家庭的亲子读,不能流于形式,要确定让孩子参数其中,参与到阅读的过程,在课堂的阅读中,老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家庭阅读中,父母也要参与其中,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对父母的模拟能力很强,营造阅读氛围,对孩子的阅读很有帮助,可以带孩子去书店或图书馆阅读,增加精神食粮和增加科技知识。
1.4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的最好办法,其不仅可以增加孩子们的知识,丰富阅历,开拓眼界,还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家长可以通过引导孩子们阅读《小百科》了解百科知识,读《风土人情》了解国类外的民俗风俗,读《唐诗三百首》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妙。当然,还可以选择性的读喜欢的书,增加兴趣。毕竟课本的知识有限,增加课外阅读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2.学校和家长的引导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和老师的共同教育。作为老师,精心设计课堂,增加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并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学生,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增加学生兴趣。下课后,增加与家长的联系,共同关注教育学生。作为家长,应该认同、鼓励、陪同孩子,而不是忽视、批评、棍棒式教育。小学阶段,评判学生的第一标准,不是成绩,而是健康良好成长过程,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阅读效率的提升
3.1深度阅读
深度阅读是阅读中一种钻研精神,主动寻找更深层的含义,能够更加透彻的理解知识。家长积极引导,可以培养孩子的钻研精神,使其有趣的、快乐的去阅读。它与机械的死记硬背截然相反,其主动挖掘事物的本质,培养做事的专心致志,更能开发孩子的大脑。小学语文是以语言运用为目标,深度阅读将知识的“封闭”转化为“开放”,所以更加应该引导和倡导深度阅读。
3.2思维导图阅读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课程阅读要求进行单片课文阅读、群文阅读、整书阅读三种模式。其可以实现以点到面,建立阅读的联系。同时利用思维导图以中心点向周围扩赛,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理解、构建思维画面。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讨论,不断的完善整个思维导图,更加对阅读材料的不断补充,最终完成阅读,是很高效的阅读方式。
总结
语文无处不在,学好语文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和工作,而青少年又是祖国的未来,所以青少年学好语文是必须的。
目前小学生整体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偏低,本文通过了解小学生的阅读现状,总结相关的阅读技巧,以期为提高阅读能力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梁健.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文学教育(下),2016(09):74-76.
[2]张丽丽,李广.小学语文深度学习教学案例分析[J/OL].中小学教师培训,2020(03):41-43
[3]杨文艳.浅议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育,2018(31)111+119.
[4]陈寿宗.读中学写 以写促读——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6(12):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