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云
中宁县徐套乡长流水完全小学 755100
摘要:自古以来,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已经流传了五千年,其内涵可想而知,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帮助学生学到传统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培养道德素养,以此来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达到增强民族自豪感的作用。本文主要谈论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论述了在教学中应当如何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优良传统;教育策略
马海云, 1961年3月出生.男.回族,籍贯宁夏中卫市中宁县徐套乡派出所,中宁县徐套乡长流水完全小学工作,专科学历,一级教师,
引言
随着国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掺杂了很多不同风格的传统文化,这样就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们传播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朗读记忆等方式,使同学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体会,从而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以及慢慢从中体会到文化的奥妙。为此下文,讲述了,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增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希望能够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一些帮助以及参考。
一、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其中蕴含的优良传统内涵
由于我国之前进行了新课改,现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也做了很多改动,因为国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现如今教材中有很多文章都潜移默化的传承着我国优良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词歌赋或者是现代的散文小说,如果仔细品读,就会发现每一篇中都有着我国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子,在文中也可以体会和感悟到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内涵意义,这对于小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是很有帮助的,对其成长有着教育作用。想要学生能从中感悟到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入研究,在每一篇诗词歌赋或者散文小说中找到其反映的传统文化内涵,并将其蕴含的哲理讲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从中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对历史人物的爱戴,这些都做好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也就得到了激发,从而学到更多东西。
例如:课文《大禹治水》中,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大雨的锲而不舍,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就是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还有在郑燮的《竹石》中的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可以从中体会到坚韧顽强,教师可以向同学们解释其中的意义,使他们自己去感悟那些坚韧顽强的品质;还有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他的忠诚以及爱国主义等等,都充分地反映出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深刻哲理【1】。
二、结合国学经典,让学生授其熏陶
中华上下五千年所沉淀的精髓,基本上都在国学经典中有所体现,它是在历史长河中的沉淀以及瑰宝。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结合国学经典是很有必要的,让学生去感悟国学经典,就可以帮助他们语文水平,同时也会陶冶情操。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时,不仅要挖掘教材,还应当使国学经典发挥其重要作用,帮助小学生去记忆那些经典的语句,从而使这些语句来影响他们的语言行为和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诵读,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自行体会其含义,并且使这些句子可以时刻约束学生的行为。
例如:三字经当中的“人之初,性本善”这种浅显易懂的句子,可以让学生们保持善良的本性,使其对国学经典进行感悟和传承;弟子规,当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到,应当尊敬父母,同时通过诵读弟子规,还可以帮助学生们开阔眼界,促进他的身心发展;在面对唐诗宋词时,对其进行诵读,可以使学生的知识范围,更加广阔,从而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决定着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们的拓展知识的多少,如果想要对优良传统文化进行有效渗透,这就要求这教师应当具有很高的传统文化素养,只有知识足够丰富,才有更多的知识可以教导孩子,同时,教师应当有乐观向上,豁达有爱的性格,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就会影响孩子,帮助孩子成为一个豁达乐观的人。很多孩子都会把教师当成崇拜者,所以说教师的行为会影响孩子,所以语文教师应当不断地学习,提升自我丰富知识,提高文化素养。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培养自己的文化自信,多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这样在举手投足间都会渗透传统文化,将其带入生活,在与学生的日常交流中也可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从而可以帮助学生对中华文化产生更大的兴趣【2】。
四、要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从中体会传统文化
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过于死板,否则就很容易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而且文化修养并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形成的,它是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学习传统文化。所以教师并不能仅仅局限于室内教学,还应当开发社区资源,带学生们去感悟社区的文化底蕴,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来感悟民族文化的美丽,更好地在生活中体会到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
比如,在清明节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去烈士陵园进行扫墓,在扫墓结束后,教师应当向学生们讲述烈士陵园的来历,感受烈士的爱国精神,使其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内涵。还可以带学生们去附近的一些村庄,有的村庄在一些盛大的节日时会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们亲自去参与这些活动,并将这里的习俗和自己家乡的习俗进行对比,这样就可以了解民族文化在不同区域内的差异。教师还可以带学生去拜访社区内的老人,让孩子们与老人进行沟通,在谈话中获得中华传统文化的共鸣,从中更加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五、对优良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和探索,在教学中不断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比如可以利用早读主题班会等时间来进行传统文化交流会,让每一个学生去学习某一个传统文化知识,然后在传统文化交流会上逐个对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讲解,这样不仅能够使讲解的学生学到传统文化知识,还可以帮助班里的每一位同学学到更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3】。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良传统文化一项非常正确的教学改革,不仅起到了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还使学生们学到了更多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充分利用教材,并且结合国学经典来增加教学中的传统文化的渗透,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以及课下组织活动的时间,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感悟中华传统文化,使学生们能够具备优良的传统品质,这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并且可以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为以后的优良传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玉梅,赵胜波.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J].智力,2020(13):103-104.
[2]靳亚娴.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浅谈[J].科技风,2019(26):87.
[3]陈敏.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的策略探讨[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8(03):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