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3期   作者:廖卫群
[导读]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产物,其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廖卫群
        (南宁市江南区苏圩镇保安小学,广西  南宁    530228)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产物,其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时,教室要全面了解班级学生的个性性格、学习基础和学习爱好,以及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等,然后结合学生各自存在的差异性情况,以求同存异的原则进行分组,在体现分组公平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并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与积极思考的好习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综合素质
        引言:
        随着新课标的普及,课堂标准也在进行更迭改进,新的教学方式经过大众的认可和校园的检验,其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为了改变传统模式,打破死记硬背和应试教育的死循环,必须倡导学生“会学习”、“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在这种条件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也相应进行变化,作出创新的、更适合的方案,从新的角度展开教学,其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就是是新课程改革以后创新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自从这种教学方法诞生以来,就受到了广大教师们的欢迎,并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的优势
        1.1有助于团结互助精神的培养
        现如今,课堂教学已经不仅仅是知识的汲取,重要的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在竞争激烈的发展道路上,个人能力很重要,但作为全面发展的学生,团结互助精神的培养同样重要。正像是教育学家们所说的那样,学会如何学习比学习本身更重要。合作学习模式正是因此应运而生,它能够使每位学生参与其中,将个体转化为互帮互助的关系,打破了传统的方式,让学生们体会到共同进步的力量。另外,现在的家庭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个性各异,并且合作意识淡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需要掌握团队合作意识,根据不完全调查,能够合作的学生,在自律性和效率方面要更强。数学不是一门独断的学问,它同样需要多种方法共同探讨,避免学生在接触到困难问题的时候,养成“不会且不问”的坏习惯,当团体遇到困难时,同龄的成员必会互相鼓励和支持,博取众长,而同龄人的沟通更亲近和有效,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
        1.2有助于解决针对性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模式下,教师总是按照教材教给学生,由学生主动表明难懂和不理解的部分,这种学习方式使得效率很差,并且知识涵盖率并不广,同时忽略了很多学生。这样的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多厌学心理也是从这个时候产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好处就是将问题集中化,并且充分地因材施教,教师需要注重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通过这些交流掌握目前每个学生的动态。比方说先由小组解决一部分难题,最后总结出大家都不明白的问题,由教师解答。这种方式可以掌握学生的心理情绪,并且是有针对性的学习和解决问题,解答了每位学生的困惑,并且能够让学生们互相分享成果,在解答的过程中树立成就感和责任感。


        2.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2.1紧密联系学生特点,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在小学生群体中,因存在个性差异,表现为他们各自之间有不同的性格、数学学习基础以及学习能力等,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分组前,需要对班级学生的数学基础、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各自的性格特征等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与了解,在此 基础上结合学生们的学习习惯,实施科学合理的分组。通过这样的分组,能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学习互动性,也能扩大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的空间,便于小组成员之间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协作与互助,达成共同解决问题的目的。数学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还要遵循求同存异原则,也是说,在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之内,既要有优等生,也要有中等生,还要有学困生,以这样成员的搭配,体现合作学习小组内部的相对“不同”。同时,对学生进行的分组也要体现各个小组之间的结构,基本相近,并尽可能做到实力上的公平,以保证组内成员的良好合作,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比如,在实施分组的过程中,先征询每位学生的意见,倾听他们愿意跟谁分在一组,然后,教师再进行必要的权衡,从自愿结合小组的成员中,判断各自愿结合组成小组的综合实力,如果发现相差悬殊,则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调整。用这种“自愿”式进行分组方式,其中最大的益处是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以情境创建方式,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活跃度,是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教法的目的。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需要教师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以后,为数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以多媒体教学方式,相对容易创设教学情境。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尤其要优化好教学内容的配置,整合好相关的教学资源,并制作好课件,以便为学生能够创设一种既形象,又具吸引力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融入教学情境当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比如,数学教师在教学有个“长方形”的内容知识时,就可以将有关各种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图形或实物,向学生播放课件视频,先营造一种较为浓厚的学习情境氛围,然后,再让学生结合课本教材内容,就“长方形”的定义,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施以探讨和讨论,必须保证每位学生都要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发言,最后,由各合作学习小组总结讨论结果,并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向全班学生进行汇报。对于发现的问题,数学教师要进行及时梳理,并再次形成一些新的问题,再交由各个合作学习小组,继续进行互动讨论,以期达到对问题的解决。当结束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以后,依然为学生留下一些具有一定思考性的作业,用以巩固学习成果。
        2.3组织相应比赛活动,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作用
        数学知识具有相对抽象性,尤其是一些数学概念或数学原理,但这些数学知识,依然需要学生深入掌握。又因大多数学知识具有的枯燥性,使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难度,如果数学教师处理不好,就会减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面对这种情况,数学教师可以适当组织一些带有一定趣味性的比赛活动,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不过,需要教师加以关注,因受学生个性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在进行比赛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你争我抢或得理不饶人等问题,因此,需要数学教师做好活动的组织与协调工作。比如,教师在教学“通分与约分”内容知识时,就可以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各小组分别拟出相关的比赛题目,再将彼此小组所出的题目进行互换,进行问题解答比赛,评比比赛结果的标准是看哪个小组获得的答案正确率高。通过这样的比赛方式,既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结语:
        总之,构建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活动,需要数学教师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特点,实施合理分组;以情景创建方式,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作用;组织相应比赛活动,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作用。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将合作学习小组构建好,发挥这种教学方式的作用,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竞争、团结协作和集体荣誉感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孔德红.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探索[J].神州,2020(28):198.
        [2]孙海凤.浅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2019(11):4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