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彬
重庆市潼南第一中学校 402660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情境创设已经成为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整合课本内容,适当拓展课本内容,引导学生鉴古知今,关注现实。设计的问题应给学生留有进行深层次选择也应具有多维性内涵,“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开放性的”。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与应用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景体验情感和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快速准确的理解教学内容,实现“传统被动式接受学习”向“发现探究式学习”的转变。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历史教学;创设;实际运用
引言
情境教学法是针对传统的书面教学模式中“有距离感”和“低参与度“等问题产生的,这种方式的教学通过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设定一些更真实、能被感知和体验的学习氛围和虚拟情境,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能深刻地体会历史背景与故事,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也更加具体、更加全面、更加深入。这种方式是历史故事性的衍生,能够在基础的教学目标下,通过引入或者创建相应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来使得教材内容和学习知识更能被体会,也能更加有效地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相契合,使得学生基于现有史料,以历史真实性为基础,运用合理场景化、推断力与想象力来浮现历史故事或者历史场景,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深度和效率。
历史具有故事性但也需要客观性,情境教学不是随意夸大历史的故事氛围,而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前提和史料基础上,保持理性思考和客观分析,能够让其从感性的感知出发,想要更进一步挖掘历史的真相和史料,从而进行历史实证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从而帮助其更全面地把握历史真相,也能培养其理性分析能力与客观思考、判断能力,学习从不同角度思考历史问题,不断探析真相,提升其学科的综合素养。
一、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设置教学初始情境,引人入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更是如此。设置好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特别重要。每当上课的铃声响起,所有的学生对老师、对这节课都是充满了新鲜的期待的,如果教师在此时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知的欲望,对于整节课来讲都会是事半功倍。初中生在这一成长发展阶段对外界新鲜事物和未知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教师可以在具体教学中把握初中生这一心理发展特征,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一些具体教学情境,从而设计出值得学生探究和思考的问题,突破学生的思维界限,发展出自己对于历史故事个性化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中“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北京人”这课内容时,教师可以不拘泥于教学课本上的知识内容,而是拓展“文明起源”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内容范围,引入一些有关于人类祖先是从哪里产生的?还可以引入中国历史上的诸如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西方亚当和夏娃等人类起源的故事,让学生主动思考人类的起源,并生成自身极大的好奇心,帮助其个性化地解读历史故事。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授课之前,学习和准备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影视资料、课外读物书籍,让学生在课前或者课后自主选择拓展学习的内容,从而提升他们对于历史知识的全面理解。
2、利用角色扮演,创建体验式情境
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都处于关键时期,活泼好动也有着较强的表现力和好奇心,只要引导得当,他们能够被正确引导从而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则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单元教程目标,结合部分历史内容和故事并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地感受内容,也加深他们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还能使得学生对历史知识有自己个性化的、全面的理解,另外,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互动沟通能力。教师则可以规范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角色,从而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师也能在具体的学生角色扮演中解读历史故事,让学生对知识有更牢固的记忆。比如在学习“西安事变”时,教师则可以将具体的历史事件编排成一个小且生动的剧本,让学生分别扮演张学良、杨虎城和蒋介石,并设置一个“劝蒋和兵谏过程”的场景,让学生在具体历史故事和背景下进行演绎,从而更加真实地感受西安事变的过程,不仅让学生能自主理解和自我表现,也丰富学生的历史感悟。
3、利用现实资源,创建投射式情境
由于很多历史课程内容时间线上较为悠久,时代背景和具体历史场景也难以复现,使得很多历史知识具有抽象性的特征,许多与历史事件相关的时间、人物、历史事件等都需要综合理解,都不是单独的历史元素,使得概念的理解难以被学生及时、准确地理解,这样容易造成教学质量较低,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的情况。因此,教师尽可能多地搜集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也能让其主动思考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差异,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以史为鉴”的历史观。利用各种史料让学生对于一些历史知识有基本的认知和理解后,再结合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选取历史事件中的核心片段和场景,进行多样化的演绎,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去理解历史。比如,学习“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事件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搜集相关的历史影片、图片来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还可以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进行角色演绎,还能够与后期“港澳回归”联系起来学习和分析,不仅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历史知识,也能有效地强化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
4、运用教育信息化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历史教学更多地受到应试教育影响,更多地采用黑板与书本这一类传统的教学工具,更多的教学内容也是通过板书形式进行展开,这些教学过程中也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分数,忽视了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然而,历史学科的特色难以通过简单的板书和口头描述进行传达,其抽象化和历史性也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将信息技术引入历史课堂,让学生更生动、更真实地感受历史故事和背景,这样生动且更加形象化的内容的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更加主动地寻找历史史料,丰富自己对于历史知识的认知。比如,在学习“南京大屠杀”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视频影像和图片资料,让学生更加真实地理解日军的惨无人道,理解那段抗日历史的真实意义,理解中国人民艰苦卓绝又坚强不屈的抗日精神。通过这样真实的画面使得学生更能产生共鸣,从而帮助其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也培养了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再如在学习“官渡之战”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三国演义》书中的片段,并结合电视剧中的历史演绎,更全面地帮助学生理解这段历史,也为本堂课接下来书面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授课之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与课堂授课内容相关的历史知识读物,帮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历史真相。
二 、结语
综上所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打破了传统历史教学的空间和时间困境,能通过生动的画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情境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有效地帮助学生看到历史发展的本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思维和综合素养,也更能使得历史课堂变得趣味、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杰.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0(12).
[2] 田萌华. 信息化在初中历史情境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05).
[3] 何伟权. 论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