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
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第一中学 654400
【摘要】教学目标是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其中课程目标是教学目标的一个层次。通过学习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教学目标还是课程目标的演变都经历了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的转变,本文通过简单的对比,从历史学科的角度比较教学目标在这一转变中的“变”与“不变”。更进一步加深对教学目标的掌握,同时有利于更好的开展教学。
【关键词】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核心素养
根据2008年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分成三部分,即三维目标,他们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何谓知识?个人认为这里所讲的知识更多的是指我们要学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史实知识。何谓技能?我认为这里讲的是历史学科基本技能、历史思维能力、识记能力、应变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等等。课标中涉及的知识能力有列举、知道、了解、概述、理解、说明、运用、分析、综合、探讨等。过程与方法既是目标也是手段,过程是要求我们善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方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些方法和我们教学用到的一些方法;历史学习的一些方法如听、说、读、写、思、练、论、查等。历史教学方法有描述法、讲解法、谈话法等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强调学会知识、学会学习的同时强调学会做人。也就是最终学生应该有道德感、美感、理智感,有正确的认知取向、行为取向、价值取向。
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它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一种关系。接下来就由我给大家对五个核心素养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唯物史观。按照2017年版的课标解释如下:“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简而言之它就是一种史学观念即史观。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所理解的唯物史观有以下一些内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等我们如何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来看待历史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这种史观。在教学中,就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理论我们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牛耕的使用来讲解生产力,在这里铁犁牛耕的使用就是生产工具的革新,生产工具革新了,生产力也就发展了,那么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如果不适应就要做出调整,所以在这时期对应的土地制度----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这就是生产关系的调整,生产资料之一的土地由原来的归国家所有到现在的归私人所有,也就是说井田制的瓦解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就这个理论,我们可以接着铁犁牛耕的使用,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最终形成一种经济形态-----小农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下,最终形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可以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就是建立在小农经济这种经济基础之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又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国内的长期稳定,这又为小农经济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产环境。唯物史观除了以上我所讲述的以外,另外还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做分析了。
二.时空观念。时空观念就是时间和空间的简称,历史事物的产生总是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宋史研究大家邓广铭先生曾提出要把年代、地理、职官、目录作为中国史研究的四把钥匙。[1]排在前两位的就是年代和地理,由此可见时空要素在历史研究中很重要。关于时间,康德认为历史事物的产生和发展以时间为顺序。个人觉得历史事物产生不管先后,他们总是存在关联性,并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在历史教学中,我们除了让学生记住一些重大历史时间,另外我们还要让学生学会思考为什么这件事会产生在这个时间点上,这里理解之后,我们再把相关的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弄清楚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些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关于空间,戴冠老师认为应该包括历史活动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历史地图四个层面的含义。[2]个人比较赞同戴老师的观点,比如我们在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那个专题都会讲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等,这些国家我们都要讲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
关于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我们在讲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形成我们也要讲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其民主政治形成的重要因素。如他处在地中海沿岸,城邦以及公民这些社会环境。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时空观念的角度对历史事物进行观察、分析。
三.史料实证。何为史料?白寿彝认为:“史料是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3]这些痕迹需要我们加以分辨,说白了就是去伪存真,史料实证就是证明史料的真实性。还原历史真实面貌,以培养学生的求真意识。就史料分类,个人比较赞同焦培民的观点,即根据载体的不同,史料可分为文献史料(文字形式的史料)、实物史料以及口述史料(口耳相传的史事)。根据学术价值的区别,史料则分为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非最原始史料)两类。无论是文献史料还是口述史料,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人讲的话。区别在于一个是文字记录,一个是口耳相传,针对这种情况,个人觉得就是多查阅相关书籍,通过多部官方文献证实其真实性,口耳相传我们需要思辨化,就是我们个人开动脑筋加以思考辨析。实物史料最具有真实性,事实胜于雄辩,即使文献记载是那样,如果考古发掘的实物是另外一样,我们都更应该相信实物史料的真实可信度。所以,史料实证,我们在文献史料和口述史料上面要花很多时间去辨伪,这些史料中的掺杂着个人感情色彩是在所难免的。正是因为这样,才需要我们去证实。
四.历史解释。李剑鸣教授认为历史解释是使过去的人和事变成可以理解的知识的过程,史家的解释和判断,本身就是一种解释。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本人不赞成历史解释不必一致这种观点。在教学中,如果我们一个老师出来解释一种,那么对于相同的一段史料不知道要有多少种解释,最后可能就要成“百家争鸣”了。只是在这一环节,我们要谨慎,不能轻率,更不能仅凭一家之言就做出解释。教科书和教师在课内外所讲授的可能只是某一种解释,在这里,一些好奇心很强学生可能就会问:这种解释可信度有多高?会不会有其他可能性,带着这些问题,他们会自发自主的去探究、比较、分析所给出的历史解释,这样的话,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也在慢慢提高。学生也能客观论述历史事件、现象、人物,能有理有据的表达自己看法。
五.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历史核心素养中的最后一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所讲的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个人觉得这一个核心素养应该是我们要坚持一种理念那就是有国才有家,我们既然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国家里,我们就应该去了解并且掌握我们国家的国情,这样有利于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另外就是站在国家层面考虑问题,我们就要涉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这里也就是国际问题,我们除了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还要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在当前以及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无论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我们都必须展现家国情怀,从古至今有很多关于家国的论述,如《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欲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许纪霖教授说“家国天下乃是一个认同的问题,而且是中国人独特的认同方式”这些都体现了个人思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了家国情怀。既然许教授都讲了它是中国人独特的认同方式,那就要求我们放眼世界,从整个世界的角度看问题,不能再像明清至近代中国那样,以天朝上国自居,故步自封,对他国一直是鄙视,所以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后,国人观念随着对外开放深入,慢慢的发生改变,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情况下,我们由之前的鄙夷转为师夷,即开始向西方学习。每个人每个国家都有其长处也有其不足,我们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要学会取长补短。从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以来,经济全球化开始了,到现如今21世纪,经济全球化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更加深入,各国的合作,交流更加密切,已经现成一股“经济链”大家都相互需要,所以我们更需要从世界的角度看问题,理解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差异性。相互学习,互相尊重,共同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浦江、邓广铭传略[M]//张世林.想念邓广铭.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25.
[2]戴冠.怎样进行历史空间概念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1988(1):19-20.
[3] 白寿彝.史学概论[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