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改宁
绥德县继续教育服务中心 718000
摘要: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实行“互评互改”同新课标强调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相契合,本文主要从四点入手,就作文教学“互评互改”教学模式加以探索,以期助推作文教学模式的创新,让学生在“互评互改”中循序强化写作综合素养。
关键词:作文教学;互评互改;教学模式
一、教师做好示范评改,给以学生评改借鉴
作文评改能力的提升并非一蹴即至的,而是一个需要长期累积的形成性过程,在应用“互评互改”模式开展作文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必须注意凸显自身指导作用,进行细致入微的作文批改示范,以便于学生鉴戒学习。细化而言,在让学生自行“互评互改”之前,教师可以选取三篇水平分别为优、中、差的例文,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加以呈现,并进行现场评改。大到作文的题材立意、篇章结构小到修辞手法、语病错字皆要详细解析,一方面要着重圈出文中的亮点之处,加以肯定和赞赏,另一方面也要重点标明作文的缺陷之处,加以修改和订正。不仅要让学生明确应当如何做好修改,更要让他们了解这样修改的原因,如此学生在自己评改作文时方能准确找出不足并给出正确的修改,更有理有据、条理分明。此外,为进一步强化示范评改成效,教师在评改演示完之后,还可以精选相似的例文让学生自行进行评改练习,然后根据学生的评改结果给以针对性指导,助力学生有效提升作文评改水平。
二、基于循序渐进原则,逐步提升评改难度
作文互评互改讲究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为此,教师必须按步阶段做好各项指导工作:第一阶段,先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作文评改符号,掌握更多评改技巧,为后续的互评互改打好先决基础;第二阶段,由表及里慢慢提高评改要求,一开始可以只要求学生将作文中错字、语病等较为浅显的语言错误圈出来;第三阶段,循序过渡到评价作文的立意思想、篇章结构等更深层次的内容,并指导学生写旁批;第四阶段,让学生基于整体视角评析作文的优缺点,同时提出一定的修改意见,尝试写总评;第五阶段,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将自己的作文同评改的作文两相对比,汲取优点、改正缺点,继而不断强化自身写作水平。在实际教学中,在学生写完作文后,教师可以先行浏览一遍,从中挑出最具代表性的例文,在作文课上示范评改,让学生搞清楚此次评改的诸项要点,之后再将作文下发至学生手中,让他们互评互改,如此,可以大大提升互评互改效率。
三、以分组合作为基础,在互动中协同进步
分组合作是推进作文“互评互改”的绝佳途径,既能激起学生的评改热情,也能为他们制造更多互动空间,因此,在作文课堂上,教师要多多运用分组形式引导学生快乐高效地互评互改。具体来看:首先要抓好分组事宜,教师在分组时要格外提高警惕,基于协调性、互补性原则,综合考量学生的作文水平、性格特色均衡分组,以确保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彼此互补、协同进步。接着便可以着手引导学生评改作文,先是组内互评,即各小组组员之间相互交换作文,品读赏析、切磋琢磨,再是组外交流,每小组各推选一篇评选范文,由小组代表上讲台公开展示。通过多媒体将作文原文、组员评价以及评改之后的作文逐一呈现出来,供全班同学一同观摩学习、交流探讨,在这一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良好的作文评改氛围自然形成。另外,为避免分组合作评改趋于形式化,教师也要强化对评改过程的观察和监督,多多走下讲台,关注各小组的评改讨论情况,着重留意那些自主意识差、能力不足的学生,以免他们游离于小组之外。
四、给出激励性评价,强化学生的评改信心
在学生完成评改事宜后,教师还要适时做好最后的“收尾”工作,也就是评价和总结,观察发现,教师随口说出的肯定和表扬很容易让学生身心激荡,信心倍增,继而更乐于表现自我,反之,批判或是讥讽话语也很容易击退学生继续努力的信心。因此,在就学生的评改成果进行评价时,教师应秉持激励性原则,尽量给出包含肯定和鼓励的激励性评价,激励性评价的给出方式很是简单,教师认可的目光、亲和的笑脸、鼓励的话语皆可以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敦促学生更加努力。教师一是要练就一双擅于探寻亮点的双眸,多多寻找学生在评改中的亮点自之处,并就这些亮点给以充分的认可和称赞,亦或可以采取一些能燃起学生信心的方式给出评价;二是要把握好评价语言,语言是师生间互动沟通的主要介质,风趣温和的语言往往可以激起学生的积极情绪,晦涩无趣的语言则容易令学生心生倦怠;三是要综合过程和结果,除了要关注学生最终的评改成果,更要留意具体的评改过程,观察学生在评改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和态度,引导他们辩证正视自我,强化评改信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互改互评”理念下的作文教学要求教师充分考量各方面因素,从教学设计处着手,循序做好对“互评互改”过程中各项工作的科学优化,教师要及时摒弃以往单向式的作文评改模式,让学生在互动友爱的作文课堂中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高华伟.外语作文智能评阅系统形成性评价反馈机制构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69.
[2]韩立福.“问题导学”:当代课堂教学深度改革的新方向[J].江苏教育研,2013(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