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困生成因及转化初探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3期   作者:耿巧华
[导读] 所谓学困生是指智力水平正常,平时怠于学习,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耿巧华
        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
        摘要:所谓学困生是指智力水平正常,平时怠于学习,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和思想上具有一定的障碍,具有强烈的的厌学情绪,人格和品行不够健全的学生。他们的形成既不是先天造成的,也不是后天某一个因素造成的,而是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积结而成。它的产生既有其客观因素又有其主观因素。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寻找一套有效的方法对之进行教育,使之能园满完成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近年来,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已成为教育界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学困生产生的因素
(一)、学生自身原因 
1、非智力因素发展不良
        具体表现在:对学习无兴趣或兴趣的持久性差;学习动机不强烈缺乏坚强的意志不愿动脑学习,遇到一点困难就动摇、退缩;缺乏学习自信心,常因成绩上不去而产生自卑心理,没有向上的学习动力;课堂上缺乏自制力,对非学习行为缺乏有效的制约。久而久之,他们不能掌握每节课应要掌握的内容,逐步成为学困生。
2、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缺失
        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前后联系密切,环环相扣,一旦一环中断连接不上,多处中断便不能形成系统,前后失去联系,有没有得到及时的弥补,造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欠缺,直接影响后续的学习,形成恶性循环,逐渐形成学困生。
3、学习方法不当,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差异不大的个人智商,成绩却判然有别,这其中学习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上,“向45分钟要效益”几乎已成师生共识。但个别学生却逆其道而行之,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注重学习方法,结果事倍功半。例如,上课不认真听讲,不遵守课堂纪律,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等。
(二)、家庭原因
     农村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知识层次较低的家庭,由于家长的思想觉悟低,知识水平有限,又忙于做农活或挣钱,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放任自流;有的家长只给孩子物资上的关怀,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对其学习不闻不问;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宁可玩扑克、麻将也不关心孩子学习;产生读书无用的思想,认为识几个字能打工挣钱就行,对孩子没有正确的引导,也没有一定的期望;很多父母都在外打工,将孩子丢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隔代教育的弊端造成了学困生的增多。
(三)、教师的原因 
        教师偏颇的教育理念。部分教师缺乏爱心和责任心,关爱优生有加,对学困生不闻不问,顺其自然;有的教师把学习成绩当作衡量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当发现学生有缺点或犯了错误,他们不是给予积极的引导,而是一味指责学生和家长,结果引起学生强烈的对立情绪;有些教师不能正确看待这种群体的不稳定性,不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帮助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这也是产生学困生的原因之一。
(四)、社会的原因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社会不良青年的引诱、学校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如网吧、台球等。
二、学困生转化初探
    学困生的转化学校是主阵地。根据以上成因的分析和自己多年从事农村教育工作的经验,我认为需要做好下面几方面工作。
(一)、降低门槛,激发兴趣,培养自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学困生学习困难,接受知识慢,对学习很容易失望的特点。作为教师,我注意做到降低门槛,放宽对他们的要求,让学困生能容易地完成学习任务,轻松地掌握符合他们现实状况的知识。

所以每次布置作业时,我会让学困生做相对简单一点的作业,让他们能轻松地完成,这样就容易把学困生引入学习的殿堂,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遇到学困生临时答不上或答错时,教师应耐心启迪、诱导,并鼓励学生答对为止。不辱骂,不训斥,不冷落,不嘲笑他们;及时赞赏他们的每一个兴趣爱好,以及他们取得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绩和进步。这样每个学困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觉得自己会学、能学,从而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帮助学困生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学困生普遍存在着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如欠交作业、上课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发呆;;抄袭作业或让其他同学代做等。作为老师,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一不良行为,这是我们的责任。只要我们多花时间和精力,学困生身上的这些不良习惯是可以纠正的。如在课堂上经常把一些简单的题留给他们回答,回答正确要及时给予表扬;布置课内外作业多采用分层次性,让他们做一些基础的简单的题;课堂上发现他们不认真听讲时,教师要及时提醒。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可以培养出来。
(三)、对学困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根据学困生的不同情况,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一定要摸清他们在学习方面存在的具体困难,包括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学习需要、动机、兴趣等情况,把他们的学习分为一定的层次。备课时,在整体的教学目标中,应有一定的梯度性。上课时,可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在分组时要把他们分配到每一个小组中去,以优带差,以优助差。同时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提出稍难的问题让他们思考。为了达到整个小组优胜的目的,每个成员都要动手动脑,积极参与讨论,为本组的成功尽最大的努力。这样既给了他们学习的机会和权利,同时也赋予了他们责任和义务,并能激发起他们表达的欲望,产生内驱力。这样做可以使课堂教学气氛更活跃,也达到了分层教学帮助他们的目的。
(四)、主动出击,帮扶前进
        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他们往往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自卑感,正是由于他们缺乏学习的兴趣,所以一般遇到困难他们不会主动去请教。作为教师要主动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拦路虎”,克服消极、畏难情绪。同时,教师在备课时也要注意设计帮扶学困生的环节,设计一些符合学困生实际水平能解答的问题去让他们回答,促使他们能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
(五)、开展学习竞赛活动,点燃成功火苗。
        教育心理学认为,成功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兴趣。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我开展很多的学习竞赛、评比活动,对于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困生,及时给予奖励,使他们在点滴进步中,通过“奖励”这一导火线,帮助他们点燃“渴望进步、渴望成功”的强烈学习欲望,培养了学习的兴趣,增强了竞争和参与意识。根据学生既喜欢物质奖励,又喜欢精神奖励的心理特点,我对学生的奖励分为三种:(1)口头表扬,(2)发表扬信给家长?(3)发奖品?。这些在我看来不过举手之劳的事情,却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激励效果。
(六)、深入家访,架起学困生与学校、家庭沟通的桥梁。
        当前家庭教育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过“严”,一个是过“宽”。因此,教师对待家长要注意两条:一是不要告状,或者少告状。二是要多出主意。有些教师常常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使得家长和学生反感。教师家访的方式很多,特别是通讯发达的今天,农村基本上都安装了电话,有些教师习惯于电话请家长到学校,或通过电话与家长交流。我认为这种甲方的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种方式虽然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节约了时间,但失去了学生、家长和教师三者的亲切度、信任度,大大影响家访效果。我们应该用更多的时间走访,深入到学生的家庭生活环境中,与家长亲切友好的交流,全面地介绍学生的情况,学生的进步表现、特长都应告诉家长,并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教会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和措施,拉近学生与父母之间的距离,消除隔阂,重树学生与父母之间的信任、了解。形成家长、教师和学生三者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的和谐氛围。
        总之,教师的心目中要有学困生,但我们绝不能把他们当成是学困生,特别是不能把他们当成是永久的学困生。只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关心学困生生活,尊重学困生人格,与学困生真诚相待,共同探讨转化学困生的规律和方法,就一定能使学困生踏上积极向上的人生轨道。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