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焘
广西民族博物馆 广西 南宁 530022
摘要:博物馆是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的重要场所,可以为研学旅行提供比较丰富的资源支持。博物馆应该彰显实物特点,立足开放性与直观性等特色制定多元化的研学旅行课程,在共赢思想指导下推动研学旅行的稳定开展。博物馆研学旅行项目的设计开发要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引导师生在广泛馆藏资源汇中寻找和体验相关的课程教育目标,通过资源开发和实践运用推动研学旅行的开展。笔者分析怎样科学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发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项目,在资源运用基础上拓展实践育人的新路径。
关键词:博物馆;研学旅行;资源运用;中小学生;实践育人
前言: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意见指出博物馆是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的重要场所,可以给研学旅行提供比较丰富的资源支持。研学旅行是一项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与能力培养路径,中小学生通过旅行或者是游历可以收获丰富的知识与教育,通过参观、体验、专题讲座等方式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因此,博物馆需要关注到研学旅行体现出的运用价值,在教育部门指导下立足本馆的馆藏资源,通过资源科学运用推动研学旅行的稳定开展,达到实践育人的效果。
一、博物馆应该关注到馆藏资源对研学旅行起到的推动作用,重视通过馆校合作拓展实践育人路径
基于研学旅行呈现出的特色和育人价值,博物馆应该关注到研学旅行体现出的运用价值,需要在时代背景下做好实践育人的教育探索。馆藏资源做为博物馆的立馆之本,博物馆的研学旅行应在馆藏资源合理运用基础上科学的开发与利用,通过多种方式推动实践育人活动的稳定开展。博物馆应加强馆校之间合作,将校内教育和社会教育进行衔接,引导学生适应社会、探索世界,促进书本知识和社会学习的深度融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拓展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博物馆进行研学旅行项目的开发是需要围绕学校的教学情况制定针对性地制定实践育人的方案,立足中小学课程特色和馆藏资源特点进行研学项目的设计与灵活运用,在共同研发基础上推动研学旅行的有序开展。博物馆应该彰显实物特点,立足开放性与直观性等特色制定多元化的研学旅行课程,在共赢思想指导下推动研学旅行的稳定开展。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该关注到馆藏资源的合理运用,在和学校人员多次磨合基础上制定科学的研学教学方案,通过双师授课更好发挥出博物馆所具备的教育特色和价值[1]。这样能在资源整合基础上构建科学的研学旅行教育方案,通过博物馆研学旅行促进中小学生将书本知识与课外知识深度融合、学以致用。
二、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合理拓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空间,引导学生通过知识迁移进行深度学习
博物馆作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基于中小学生呈现出的健康发展需求与多元化研学旅行需求,应该在教育部门指导下重视通过馆校资源运用推动研学旅行的稳定开展,提高研学旅行实践育人的效果。
从教育思想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在研学旅行中应以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成长;且在各学科的综合化趋势下,更需要教育者之间相互配合,才能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研学体验。因此,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博物馆的教育者不但要扮演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的身份,还要加强与其他教育者之间的合作,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合理拓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空间,引导学生通过知识迁移进行深度学习。
博物馆研学旅行项目的设计开发要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引导师生在广泛馆藏资源汇中寻找和体验相关的课程教育目标,通过资源开发和实践运用推动研学旅行的开展。博物馆有着丰富的馆藏资源,不同的资源有着较强的情感熏陶价值,应在这些资源整合和实践运用基础上设计多样化的研学旅行项目,通过多种资源整合与实践运用推动研学旅行的有序开展[2]。所以在后续研学旅行过程中应该关注到学生们体现出的学习需求,加强与学校教师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开展多形式的研学活动,拓宽学生们的知识层面和丰富学生们的情感认知体验。
三、博物馆重视在专家指导下构建科学的研学旅行项目,立足特定主题进行实践育人探索
博物馆的课程主题,会影响研学旅行项目的设计开发和实践运用效果。博物馆应该关注到中小学生呈现出的学习需求和探索能力,综合多种因素制定多样化的教育方案,立足古代科技、文学发展、建筑特色、绘画艺术和改革开放等主题进行高水准的研学旅行。这样有助于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逐渐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实现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教育目标,在研学旅行中进行知识与情感态度的思考[3]。除了进行以上几方面的研究探索,博物馆也应该重视在专家指导下构建科学的研学旅行项目,立足特定主题进行实践育人探索。
博物馆需要在专家引导下进行研学旅行项目的研发探索,在掌握中小学实际需求基础上制定科学的研发方案,通过定期组织馆长讲座、专家访谈、双师授课等多项活动的方式,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效率。重视在将多种学科内容和核心素养融入研学旅行项目中,围绕实际情况制定多种主题的研学旅行项目,立足STEAM标准开展跨学科的综合性研学旅行。这样能通过博物馆资源的合理运用,既能满足各校多元化的研学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博物馆对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所以在后续资源开发和研学旅行项目设计过程中应该重视在专家指导下进行。
结论:研究指出博物馆应该在教育部门指导下通过资源运用展示出博物馆研旅行所具备的实践运用价值。博物馆研学旅行项目,应该关注到馆藏资源对研学旅行起到的推动作用,重视通过馆校合作拓展实践育人路径。同时,博物馆应该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合理拓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空间,引导学生通过知识迁移进行深度学习。此外,博物馆也应该重视在专家指导下构建科学的研学旅行项目,立足特定主题进行实践育人探索。
参考文献:
[1]夏陈伟,陈森森.基于区域资源的研学旅行课程化实践——以“印象苍南”研学旅行课程为例[J].浙江教学研究,2019,16(1):33-36.
[2]张晗.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地方实践与改进——基于地方相关政策文本的分析[J].教育导刊,2020,33(11):125-126.
[3]傅亚磊, 王骄.研学旅行:素质教育的沃土——以无锡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研学旅行课程为例[J].教育观察,2019,08(2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