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经典诵读培养智障学生语言能力的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3期   作者:贾 丽
[导读] 智障儿童入学时大部分存在语言障碍和语言缺陷,造成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常常制约智障儿童思维和智力发展
        贾  丽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爱心学校  辽宁沈阳  110400
        摘 要:智障儿童入学时大部分存在语言障碍和语言缺陷,造成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常常制约智障儿童思维和智力发展。我发现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国学经典读本语言简短,节奏感强,朗朗上口,为智障学生的语言发展创设了新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经典诵读   智障学生  语言能力
        《培智学校语文课程目标》提出,让学生朗读儿歌、童谣、浅近的古诗,初步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感情,并感受语言的韵律。
        智障学生由于语言受到限制,课堂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学生回答问题磕磕绊绊,或用手势语代替;生活中,学生不能运用正确的词语进行沟通,无法融入集体。
        我在教学工作中发现平时常规的语言训练,比较枯燥机械,学生不喜欢,也容易遗忘,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效果不明显。于是我发现适合低年级的国学经典读本语言简短,节奏感强,朗朗上口,为智障学生的语言发展创设了新的学习环境。因此,我利用经典诵读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一些方法并进行了实践。
        一、选编读本,走近诵读
        中华国学经典内容丰富,门类繁多。在选择适合智障学生诵读的教材时,我本着一些流传广泛、篇幅简短押韵、浅显易懂、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经典读本。如《唐诗三百首》中挑选出妇孺皆知的古诗,蒙学读本《三字经》《弟子规》等,这些读本学生非常喜欢,读起来很轻松,内容也容易理解。
        1、听简短的古诗
        在晨读或课间经常播放一些简短的小古诗让学生反复听,激起学生听觉器官的参与。如有关带动物的小古诗.例如《咏鹅》,《小池》。有关季节的小古诗,例如《春晓》,《江雪》。有关植物的小古诗,例如,《梅花》,《草》。这样的古诗学生听起来觉得既有节奏感又有趣,慢慢地他们就开始喜欢注意听诵读了。
        2、看制作精美的动画片
        我还找了一些经典小故事动画视频,利用午休时间定期为孩子们播放,智障学生也喜欢看动画片,他们在看动画片时注意力变得越来越集中,无形中引导他们走进了诵读。如播放了《游子吟》、《回乡偶书》《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等。
        二、立足课堂,诵读学习
        国学经典对于智障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诵读。诵读可以打开他们的喉咙,让他们能够发声;诵读能逐步让学生的语言能够连贯起来;诵读可以培养他们的语言感受能力,能够不断积累丰富他们的词汇,进而逐步培养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1、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语言表达
        根据学生视觉优先的特点,我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让学生观察动态的画面,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说一说他们看到了什么,使学生更加乐于学习。
        如在教学《咏鹅》一课时,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看动画中有一个什么小动物,然后让学生说它仰着脖子好像在干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它在哪里?就这样由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打开了学生的语言表达的思路,。


        2、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地学习诵读,增加学生语言积累
        我教学时首先选择短小的五言诗,来矫正学生语言发音障碍,我先播放视频朗读让学生认真听,然后老师一个字一个字进行点读,鼓励学生轻声跟读,让学生听清每个字音,把握每个汉字的读音,最后大声地一句一句的学读。当学生读通顺了,模仿老师进行有节奏的诵读。接下来我选择七言诗内容学习,来增强学生语言感受力,丰富词汇量。这些内容教师以示范引读形式来学习,关于字的读音、语句的节奏和停顿,语气的强弱和情感,都在示范中整体表现出来,使诵读变的更加有节奏感,语言更加有连贯性。最后我选择一些蒙学读本,如《三字经》《弟子规》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通过讲故事引导的形式来增加学生语言积累。
        3、鼓励表扬,注重个体差异
        诵读时,每个学生存在着差异,不能要求每一个智障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同样的内容。老师对于诵读困难的学生要有针对性的给予个别指导并降低难度,不能诵读的就跟读,不能跟读的就聆听,只要学生参与了就给予表扬。
        三、营造氛围,沟通交流
        充分利用黑板开辟诵读专栏,定期更换学习内容,便于学生记忆。学生经常到诵读专栏展示自己小小的“本领”,当“小老师”读,带动同伴读……学生不仅自己诵读的越来越好,而且增加了学生之间交流学习的机会。
        在教室设置图书角,里面放各种适合的读物。学生经常每学会一首古诗就会去读本里找,然后自信地读给大家听。随着词汇量的增加他们经常翻阅一些其它经典读本和课外读本。
四、多种诵读,提高能力
        特级教师于漪指出:“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诵读中学生眼、口、耳、脑多种器官并用,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很好的方法。
        1、晨读引领,增强语言表达信心
        智障学生识字量少,词汇不丰富,语言习得需要不断强化。每天的晨读时间,我让学生诵读学过的内容,让他们诵读速度大大提高,增强了他们语言表达的信心。
        2、多种形式反复诵读,促进语言发展。
        我在课堂中采取全班齐读、分组读、配乐诵读、小组竞赛诵读、集体放声诵读练习方式让学生反复强化读本中生字、词语等正确流利的发音,使他们充分感受到语言表达“流畅”的成就感。
        3、开展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诵读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我利用活动来创造语言发展氛围。例如:诵读小能手比赛,我爱诵读评比等等,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诵读热情。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家校共建,提高语言沟通能力。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连贯性的,因此,我调动家长协助孩子诵读,学生把学习的内容读给家长听,使学生更乐于与家长语言沟通表达,增进了孩子与家长之间感情。
        通过经典诵读,让学生感受到了诵读祖国经典文化给他们带来的愉快熏陶,他们乐于诵读,培养了学生语言感受能力,丰富了学生语言词汇量,运用语言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为其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雪松,张忠梅 《儿童语言习得认知与早期教育》 学前教育研究 2008(9)
        2、田静伟,王梅 《孤独症儿童语言方法的调查与思考》 现代特殊教育2009  (11)
        3、李天苏,吴德《自闭症儿童言语识别特点与情境教学》 中国特殊教育2012 (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