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群
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 辽宁省大连市 116000
摘要:核电站事故保护措施的决定除了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外,还有事故的释放特性、气象条件、社会条件等多种影响因素。本文主要对核电站事故应急响应决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核事故;核应急;防护行动;应急响应
引言
核电厂事故防护行动决策除了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外,还有众多影响因素,涉及事故的释放特征、气象条件、社会条件等多个方面。
1、国际上重大核事故应对决策简述
1.1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事故
1979年3月28日凌晨4点,三里岛核电站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之一——TMi-2。事故等级最终定为5级,即放射性物质有限泄漏,131I释放量约为5.55×1011Bq,事件发展不需要疏散。由于一项不正当的决定,宾夕法尼亚州长命令核电站疏散方圆5英里(8公里)的孕妇和儿童,10英里的学校完全关闭,许多家庭逃到12英里以外。这导致了巨大的社会动荡和民众恐慌。
1.2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爆炸释放的放射性物质的总活动量约为12×1018Bq,由于10多天的释放和气象变化,导致欧洲烟雾和雨水扩散的复杂轨迹,放射性物质沉入前苏联的大片地区和欧洲国家,事故后整个北半球都可以测定放射性沉积物,决策延迟,核电站普里皮亚蒂镇的居民照常生活,一天后才开始撤离。
1.3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
2011年3月11日海啸和随之而来的大量废物对福岛第一核电站工地的核电站、门、道路、储油罐和其他工厂基础设施造成广泛破坏。核电站停电后,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2号、3号机组在核最远热的作用下迅速加热,金属壳体在高温下随水产生大量氢气,引起一系列氢气爆炸。131I的发布量约为1.6×1017Bq,137C的发布时间约为1.5×1016Bq。由于决策不力和无法了解核事故的状况,核事故的发生程度不断调整(从3级调整到7级)。多次修改人员撤离命令,不断修改撤离地点和细节。一天内,政府公布的撤离地区从3公里扩大到10公里,然后再次修改为20公里。很多居民几乎不得不带着必需品逃跑,不得不往返很多次或进入高放射性地区。一些避难者不知道自己逃到了高放射性地区。最后,在应对核电站事故时,决定的时间、范围和保护方式非常重要,还存在一些错误,会给公众和环境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2、影响行动决策的因素
2.1事故源项
事故发布时间、发布规模、发布高度、发布物质组成等源设计特点,对受灾地区调查的规模、方向和主要路径、防护措施的实施时间有重要影响。源项目数据直接影响结果评价软件的计算结果,进而影响中长期防护措施的选择。因此,应加强核电站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及时提供实际事故源项目,为决策提供依据。
2.2气象条件
在紧急情况下,核电站所在地的风向、风速、降水等气象条件也对业务决策有很大影响。风向的决定主要影响防御,风速决定污染物的传播速度,降水加剧地面沉降和局部沉降等。恶劣的天气条件可能会给执行保护措施(例如从群岛撤离)造成困难。
2.3社会条件
影响行为决定的社会条件因素很多。人口分布、建筑物分布、通信保障、舆论、物资供应、运输、安置所等可用于实施社会条件和保护行动的资源条件也影响保护行动的优化选择。
3、应对措施
3.1建立应急管理大纲
应急机构包括应急指挥部和八个专业团体,八个专业团体是协调小组、消防小组、建筑工地小组、后勤医疗小组、通信安全小组、环境保护和健康小组、秘书处小组和信息小组应急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在应急准备和反应期间作出相应的反应。例如,施工现场小组的反应如下。(一)施工现场人员的撤离、清点、报告和自助,在公司安全人员到达现场前,应按照现场秩序(包括协助施工机构维护现场秩序)协助施工现场安全人员做好准备。2)施工现场应急区各种危险信息来源及时统计,向应急指挥报告,总结分析其他施工信息,并向应急指挥提出建议。搞好施工现场的公司应急指挥“发布的法院”和“法院报告”,接到施工现场应急情况的信息,立即掌握最新情况,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报告,及时启动与施工现场应急专业人员责任有关的现场处置计划,处置施工现场应急。3)进入紧急状态后,进行现场巡逻,确保与现场安全有关的建筑结构、系统和设备正常工作。4)发生紧急情况时,施工现场负责人有权根据现场条件决定专业团体进入紧急状态,但必须立即通知公司紧急指挥,统一决策。
3.2制定管理程序和特别应急计划
(1)自然灾害主要是指核电站建设现场可能发生的灾害,包括可能发生的洪水、暴雨、冰雹、雪、闪电等自然灾害。为了克服核电站预测预警能力不足的问题,核电站制定了“自然灾害应急计划”,并与地方政府和气象部门建立了绿色通道,以便尽早获取相关信息。同时,对核电站建设现场的24小时紧急警戒状态、自然灾害的影响或潜在影响进行调查,分析和判断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的范围和程度,以便及时、准确地启动紧急应对措施。2)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涉及核电站建设现场可能发生的事故/事件,包括传染病、不明原因的疾病、食物中毒和最大的职业危害,严重影响公共卫生和生命安全。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两项特别应急计划:"医疗应急计划"和"卫生应急计划"。(3)社会保障事件主要涉及核电站现场生产厂、施工现场、办公和生活地区发生的公共安全紧急情况。集体妨碍劳动者或重大刑事案件;意外事故发生可能引起的舆论,公众对核能的认识引起的重要舆论,紧急报道,媒体危机和公共事件;恐怖袭击、经济安全事件、泄露、法律事件等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四项特别应急计划,如“反恐、集体事故应急计划”、“公安应急计划”、“公众反应应急计划”和“法律应急管理”。
3.3跟进改进措施,做好经验反馈
核电厂事故防护行动通常分为两种:一是紧急防护行动,包括隐蔽、服碘防护、撤离、通道控制、食物和饮水控制、人员去污、呼吸道和体表防护、医学处理、临时避迁等;二是较长期防护行动,包括临时避迁、永久再定居、食物和饮水的控制、地区去污等。全过程跟踪核电厂改进措施落实,从问题改进入手,加强核电厂应急能力建设责任落实。做好演习后的收尾工作,一是要组织并跟进核电厂深入查找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二是要加强整改措施的落实,建立经验反馈交流平台,推广良好实践,汲取经验教训,避免同类事件重复发生,进而全面提高我国核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能力。
3.4应急监测数据获取
辐射监测与评价组在每个核电厂周边陆上全方位布设监督性监测子站,配有高压电离式剂量率仪等,监测数据实时传输至前沿站和省数据中心。根据历年气象主导风向,在30km范围内选取3条巡测路线,利用巡测车每季度开展1次巡测。在核电厂周边选取水、气、土、生物样等采样点位,按年度计划制定的频次开展采样分析。在应急情况下,可以通过加设抛投式移动子站、增设下风向巡测路线、缩短采样时间等方式加频加密监测,快速、有效地获取数据。
结束语
坚持“统一领导、等级责任、组块结合、军地合作、快速反应、科学处置”的工作原则。近几年来,通过多次联合演习,审核应急委指挥适当、科学决策,使会员单位各尽其职,展开协同作战,不断提高核应急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施仲齐.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10
[2]郝建中.切尔诺贝利后的10年:事故后果总结[J].辐射防护通讯,1996,10(4):30-37.
[3]胡金武.轻水堆严重工况导致的应急情况下防护公众的行动[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16.
[4]孙全富,苏垠平,侯长松.新版《国际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基本安全标准》实施带来的挑战[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8,38(6):478-480.
[5]姜羲元,李文静.核电科普宣传工作应重视环保及安全方面的宣传[J].核安全,2019,18(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