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和
国网黑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 150000
摘要: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重视工程建设施工安全和质量安全控制。企业要不断提升管理强度,严格控制施工操作规范,将安全问题防患于未然。还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针对质量控制进行全面的研究及分析,制定更为全面详细的质量控制措施方法,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措施,规范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M75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中技术的合理应用可节约劳动成本,提高施工效率,规范的施工技术应用和严格的管理措施,不仅提高电力输电线路工程的经济效益,也扩大社会影响力。根据现场施工环境合理使用施工技术,全方位提高输电线路施工质量,今后还应加大研究力度。
1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
1.1岩石嵌固基础施工技术
(1)岩石嵌固施工技术
嵌固施工技术应用区域相对独特,主要在风化岩石施工现场予以运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高压线路施工当中,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地质条件,地质环境不同对应的施工技术会有差异,嵌固施工技术在作业过程中无须增加多余钢筋,主要采取基坑结构予以施工,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作业稳定性,对于稳定塔架、提升线路负载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调整设计位置,在高压线路中,要确保斜坡、塔杆之间的恒定性,避免偏心弯矩的发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节省脚螺栓。在岩石施工过程中,嵌固施工技术具有绝对优势,也是重要施工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实现杆塔抗剪强度的有效增强。
(2)斜插板式施工技术
斜坡地形是斜插板式施工技术的主要应用类型,斜坡地形相对独特,需要考虑塔杆倾斜度以及塔腿支撑力。这种技术主要是将下部支撑柱以及倾斜塔腿斜插斜坡中而构建的。从力学角度来讲,塔腿属于受力主体,其主体固定在混凝土中,较为坚固,同时在水平力牵引下实现整个塔杆的稳定、平衡。由于塔腿内部实现了力学的均衡,所以塔上部的受力作用基本可以忽略,能够极大降低技术难度。其优势在于能够实现基础底板尺度的有效缩减,降低钢材、混凝土的使用,节约成本。一般情况下,能够比其他施工技术节约1/4的成本[1]。
1.2架线工程施工技术
(1)放线技术。第一,准备一只耐磨的大直径滑轮,它的直径必须和槽径相匹配。并保证其导电部分不超过5%,目的是减少导线与钢芯铝线的磨损情况。如受损面积超过5%,需切断线路再重新连接,以保证架线工程施工的安全性。(2)跨越架在搭建过程中,电气线路附近或以上,严禁用铁丝捆绑。以竹为盖封盖杆不能重叠,跨度大于8m可制成拱形,防止中间跨架沉降,在较大时用尼龙网或尼龙网覆盖。(3)紧线施工技术。若采用紧线法施工,预先查看施工混凝土强度,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定的施工过程进行施工,以提高施工质量。同时为了防止塔身发生位移情况,需要临时将塔身对侧导线拉紧,安装过程中控制接地角在45°内[2]。
1.3杆塔施工技术
杆塔施工技术作为高压输变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与线路施工的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在杆塔施工技术应用,施工人员要注重自身的责任,同时,需要落实好每一环节工作要点,这样能够最大化发挥塔施工技术的效果,减少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杆塔的实际受力情况,将其分为多种类型,并在完成塔类型划分工作后对杆塔进行加工处理,确保其满足此环节施工需求。其次,在杆塔施工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提高施工技术的效果及质量,则必须要合理的运用钢筋混凝土杆,并根据实际工程开展情况不断完善每一环节工作,这样能够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最后,在高压输变电线路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杆塔施工满足强度及刚度需求,则要注重分析杆塔的两种形式,这样能够确保其整体复合能力得到提升,并根据实际情况掌握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为后期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更多帮助。
2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合理选择输电线路的路径
输电线路的路径选择上,进行路径选择和线路勘查,做好输电线路的整体设计非常关键。从保证输电线路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效益出发,做好运行质量把控,目标是降低成本、减少线路长度确保线路安全可靠。进行输电线路技术方案设计前期,要求测量人员具有业务水平和工作经验,对于生态环境、地质情况和周边建筑全面采集信息,对比论证优选直线距离短、地形条件好、交叉跨越少的方案。一般在建设能力范围内,选用多种类型的水泥杆;针对塔身容易发生变形的情况,保证拉线与地面夹角保持小于45度,张力值符合设计标准,导线和避雷线的弧垂误差小于2.5%;滑车放线选择轮径大的,确保导线与钢芯的损伤面积少于5%;对于光缆施工,卷盘长度可为3千米左右,弯曲半径在外径的15倍以上为宜,施工中切忌扭结和猛拉;施工中做好防雷措施应用,防治跳闸事故发生;地基施工中多方论证地基基础问题,给予科学共工程结构设计论证[3]。
2.2电力工程计划、施工、验收等环节质量管控措施
电力施工的各个环节都会影响工程质量,在项目计划阶段要明确施工管理机制的作用,从计划阶段进行工程的质量把关,进而提升电力企业的整体形象。例如,在项目计划阶段进行质量管理措施控制,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建立工程质量控制体系。企业项目管理人员,应该制定计划阶段的质量控制的方法。电力工程项目在施工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各个部门人员都需要对项目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完成电力工程施工任务书和流程图的编写,做好充分计划,将后期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预见性分析,进而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质量事故。
2.3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施工设计交底指由专业技术人员讲解现场施工中要引起施工员注意的细节问题、施工中易发生的失误,以及整个工程项目的情况,规范施工流程,使得施工人员对整个工程有清晰的认识。此外还有专项方案的交底工作,主要是针对施工质量的安全技术交底,对已经分析的技术交底。具体的交底工作流程如下:首先通知技术交底人员召开会议,同时记录比较重要的交底内容作为后续进行施工的依据;其次对会议记录进行整理、归纳、存档、保存;最后审查、核对,并将技术交底的内容以书面形式提交。同时,需将交底内容以口语形式在施工现场进行讲解。交底内容生成的文件须由技术人员、负责人签字,经各方审核、通过后才能执行[4]。
2.4培养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电力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安全防范意识贯穿始终。必须强化操作人员的安全,让电力工程安全事故有所降低,同时电力公司管理人员要在施工的计划阶段组织施工操作人员了解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掌握项目的基础图纸信息。必要的工作岗位还要进行实地勘测,开展安全管理技术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
结束语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中技术的合理应用可节约劳动成本,提高施工效率,规范的施工技术应用和严格的管理措施,不仅提高电力输电线路工程的经济效益,也扩大社会影响力。根据现场施工环境合理使用施工技术,全方位提高输电线路施工质量,今后还应加大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1]黄鹏.农网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工程技术与发
展,2019,1(06):83.
[2]曹东.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究[J].南方农
机,2018,49(14):100.
[3]丁超,陆翌,胡萨萨,等.面向农村偏远电网的输电线路交改直技术方案研究[J].浙江电力,2019,38(06):59-63.
[4]穆勇,易资兴.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工艺的分析[J].南方农机,2018,293(0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