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艳 王秀英
华北石油美佳综合服务分公司,河北省任丘市 062552
摘要:植物群落选择与配置是地理、生态、生物等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可以保证园林建设既有绿化又有色彩,能潜移默化地使人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城乡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实践进行探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城乡、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实践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城市越来越繁华,相应城市园林景观配套也日趋完善。较之城市园林建设,目前乡村园林现状差距较多,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但是随着国家与政府不断重视乡镇的建设,人们也开始关注到了城乡园林的绿化情况,乡镇不仅需要绿起来,也需要更加舒适美观,因此提升绿化中的植物配置便显得尤其重要,当前城乡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显得过于单调,乡土气息不足,即需要结合理论和实际进行改变,找寻更科学化、生态化、人性化的植物配置方向。
一、园林植物配置概述
园林的植物配置,主要是指按照植物的生态习性以及园林布局的实际需求,对园林内各种类型植物进行合理配置,从而达到园林功能性以及观赏性的效果。在园林植物配置中,主要包括植物间的配置和植物与园林其它要素的配合。在植物间的配置中,需要根据植物的种类、树丛组合、构图、季节特征、色彩和园林的意境等进行综合考虑;在植物与园林其它要素的配合中,如水体、山石和园路等,要根据地区内植物材料条件,从科学性以及艺术性方面设计植物景观,并做好合理性规划,实现其与环境的相协调。
二、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原则分析
2.1植物配置生态原则
随着现代中国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好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向往逐步加深,逐渐摒弃以往传统的植物配置只遵循园林绿化景观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性的原则,充分认识和接受生态原则,即植物配置的种类等生态习性与建筑种植地点的相关环境和生态相互呼应,植物配置的群落不符合生态自然植物的生长规律,很难达到预期的配置效果和景观效果。
2.2植物种类多样性原则
由于不同种类的植物色彩、生长习性不同,对阳光、雨水的敏感程度不同,致使不同植物表现出不同的生长状态。此类生长状态正是植物多样性的具体表现,也是风景园林区域内部生态稳定性的基础。不同种类的植物对土壤中水分的利用率和对阳光的需求不同,其根茎、叶片对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的占用率也具有较大的差别。设计人员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工作时,应依据园林植物的该特点综合采取提高园林土地资源、生长空间利用率的措施,减少风景园林土地资源以及空间资源的浪费。植物多样性原则是确保城市绿化空间可具有更高利用率的原则之一,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城市建设中排放的部分污染物,进而改变风景园林区域内以及区域周边的环境和空气质量,促使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可扎实落地,保障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
2.3因地制宜原则
作为景观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植物选择与其他工作相比有一定差异。由于植物也是一种生命个体,因此不同类型植物对于生长有不同要求。植物生存三要素分别为土壤、环境、水源,其对于植物健康生长发育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选择植物时,需与当地实际特点相结合,并对植物生长发育情况加以更深层次的分析,在令其生长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同时,也需令设计主题更为突出,从而使景观工程具备更强的视觉效果。虽然在园林工程中所使用的植物种类繁多,但是相关工作人员需对所选择植物进行更多照料,不能盲目挑选,导致植物存活率受到影响,以免工程后期成本增加。
以我国北方为例,在此地区开展景观工程过程中,需根据当地实际温度低、水资源不丰富等情况加以充分考虑,针对此自然条件,以具有较强耐寒性的植物为首选。而在我国温度适宜、水源充足的南方地区,植物选择区间范围则相对较大。
三、园林绿化中园林植物配置的策略
3.1根据季节配置植物
园林植物配置需要结合季节进行设计,一方面是因为不同的植物都有不同的生长周期,配置时应选择适当的季节。植物的生长周期对植物配置方案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如春季更适合种植植物,使其可以在温暖的环境下生长。同时在春季种植也能够保证植物的花期,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行层次性搭配,让一年四季有花,增添城市的活力。夏季我国许多城市的温度都相对较高,为了保证植物的成活率并给人们创建更凉爽的生活环境,适宜选择乔木类的高大型植物,进而增加绿色植物的比例,使植物在夏季发挥出作用和价值。秋季园林植物配置时则要更多地考虑植物的耐寒性,并使其与其他园林植物之间产生层次性的搭配感,优化城市园林景观。秋冬季配置园林植物,必须具有耐寒性,同时又要保证植物在冬季的生机旺盛,如红瑞木及天山圆柏等,结合城市的整体特色优化植物配置。四季不分明的城市则可以根据温度等条件选择合适的园林植物,进行设计搭配。
3.2植物造景和配置要注重疏密有度和主次分明
通过实践分析,在园林的绿化植物配置和造景中,最佳的效果就是凸显生态自然的本色,要尽量减少和避免人工雕琢的情况。如果想要达到此效果,在实施植物造景和配置中,就需要实现疏密有致和主次分明的效果。首先,在植物的造景和配置中,需要综合考虑与分析整个园林的绿化,进而对不同区域内栽植植物进行选择和造景设计,如木棉等一些高大的植物和矮小灌木搭配,可提升园林景观空间的利用率,还能够凸显木棉景观的特色。其次,要按照城市园林实际需求来对区域内植物的造景以及配置实施细化,完成初步的设计方案后再通过相关专业人员实施论证和修改,确保园林绿化的植物造景以及配置效果满足实际要求。再次,还要注意对新移栽以及原有植物的合理搭配,合理控制植物之间的距离,避免出现形象的突兀。
3.3提高植物养护工作质量
首先,设计人员在配置与规划风景园林中的植物时,应选择耐修剪且植物廓形稳定的植物。由于风景园林中植物配置与规划设计工作整体性较强,在设计初期设计人员虽然依据区域性特点选择了合适的植物,但由于植物依旧在不断生长,导致风景园林的整体形态会随着植物的生长发生明显变化。此类变化可导致人们在观赏风景园林中的植物时,无法寻找到“初次相识”时的感觉,影响园林的整体观感。鉴于此,设计人员可依据园林植物养护的具体要求,选择长势较慢、常绿常青的植物作为风景园林中的基础植物,类如松树、柏树等,从而可确保风景园林的整体性不会在短期内受到严重影响。另外,设计人员在设计风景园林的空间布局,选择季节性的植物时,应考虑此类植物的空间利用率,避免此类植物长势过快,为植物修剪工作人员增加工作压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并不是将各类植物简单堆放,也不是简单地还原自然,而是在遵循艺术审美的基础上对园林绿化进行加工再创造,而这项工作至关重要的就是植物配置艺术。植物配置要体现农村文化内涵,使其成为农村的符号,由此必须遵循植物配置与规划原则;合理运用植物配置艺术手法,关注生态园林植物特征,使植物在科学合理的配置中产生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立沙.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探析园林绿化的科学统筹[J].现代园艺,2020,43(10):134-135.
[2]张成丕,张玉婷.青岛市园林绿化发展之探讨[J].江苏林业科技,2018,45(02):48-51.
[3]孙志敏,王友林.浅谈城乡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08):58.
[4]白维滨.城乡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方法探讨[J].山西科技,2007(02):97-98.
[5]李新平.城乡园林绿化原则[A].山西省林学会.小康林业建设研究[C].山西省林学会:山西省林学会,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