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1 张海东2
1.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 沈阳 110168
2.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10003
摘要:本文通过对 银川丝路明珠塔项目设计及相关消防设计难点问题而编 制的消防安全策略分析。为以后的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 消防 人员疏散 消防给水设计 消火栓系统
1.建筑概况
1.1建筑平面组合: 通过室内步行街和中庭,经过科学合理的动线设计将功能不同的主力店有机地联系起来,互相补充,多元共赢。
1.2竖向功能组合:考虑主力店各自经营的特点,营业时间的差别,经营产品的类别,以及目标消费群体的类别等特点进行科学组合,形成聚留效应共享共赢[1]。
1.3节点空间: 将各个中庭、广场等特色节点空间有机地组合起来,布置特色餐饮、休闲咖啡茶座等,使主力店与步行街有多种多样的交流方式,丰富建筑空间的商业感觉。
1.4地下停车场:所有主力店、步行街的垂直交通均与地下停车场有着十分便捷的联系,结合功能分区,通过清晰的VI导视系统,极大地方便顾客出入。
2.总平面布局
本项目建筑裙房长度为 280m,宽度为 80~120m,沿建筑设有宽度不小于 4.5m,坡 度不大于 8%,转弯内径≥15m 的消防车道,符合《建规》第 7.1.1 条规定,第 7.1.8 条 规定和《广播电影电视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Y5067-2017 及《建筑高度大于 250 米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加强性技术要求(试行)》。具体位置详见消防总平面图。 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结合消防车道布置,并能承受大型消防车(70 吨)的压力,场地 与建筑之间无妨碍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障碍物和车库出入口;场地靠建筑外 墙一侧的边缘至建筑外墙的距离不小于 5m ,且不大于 10m;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长 度和宽度分别不小于 25m 和 15m,场地内坡度不大于 3%。登高操作场地设在高层塔体落地侧,其长度大于主塔周长的 1/3,也大于裙房周长 的 1/3;登高操作场地一侧有直通楼梯间和消防电梯间的入口。符合《建规》第 7.2.1,
7.2.2,7.2.3 条规定和《超 250 米要求》。建筑沿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一侧外墙上,主塔楼消防救援窗在除无功能层外每层设 置,窗口采用易于破碎的钢化玻璃,每块均大于 1.0mx1.0m,且距本层地面不大于 1.2m,间距不大于 20m,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 2 个,设置位置与消防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并在室外设置易于识别的明显标识。符合《建规》第 7.2.5 条规定[2]。
3、人员疏散
3.1安全出口
本工程建筑面积大于 1000 ㎡的防火分区均设有不少于 2 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建筑面积不大于 1000 ㎡的防火分区设置不少于 1 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并借用相邻防火分区疏散作为第二安全出口(地下二层 B2-7 防火分区和地下一层 B1-13 防火分区)。 安全出口为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或首层外门,各安全出口距离大于 5m,符合《建 规》第 5.5.2,5.5.8 条的规定。楼梯间在首层直接对外或通过扩大楼梯间前室通至室外。 塔体核心简的疏散楼梯在首层不能直通室外,需经首层大堂的开敞空间疏散至室外安全区域。开向大堂的门为甲级防火门。首层大堂内严禁设置固定可燃物,装修材料采用不燃材料,局部的难燃材料不低于 B1 级。疏散楼梯出口至最近直接对外出口之间无 阻碍人员疏散的建筑构件和装饰物等。
3.2疏散宽度
1)本建筑地下室的地下一层人员密度 0.6 人/㎡,裙房部分的一层、二层人员密度 0.5 人/㎡,三层人员密度 0.45 人/㎡,四层人员密度 0.35 人/㎡,塔楼主体内按每百人 1.0m 计算疏散宽度。
2)建筑裙房内主要通道不小于 2.5 米,塔楼主体内主要通道宽度不小于 1.5m,辅 助通道最小宽度不小于 1.3m,满足规范要求。
3)本工程塔楼观光层建筑面积 2275.6 ㎡,观光厅面积为 1976.95 ㎡,参照广州塔 的限制人数方法,采用分时售票、按时登塔的人数控制方法,并辅助以闸机和观光电梯 的控制,将观光层每层在塔人数控制在 250 人。塔体核心筒设置 2 部防烟楼梯间,且在 塔楼部分、中区分别设置第 3 部疏散楼梯通至相邻下一个避难层,用以将人员迅速疏散 至避难间后再继续疏散。
3.3疏散距离
1)本工程房间门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时到安全出口的距离均不超过 50 米,位于袋形走道时到安全出口的距离均不超过 25 米;房间内任意点到房间疏散门的距离均小于 25 米,符合《建规》第 5.5.17 条规定。
4.消防给水设计
4.1水源
依据规划市政给水从市政管供水管网引入,市政管网处的压力约为 0.10MPa(应以 相关市政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从规划路引入一根 DN200 的市政给水管,分支 DN150 补充消防水池补水。
4.2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房、减压水池(箱)
该项目在-1F 和建筑的顶部分别设置消防水池水泵房;另在中区设备层(约 109.2 米)和高区设备层(约 282.0 米)处的设备层内分别设置转输水池、水泵房;在发生火 灾时,两个消防水池均可向转输水池供水。
5、消火栓系统
该系统除最顶层的消防分区为临时高压给水系统外,其它的均为常高压给水系统。 竖向分区供水,管网均为环状。本系统由消防水池、转输消防水池(兼减压水池)、转 输水泵、室内消火栓、水泵结合器、控制阀门和供水管道,以及消防报警按钮等组成。 在楼梯间前室和设置室内消火栓的消防电梯前室通向走道的墙体下部,建筑专业设 置直径 130 的消防水带穿越孔。消防水带穿越孔平时应处于封闭状态,并在前室一侧设 置明显标志。
本设计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串联与并联相结合的供水方式。本系统设计流量为 40 升/秒,火灾延续时间为 3 小时。设计以保证每个分区最低点消火栓栓口处静水压不大 于 1.00MPa 为原则划分系统竖向分区。
室内消火栓布设于各楼层明显易于取用之处,并保证同一平面有两股消火栓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任何部位。栓箱内设Φ19 水枪,DN65 栓口,25 米长 DN65 麻制衬胶龙带及报警按钮各一;在栓箱内设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
6、室外消防系统:
本系统由消防水池、消防水泵、室外消火栓、控制阀门和供水管道、室外取水口等 组成。本系统设计流量为 40 升/秒,火灾延续时间为 3 小时。每个室外消火栓的供水量 按 15 升/秒计。消防用水由设于地下-1F 消防水泵房内的室外消防泵加压提供。本系统 的环状管网设于地下室内。本设计均采用地下式室外消火栓,在本工程所附设的水泵接合器 15 至 40 米范围内设有室外消火栓。(注:室外消火栓应沿环形消防车道布置,保护半径不应大于 150 米,间距不应大于 120 米,距路边不应大于 2 米,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 5 米。)
[1] 宋广生.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解读[M].北京: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3
[2] 李华东.高技术生态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3 ] 陆诤岚,常艳新. 浙江省医院建筑能耗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建筑科学,2010,26( 4) : 48 ~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