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杨
济南市交通工程建设保障中心,山东济南
摘要:近几年,城市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使得原有地下空间和规划空间产生冲突,管道的铺设、保养等问题导致路面的反复毁坏,严重影响交通。综合管廊的建立使得城市地下空间得到高效利用,节约土地资源;根据城市管线容量规划设计的地下综合管廊,能够满足长远的发展需要,对于管线的增设、扩容极为便利,管线建设资金可分期投入;入廊管线不再与土壤、地下水、道路结构层等直接接触,减少管线的腐蚀,延长使用寿命。本文主要分析地下综合管廊运营阶段风险评价研究
关键词:地下综合管廊,运营阶段,风险评价,模糊评判
引言
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的开发建设,提升了城市空间的利用率,提供了更加可靠、科学的城市基本服务,具备较高的城市服务保障,应能充分保障在施工过程中,发挥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的建设优势效果,提供必要的城市服务正常运行功能,全面提升城市的服务能力,提升市民的生活、工作质量,为地区经济的科学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能力。
1、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机电施工过程需要注重的细节
1.1重视结构设计和施工管理大体环节
在城市中进行地下综合管廊机电施工时,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主要是寻找可能会对施工造成影响的各类因素,如地下污水排放、地铁等。当建设活动开始时,如果发现了问题,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案,否则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相关的设计工作者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考虑到地下综合管廊的人防功能,实现地下综合管廊与人防项目工程的完美融合。为了该思路在设计方案中有所体现,首先要做的是对地下可用空间进行合理和科学的规划,不能忽视施工管理环节。结构设计和施工管理相结合,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工作。开辟地下室可以满足地下综合管廊与人防项目相结合的要求。相关的工作者需要在一定距离内设计一个空间尽可能大的地下室,地下室的功能定位为两个,第一个是综合管廊的交汇地,第二个是人防工程的人员集散地。容量小的地下室,既可以满足地下综合管廊的机电建设标准,又能将其与人防工程巧妙的结合,无疑成为设计的首选方案。综合管线交叉点的设计是难点环节,设计人员需要熟练掌握BIM技术,并以此为工具实现优化设计。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设计者多用两种处理方法。首先,将综合管廊交叉点布局为上下两层,便于BIM技术在应用时,及时发现管线交叉过程中出现问题,并进行有效处理。其次,对综合管廊交叉点的平面尺寸进行加宽设计,BIM技术可以帮助管线在一个层面上实现交叉,可以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两种处理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第一种方法更加清晰、高效,因此受到诸多设计工作者的青睐。
1.2合理布局投料口和通风口的位置
合理布局投料口和通风口是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需要相关工作者引起重视。通常情况下,所布局的投料口需要间隔200m。在防火分区设置投料口时,数量应控制在1个以上。设置投料口处的综合管廊顶板一般情况下被设计为倾斜状态,是为了使管线能够快速进入管廊内部,便于后续施工。通风口的设置与投料口完全同步,唯一的区别是通风口的外部需要设置不锈钢网。可以降低异物通过通风口进入管廊内部的可能性,若不加以重视,异物对管廊内部的电缆设施造成破坏,影响综合管廊的整体价值。应注意的是,布局通风口的过程应全面、综合考虑排烟、防火等必要工作,以避免安全事故造成的重大损失,保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安全性。
2、建造地下综合管廊的问题
2.1施工计划不完善
传统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被认为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由于新管道系统、旧管道系统会涉及大量地下挖掘工作。在整体设计施工计划时没有考虑到各种自动化机械操作对于居民现实生活的影响,将会导致整个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对城市周围居民和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2.2建设成本高
管廊建设开发本身需要落实各种可靠的施工技术手段,施工复杂,施工周期较长,导致施工投入成本较高。施工中对静安区的建设,需采取大口径(供水、燃气管)、超高压(电缆)的管道建设类型,而静安区为老城区,沿线用户、居民区较多,管道的接入(出线)需求较大,适合小口径、中低压的管道敷设,建设方式存在一定的矛盾。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和规避的影响因素多,施工管理难度大,额外辅助施工成本较高,因此导致整体的施工成本隐患较为突出。
2.3社会资本投资吸引度不高
社会资本投资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存在投入资金大,资金的回收期较长的客观问题,同时因为在市场经济机制的大背景下,大多数管廊建设、后续运营的主体是企业单位,当然也有财政投资后续移交国资委下属的运营公司的情况,但普遍因为缺乏中短期盈利的预期,社会资本在不能确保投资安全、收益可靠的前提下,很难提升其积极性的投资参与热情。社会资本吸引度不高,导致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可能因为缺乏投资资金而被搁置,单一化的政府财政补贴,难以提升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的资金保障需求,导致项目建设因资金缺乏或者连续性不能保障,而造成施工停滞问题。
3、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有效对策
3.1打造科学化投资建设模式
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开发过程中,应能充分考虑到项目开发建设投资量大、资金占用水平高、投资收益存在风险隐患的问题。因此,要能在投资模式上科学的优化,主要是能提升社会资本的投入信心,以政府担保等可靠的投资模式,提升实际的投资吸引效果,做到在投资过程中,具备较高的社会资本吸引能力,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地下综合管廊虽然存在投资规模大、收益回收期较长的问题,但是其更加能做到在后期的运营过程中,具备较为可靠稳定的收益保障优势,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出售部门地下综合管廊经营收益管理权的模式,充分让利市场投资者,能提升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全面提升实际的社会资本输入效果,能加快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发展速度,高效可靠的完成城市发展的各项配套服务功能。
3.2优化施工成本
静安区客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建设条件复杂,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要能做到具备较高的成本管控优势,就要在施工方案制定和施工管理优化上下功夫,主要是能做到在施工过程中,能具备较为突出的施工成本管控优势,能切实保障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备选施工方案的比较,在能有效控制施工质量、安全等客观建设要求的前提下,存在施工成本较低的方案,落实好施工方案的分析评价机制,在施工过程中,能精确地做好施工选择。施工管理中,明确施工管理流程,使得施工过程顺畅、清晰,落实必要的监督和责任机制,提升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成本管控意识,提升管理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能力。要能建立必要的施工单位成本指导计划,在项目开发建设中,提升项目建设成本问题的解决能力,不断做到在施工成本的管控中,能发挥出较高的价值管理作用。
结束语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机电施工中存在诸多细节要点。地下综合管廊是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基础设施,具有集约化和科学化的特点。其能够解决有限的地上空间资源问题,响应资源节约的时代号召。机电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大环节,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对通风口和投料口进行合理布局,注重大口径管道安装。设计和管理环节较为重要,其成果直接影响综合管廊机电施工的总体效果。
参考文献:
[1]方东平,李在上,李楠,等.城市韧性———基于“三度空间下系统的系统”的思考[J].土木工程学报,2017,50(7):1-7.
[2]李亚,翟国方.我国城市灾害韧性评估及其提升策略研究[J].规划师,2017,33(8):5-11.
[3]李彤玥.韧性城市研究新进展[J].国际城市规划,2017,32(5):15-25.
[4]李在上.韧性:城市防灾减灾的新视角[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
[5]杨佳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7(7):28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