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拓展式教学实施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期   作者:何吉
[导读] 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确保学生掌握更多知识
        何吉
        广西来宾市第三中学   广西 来宾   546100
        摘要: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确保学生掌握更多知识,形成更全面的语文素养,是广大教师必须着力思考的问题。为此,要积极推进拓展式教学,确保初中生可以课堂内外形成知识迁移能力,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本文据此提出了几种推动初中语文拓展式教学发展的建议和方法,期望对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拓展式教学;初中语文;知识迁移;课堂内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初中语文的教学工作开展向纵深方向演进,而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的拓展式教学日益受到关注。以课堂功能外溢、语文知识点扩散、思维能力发散等为主要标志的教学举措和思维方法,对初中生的语文能力全面提升是大有裨益的,务必要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采取各类有效举措提升语文教学的针对性,为学生创造更多元的语文素质培育氛围和环境,对初中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积极帮助。为此,要积极探索拓展式教学的有效路径和方法,确保初中语文教学不断走向深入,同时确保初中生形成扎实而全面的语文能力。
一、推动知识点有效迁移,打通课堂内外联系通道
        拓展式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迁移性,具体来说就是教学理论和知识点的有效迁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务必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灵活掌握及应用的能力,尤其是要形成对知识点的多层感知能力,确保学生可以“活学活用”,而不至于产生读死书的情况。另外,知识点的有效迁移还体现在课堂内外的有效联结方面,这也是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生动体现。所谓的生活化教学,指的是初中语文的许多知识点其实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四季节令、青山绿水、家庭生活等。借助生活化的语文元素,可以将语文课堂迁移到课外,让学生形成自觉的知识迁移意识,进而丰富认知,也增长更多语文知识。教师要积极拓展语文课堂教学的范围和层次,为学生们创造更多开拓眼界、提高认知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学生们走入生活,体验日常生活,发现生活中蕴藏的语文知识,并与自己学到的语文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课内外联动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的《大自然的语言》一文教学中,老师就可以通过生活化元素的加入,进一步提升课堂内外的联系,让学生形成知识迁移能力。具体的,老师通过对课文的细致解读,可以给学生预留“观察你感兴趣的大自然语言”的命题,让学生们回去之后细致观察,然后在下堂课开始前在班级内开展讨论。通过有效的观察、记录、思考以及讨论,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的关键知识点,而且掌握了课外知识,对大自然也增加了认知,语文的理解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二、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学生语文探究兴趣
        鼓励并引导初中生形成语文的全面素质和能力,不仅是初中语文拓展式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新课改的重要需求。在日常教学中,广大教师要积极开拓思路,丰富教学的方式方法,多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和媒介,加强与学生们的联系,并将教学细节灌输到日常行为中去,在潜移默化间培养初中生的语文兴趣。比如,现在许多初中生都有智能手机,而借助微信群、公众号或线上教育平台等方式,老师可以将拓展式教学真正推行下去,切实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积极性。


        具体的,老师可以就某个知识点、某一篇课文或某一首诗歌与学生们通过微信群联系,引导学生们积极思考,对疑难要点进行集体谈论,进一步活跃微信群组的气氛,让学生们都有积极的参与感和探究的热情。另外,老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留出适当时间,作为“埋线索”或“预设伏笔”的时间,给学生们课后参与探究提供契机。如,可以根据课文后的思考题留出思考疑点,然后运用线上平台、微信群等方式,引导全体学生一起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老师要调节群内气氛,让学生们不必按照课堂规范进行,完全可以随性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议、体会……在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和探讨中,微信群的气氛更为热络,师生、同学间的互动也可以融汇更多语文知识点与要点,学生们都可以在探究中增进了解,同时掌握了更多拓展性知识。
        类似的举措和办法,突出了信息化手段对语文教学拓展的应用价值,实际上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成为常态,并通过积极有效的群体互动产生更多“火花”,增强学生的语文探究兴趣,帮助他们形成实际能力。
三、设定周期性任务方案,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与写作习惯
        初中语文的教学工作要按照周期性规律设定长中短期目标,围绕目标设计任务,根据任务融入知识点和相关内容,确保学生可以不断取得进步,不断摄取语文知识。尤其是在拓展式教学的背景下,围绕阅读、写作等关键环节,依托周期性任务制定方案,对语文教学更好提升深度有积极影响。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期的教学进度,定期设定拓展式任务和方案,以此引领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提升知识拓展能力和意识。比如,教师按照月度、每周的时间节点,设计“课外阅读→随笔写作”的任务,让学生们按时完成,之后教师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加以抽检、考察,给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在周期性的任务设计中,学生可以积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广泛涉猎,多读书、多思考,同时在写作练笔中形成全面的语文素质,不断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的教学周期中,老师可以将学期分为“三个阶段”,然后分别设定“课外阅读—深入思考—随笔练习”任务。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定期穿插一些随机的阅读与随笔测验,锻炼学生们课外阅读与随机写作的能力。通过周期性的阅读、写作任务的设定,初中生可以一边学好课堂知识,另一边形成课外阅读与随笔习惯,逐渐形成语文拓展的习惯与意识。因此,依托周期性方案的设计,初中语文的拓展式教学将围绕阅读与写作展开,最终可以帮助广大学生不断形成全面的语文实践能力。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将拓展式语文教学推向深入,必须要围绕课堂教学展开铺陈,要加入更多趣味性的教学项目和元素,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内在兴趣,提高教学的整体品质。要打通课堂内外的联系,构建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按照周期性要求设定教学任务,以信息化手段密切互动,引领学生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日常练笔、积极反思,真正形成全面而深刻的语文素养。唯有此,初中语文的拓展式教学才能收到实效,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才能逐步形成。

参考文献:
        [1] 孔令凯. 初中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B). 2019(Z1)
        [2] 蒋春梅.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拓展延伸探讨[J].才智. 2017(09)
        [3] 樊扣凤. 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进行拓展教学[J].中学课程资源. 2016(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