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娟
福建省宁德市北大培文学校,福建宁德,352107
摘要:在当前素质化教育的大背景下要求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与学生展开充分地互动交流,才能够保证学生按照教学规划来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学素养。课堂提问已然成为教师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之一,是构建高效性课堂的核心力量。有效的提问能够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对教学氛围的营造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还能调节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但目前大部分教师将课堂提问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法,课堂提问有效性不足,因此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就成为了提高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有效提问;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为了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加优异的考试成绩,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更加专注知识的传输,忽略了学生的知识反馈,而初中生由于长期处于应试教育模式下,对教师往往会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因此就导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生也无法向教师反馈学习问题,则总体教学质量不高。本文将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有效提问展开探讨,希望可加强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
一、课堂有效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向学生发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教学形式。同时课堂提问也是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互动频率的重要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的有效提问,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其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课堂提问,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启发思维,开动脑筋,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最后,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提问,可以迅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偏差和漏洞,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课堂的具体策略
(一)营造轻松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普遍喜欢幽默的教师,其可以有效缓解沉闷的课堂气氛,所以想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首先要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现阶段还有很多初中语文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不仅不利于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初中语文教育的发展。而课堂提问得不到有效回应的原因是学生长期处于严肃的学习氛围里不敢答、怕回答错误、怕同学嘲笑、怕老师训斥,想要将这一现象有效解决就要在课堂上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大胆融入教学过程。想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一定要在日常的学习中多鼓励学生,对学生的错误不要严厉批评,要耐心细心地教育指导,否则不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这种方法既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快速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在讲解《桃花源记》这一课时,完全可以通过预习读懂文章大意,并进行简要的分析。教师就可以提前给学生划分好大段,让学生提前预习这一课,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从进入桃花源到走出桃花源分几个过程,每个过程他都看见了什么?”“为什么最后有人想找桃花源却找不到呢?”“桃花源是真实存在的吗?如果不存在,为什么作者要写出来,他想表达什么?”此时教师针对课文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自主讲解。有效的提问不仅有利于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还能引导学生的思路,让每一个学生思考问题,参与其中。
(二)以探究内容为提问核心,引导学生思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氛围较为枯燥,学生产生了复杂的厌倦情绪,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一味地灌输语文的知识点,忘记了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人,主动去学习探索知识才是最重要的。最后导致学生消化不了知识,理解能力和语文基础较弱,对学习语文产生了反感情绪。教师要改变这一情况,应及时更新教学的理念,改变教学的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角。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在课上提问的时候要及时知道学生在课上学习的效果,准确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指导改正。教师在教学中要记得自己的角色,是学生学习道路的引导者,不是主导者,提问的时候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探索时间、思考空间,有效带动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学生进入盲区的时候,教师应合理点醒学生、指导学生,让学生获取解决问题的灵感,发展思维创新能力。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加深,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对比式写作手法进行思考。比如,教师提问学生,作者通过与哪几个城市的对比,从而更加凸显出济南冬天的美。这种提问模式可以使学生通过对比,对济南冬日清晰疏朗的美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以多元化提问内容为原则,启发学生思考
多样化的提问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并加深记忆,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把问题和情景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来分解问题。同时把问题简单化,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重点一目了然,活跃地参与课堂的问答活动。教师还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提问,将两篇知识不同的文章进行连接,展现在课上。教师的提问要具有针对性,提出教学任务:学生自行思考,两篇文章的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通过教师的引导,根据问题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走进语文知识的内容,理解和消化知识点。教师对于文章内容的教学采用分阶梯的提问方式,对知识点根据内容创造多阶梯的疑问。难度从低到高,循序渐进,问题与问题之间,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关联,初中生逐步对问题进行解答的同时,也逐渐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有助于达到学生学习的目标。而在学生之间学习的目标都不一致,因为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对语文的理解及知识的储备量都不一样。所以学生之间对语文科目的学习态度也不一样,回答问题难度的高低也不同,学习能力低的学生回答不上难度高的问题,学习能力高的学生回答难度低的问题也是在浪费时间,对学生学习的帮助不大。如在教学《出师表》时,把前一篇《隆中对》一起回顾并进行比较,两篇文章都是三国时候的背景故事,进而提出问题:这两篇文章有哪些关联?学生在进行解答的时候,教师分阶梯提问:“诸葛亮为什么被形容是人才呢?”最后教师进行教学任务提问:“请大家运用自己知道的知识和文中学到的知识,对诸葛亮进行评价。”学生通过一系列提问,从而理解知识点,达到学习目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实际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提问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材进行研究,改变原有教学方式,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增强综合素质,从而灵活运用提问掌握课堂节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汤玉风.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研究[D].伊犁师范大学,2020.
[2]郑兴利.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问策略摭探[J].成才之路,2020(05):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