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珍珍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小学 浙江,金华 322305
摘要:在社会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小学古诗词的美育工作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组成部分,在现如今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时期,如何追随时代的发展步伐、迎接时代挑战,培养适合时代进步与发展的高水平人才,是值得教师研究的。学校的美育工作会直接的关系到学生的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培养,甚至会影响到学生智育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对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带来直观影响。从学校的角度来说,需要增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以及师德师风的建设,将美育相关工作充分重视起来。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美誉实践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美育实践
引言
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积极地开展美育教育,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语言与情感的品味,继而逐步的体会到古诗的独特魅力,将学生的审美情志以及水平不断提升起来,推动学生的完善发展。
一、美育概述
所谓美育,主要指的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与创造美的能力的相关教育,同时也被称之为美感教育或者是审美教育,其在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培养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美育指的是服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及培养学生心灵以及行为美的一种教育形式。利用美育教学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锻炼德智体美,提升学生思想,将学生的道德情操充分发展起来,逐步实现学生知识的丰富,重视学生智力发展。除此之外,它对于帮助学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提升体育运动质量十分有利。在鼓舞学生热爱劳动与人民的同时,开展创造性劳动。古诗词中的美育所渗透的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美育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创造励志教育环境
学校要推行美育教育,就要灵活的依照学生的实际古诗词学习状况,合理的制定有针对性的方针与措施,由教师积极地带领学生共同的进步,学校美育在逐渐地优化学校的小环境,同时对于社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大环境也在产生重要的积极应用,学校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基地,其主要教学任务就是实现人才培养,源源不断的向社会输送人才,只有将学校的美育工作做好,才能将学生的认识美、体验美以及创造美等方面的能力发展起来。帮助学生逐渐具备美的理想、情操与素养等。
举例说明,在《暮江吟》课程教学时,“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描绘的是一种十分优美谧静的画面,具体而言主要描绘的是红日西沉的画面。红日西沉的画面非常普遍,学生在生活的过程中也时常会看到,但学生一般并不会主动去观察落日西沉的景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首先为学生翻译这句话的白话意思,让学生更容易感受具体意境,让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利用多媒体表现出红日西沉的景象,以此来充分加强学生的体验感,积极地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对诗文的感悟与感受。
(二)欣赏古诗语言美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用的课本多数都是五言诗以及七言绝句,故事的字数比较少,篇幅也比较的短,但是所有的故事都有着自己的语言魅力,此种语言魅力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首先,语言形式排列十分整体,有着显著地整齐美的特征。其次,在故事的语言应用方面,多数使用的都是对仗与押韵,古诗词的语言存在着十分严谨的声调排列准则。基于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利用朗读的方式体会这种韵律美以及整齐美,通过引导学生朗读的方式,促使学生深刻的感受到古诗之后所蕴含的各种情感。再其次,古诗语言进行练字讲解,不少的字使用起来十分的生动与贴切,可以将整首诗的情志都充分表达出来,这就是常说的字眼。
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去研究古诗中那些言简意赅、与全诗旨意十分相近的粗语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此促使学生深刻感受古诗中所蕴含的语言魅力。
举例说明,在教授《望庐山瀑布》的时候,需要客观的引导学生思考“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疑”字的用法,并且分析作者为什么不直接使用“真”或者是“像”?反而去使用这个字,促使学生思量使用这一字的妙处在哪里。在欣赏古诗词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充分感悟古诗的语言魅力,并且引导学生体会故事语言中的简练与含蓄等。
(三)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通过想象与联想深刻感知诗歌中蕴含的那些意境美。在古诗中,不少的思想与情感都无法像现代文一样直观地展现出来,因此需要学生通过联想以及想象的方式,依照诗句中描绘的场景,将其与现实事物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与把握,这里所指的就是诗歌中所描绘的含蓄美。诗人一般都会通过设置事情所发生的场景或者是描述一个地点的场景,以此来将自己的情感抒发出来,此种情境与场景和诗人的情感也往往是连接在一起的,共同的形成了一种情境,对教师来说,需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将自己的联想能力发挥出来,通过丰富情境与场景的方式,感知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寄托,体会诗歌的意境美。也只有这样,学生的审美品质以及认识水平才会得到充分发挥。
举例说明,在学习王焕之的《凉州词》之时,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意向进行客观分析,分析黄河、云、山、杨柳与春风等等,以此来促使学生品味与体会学生当时的情境,帮助学生感知诗人情感。通过想象的方式促使学生掌握作者作诗之时所处环境的凄凉,以此来欣赏到诗歌的独特魅力,以此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对学生而言,教师作为直接接触学生的教育方式,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直观的影响,特别是在学生的小学时期,这时期的学生由于正处于成长的额阶段,因此教师的行为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首先,重视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从一定的意义层面来说,教师为人师表,在任何的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方面都存在着一定问题,并且会引发学生的严重不满,继而产生一定的教育负效应。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成长期,这时期的小学生各方面都非常懵懂,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是进行学生美育教育的重要时期。另外,教师的人格影响至关重要。总体来说,教师需要发挥自身人格魅力的作用,促使学生的情操逐渐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获得熏陶。另外,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态度的紧密关注,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也会从侧面上影响学生,因此对教师提出了要求,不但需要具备充足的知识储备,熟练的使用教育技巧,还要具备较高水平的表达能力以及优秀的性质品质。因此,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逐渐的成为学生的楷模,不但需要为人师表,还要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以此来逐渐在学生中建立起威信,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顺畅的进行下去。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领域,美育一直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需要注意将自己的作用发挥出来,明确育人方向,实现美育效果强化,逐渐朝着深层次的心理品质教育眼神与拓展。学校要重视美育教育,增强美育管理工作力度,提升美育管理水准,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十分有利。
参考文献:
[1]宋军平. 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策略[J]. 家长,2020,(26):166+168.
[2]梅在富. 诗以涵情 歌以蕴美——小学语文诗歌美育教学实践分析[J]. 考试周刊,2020,(60):47-48.
[3]言烽.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实践研究[J]. 小学生(下旬刊),20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