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
浙江省慈溪市沧田实验学校 315326
摘要:小学语文学习中,低年级学生的学习重点在于阅读,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重点则转向到了写作。对教师而言,如何让学生学好写作也就成为了教学难点。写作是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本文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教材为例,简析探讨一些关于写作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的思考,希望能为广大语文教学者提供一些帮助,让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关键词:习作教学、有效性思考、教学方法
一、引言
学生在小学这个时期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学习的任务性和初高中时期相比,并没有那么繁重。所以,学生的很多习惯都是在小学期间所培养的。虽然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并不艰巨,但是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自身不具备长时间的注意力和自控力,所以在养成好习惯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同样在学生学习写作时,教师也应该帮助学生养成写作能力和写作习惯。然而在目前,由于传统教学的模式,语文课堂上的写作训练还有很大地提升空间。
二、制定教学目标,科学指引写作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教师是离不开情感态度、知识能力和过程方法这三个主要维度的。例如在教师进行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一个单元的写作训练《我的心爱之物》时,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阅读理解本单元的一篇课文,如《珍珠鸟》。只有学生在完全理解了文章的感情和思路后,才能更好地完成习作。因此,教师的写作目标可以先从阅读目标进行设定。[1]例如:在课前,先让学生进行文章的自学,以小组的方式学会文中的生字生词;在课堂中,让学生有感情的进行朗读,也可以采取男女生对读,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在朗读中,让学生体会文中的感情色彩;关注作者对珍珠鸟的感情变化,让学生感悟作者和珍珠鸟之间从无到有的信赖感,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引导学生进行心爱之物的写作训练。
由此可见,写作的过程是需要循序渐进的,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做好素材积累的工作,这样学生脑海中有相对应的知识积累时,就能写出好的作文。尤其是我们现在的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有设定习作练习的环节,并且都是和这一单元所学的课文相互呼应的。所以教师在设定写作目标的同时,就应该在平常的阅读课上将写作素材的积累引导给学生,不能只是阅读课上讲阅读,写作课上讲写作,而是要相互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在写作中深化阅读。
三、选择合适的写作内容
小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是比较薄弱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对写作内容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很多语文教师在教授写作时都比较头疼,有的学生不能掌握写作的内容、有的学生整篇作文错字太多、有些学生总是写不够要求的字数等等,所以可以说,写作的教学工作目前开展得并不够好。如何能让学生学的愉快,教师教的轻松,我认为应该从写作内容上入手。
如果写作内容被教师设计的过于难,那么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更加困难,在学生进行写的时候往往就会掌握不住中心思想,出现偏题等情况,也会有学生更加的厌恶写作,从而对写作出现了排斥状态。如果写作内容过为简单,学生没有任何挑战性,也会降低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要把握好写作教学内容的难度,让学生能够“踮起脚就能够到”,并在写作中能够发现问题,还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分析解决问题。
此外,写作内容的素材不能够仅仅局限在课本之中。如果只是靠教材中的几篇课文当成学生日常素材的积累则太过于少了。[2]学生可以多多阅读一些课外读物,教师也可以将课本中的内容进行延伸,找到共同点,进行写作教学。例如,在小学教材中,第三单元的习作训练是缩写故事,教师可以在平常的阅读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阅读一些关于我国的神话故事,第二天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在课后所看到的故事。这样等到了习作训练时,学生脑海里就会有一定量的素材,也更好的方便学生开展缩写故事的训练。
四、写作教学方法要适当
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方法,在教学中同样不例外。一个好的语文写作方法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写作教学和其他教学有所不同,写作的自由空间更大一些,它能够让学生进行自主发挥。所以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着重考虑如何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写作目标如果为读后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让学生讨论合作进行学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引导辅助的作用就可。而如果写作目标是一篇散文时,教师则可以把课堂搬出教室,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之美。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发现的“美”也是不同的,所以他们笔下的生活也都不为相同,也不会出现相同作文的这种情况。
结语:小学写作教学一直是广大教育者所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写作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累积,加上长时间教师的引导。制定写作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挑选合适的写作内容,三者共同发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习作的质量,提高教师写作教学的效率。虽然写作教学目前还处于缓慢发展中,但是我相信在广大教育者的不断努力下,习作教学一定会有一个显著地提高。
参考文献:
[1] 黄玉梅."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的思考."下一代.(2020):0110-0110.
[2] 贺吉云."关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的思考."新作文:教研.(2020):0055-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