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体验和思想教育出发,比较小学语文教材变化 -------以部编版和人教版四年级教材为例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期   作者:萧伊程
[导读] 语文教材作为我国的母语教材同时也担起了塑造学生思想的重责
        萧伊程
        广州市南沙区潭山小学   511458
        摘要: 语文教材作为我国的母语教材同时也担起了塑造学生思想的重责,将价值观渗透在教材里的生活体验与文化熏陶中。基于教材价值取向与编写理念的角度,教材在编写时往往有两个不同的侧重点,一是生活体验,二是思想教育。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对人教版和部编版的语文教材进行对比。
关键字:小学语文教材 人教版 部编版
一.生活体验
        人教版由于过于强调从宏观上给学生以新奇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文本阅读体验,但二十世纪初信息技术和信息交融方面正处于初步飞腾的状态,小学生受限于不够成熟的身心发展阶段和经济能力等因素,生活体验较为单薄,难以深入体会阅读文本中所蕴含的精神。例如四年上册主题为自然风光的第一单元选取了《雅鲁藏布江》和《鸟的天堂》两篇文章,侧重希望通过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描绘唤起学生对祖国土地的深沉热爱,但景点式的描写容易使学生对描写对象产生距离感,也难以在脑海描绘从未见过的壮阔景象。单元末同主题的表达要求是“围绕自己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来写”,与部编版同单元相较,该要求整体略显生硬,容易使学生对自己要表达的对象产生疏离感。
        部编版在整体编写上侧重于儿童的生活日常体验,无论选文是客观性的科普文化或是人文性的叙事文,从课文的课标要求中都力求体现回归儿童生活日常体验,尤其是穿插在各单元中的助读板块,趣味性与生活性兼具。如部编版与人教版第一单元主题都是描绘自然之美,部编版在该单元的表达主题为“推荐一个好地方”,要求写明这个地方在哪里,有何特别之处,并说出推荐的理由,寥寥数句都围绕着“推荐”一词,点出重点需要学生结合自身主观感受,以小主人公的身份带领他人感受自己心中高度认可的自然美,足见生活体验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二.思想教育
        人教版教材于20世纪初投入使用,正是我国在新世纪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的阶段。基于“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课标要求,人教版的编写理念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这是植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要求,但在较长时间内被教育学界诟病脱离小学生现实生活和空谈说教,因其未能根据小学生低幼的心理特点与浅薄的生活体验从小处着手,侧重视角过于宏大的歌颂式故事,使得教材对爱国情感的描绘偏于抽象,难以激发学生真正的爱国主义精神。
        部编版则通过对选文和教材语言风格的精心设计,将人文关怀、爱国爱集体的精神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品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于教学中,例如部编版的选文除了第一篇与人教版一致的《观潮》,另外三篇都更换为更具童趣与贴近日常生活的选文,《走月亮》写的是与阿妈在月下散步的唯美场景,两篇阅读课文《现代诗两首》与《繁星》以简短的篇幅和优美的文字向学生展现了朦胧而又随处可见的画面,在以“自然之美”为主题的单元中,选文不局限于描绘宏大的自然风光,而是在日常的观赏中渗以对生活、亲情的美好体验,启发学生主动留心生活美、发现自然美。
        三.结语
        本文从这两方面出发对两版教材进行分析比较,有以下总结:体现儿童本位的语文教材为了更贴近儿童的思维方式,在选材和风格上往往更生活化,给儿童近距离式的体验同时渗透良好品质的教育。而侧重思想教育的语文教材往往是基于成人本位的高度,着重将现下社会需要的价值观寓于教材中,偏向理论教化,旨在塑造学生高度统一的思想道德观念等。由此可以发现,人教版着重思想教育与多元文化,更偏向成人本位,而部编版的编写注重生活体验与传统文化,从而回归儿童本位的编写理念特点。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