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彬
长春市朝阳区慧达小学 130061
摘要:实际上,批注形式阅读就是借助特殊文字符号对阅读期间的疑问与体会进行记录,这是一种主动探究的阅读方法,重视读者阅读期间的读后感。在小学教育之中引入批注形式的阅读方法,就是指教师引导儿童进行阅读期间,能够培养儿童的自主能力,标注阅读期间出现的一些疑问,之后写下一些读后想法,提高儿童理解与感悟能力。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批注形式阅读教学具有的优点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学科批注形式阅读教学的方法展开探究,希望能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
前言:在阅读期间进行记录,其实就是展开动态思考,这是所有儿童自主阅读与自主学习的重要体现,有效提升儿童的自学能力,同时儿童也可和自身思维特征、兴趣爱好、知识储备与生活经验进行结合,强化儿童与文章间的交流。所以,语文教师对批注形式阅读方法展开探究意义重大。
一、批注形式阅读教学具有的优点
(一)体现儿童在阅读学习期间的主体地位
批注形式阅读教学其实施儿童主动探究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儿童的能动性,积极股猎头在阅读期间动脑、动手以及动口,可以主动对文章内容进行探究。阅读期间,语文教师只负责来引导儿童,对儿童批注实施点评。在以往教学当中,语文教师处在主体地位,儿童只能被动进行学习,缺少自身对于文章内容的感悟与理解。在批注形式阅读教学之中,儿童是学习主人,拥有自由思维,能够表达儿童对于文章的评价以及看法[1]。
(二)启发儿童思维,突显儿童个性
阅读教学期间,语文教师可引导儿童批注文本,可以启发儿童思维,个性化的解读文本内容。儿童在阅读期间具有自主权,能够对内容有疑而注,有感而发,有得而写,进而对其学习需求加以满足,促使儿童实现个性发展。
在批注形式阅读教学之中,所有儿童都需对文章拥有自身见解,语文教师需引导儿童对文章语言进行细细品味,从作品当中找到一些情感共鸣,并且找出困惑,进而批注自身感悟以及收获。因为儿童的生活经验以及知识积累存在差异,其对文章理解趋向于个性化以及多元化。不管理解正确与否,语文教师全都需要鼓励其行为,并且对其正确理解进行表扬以及肯定,对错误理解进行分析以及解释。
(三)提高儿童的写作水平
如今,写作水平是对儿童语文能力加以衡量的重要指标。多数儿童一提及作文便会一筹莫展,所写文章缺少思想,平淡如水。究其原因,主要是儿童在阅读文章期间,并未对文章当中的遣词造句进行仔细推敲,并未对作者在文章当中的写作手法进行认真思考,再加上儿童很少进行写作练习,致使儿童写作水平难以得到提升。进行批注形式阅读教学期间,儿童可以对文章当中的优美词句进行分析,进而在不知不觉当中将这些词句应用到写作之中。
儿童对文章进行批注其实就是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在整理思路以后写下的文字没烤熟其实就是微型作文。语文教师时常展开批注形式的阅读教学,可以激发儿童的写作兴趣,有效提高其写作能力[2-3]。
二、小学语文学科批注形式阅读教学的方法
在高年级的批注形式的阅读教学当中,语文教师可从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个方面着手。而且,语文教师还需对高年级儿童的认知能力以及知识水平进行了解,帮助儿童对批注形式的阅读方法进行掌握,进而实现学以致用。
(一)帮助儿童做好预习批注
在课前预习这一阶段,批注形式阅读属于重要部分。以往的预习方法主要是阅读课文,把文章当中包含的生字找出来。多数儿童在预习以后,只对文章包含的大体意思进行理解,并未对文章包含的深层意义与作者想表达的情感进行理解。一直以来,儿童并不重视课前预习,甚至还对课前预习产生一种抵触情绪,进而对儿童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在批注形式的阅读教学之中,语文教师需鼓励儿童在课前预习当中进行批注,将自身感兴趣以及存在以后之处找出来,先和他人实施交流,并且查阅有关资料,儿童在课前可对文章意思进行大致了解,同时带着问题进行课上学习,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儿童的课堂学习效率。此外,语文教师需教授儿童怎样进行批注,且在前期多加以示范,进而确保批注形式阅读教学得以有效开展。
(二)带领儿童在课上学习期间进行批注
开展批注形式阅读教学期间,课堂教学属于有力保障。儿童在预习期间经常出现无法对文章当中的情感表达以及思想内容进行准确把握的现象,这是因为儿童缺少生活经验,自身知识水平较差,同时无法掌握批注形式的阅读方法。教学期间,语文教师需对儿童期间的批注内容进行评价,同时给出一些正确方法以及解答,进而让儿童在学习期间不断提升自我。此外,语文教师还可结合文章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积极引导儿童发挥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有效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促使其主动投入到阅读学习之中。
(三)引导儿童进行课后反思
儿童对批注内容进行课后反思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的一个有效途径。在课堂之上,语文教师需带领儿童进行批注以及阅读思考。然而,是否可以对批注方法进行有效掌握,对所学内容进行透彻理解,需要借助课后反思这种形式,对课堂内容加以巩固,进而提升批注形式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
结论:综上可知,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之中开展批注形式的阅读教学,可以体现儿童在阅读学习期间的主体地位,启发儿童思维,突显儿童个性,提高儿童的写作水平,进而提升其自学能力以及阅读能力。教学期间,语文教师需帮助儿童做好预习批注,带领儿童在课上学习期间进行批注,并且引导儿童进行课后反思,促使教学效果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小红.重视批注式阅读为语文教学增色添彩探究[J].成才之路,2020(10):77-78.
[2]沈婷婷.用文字对话,开展批注式阅读教学[J].教书育人,2020(10):63.
[3]康志琪.浅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第六单元批注式阅读教学——以18课《牛和鹅》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3):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