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壮志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平阳镇学校弄洛教学点 546122
摘要:农村经济建设和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教育影响着国家的未来,这对提升农村办学水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新时代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必要性
引言
语文是小学阶段学校教育的基础学科, 也是影响小学生 个人成长和综合发展的关键性学科。 因此提高语文课堂教学 的效率,实现课堂有效性的提升,就成为当前农村小学语 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和目标之一。
一、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在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教学设定了清晰的目标,以听、说、读、写与应用这几个方面作为基础,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与个人的综合素养,从深入角度改革教学模式,融入创新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文字综合能力、审美意识以思想观念。但是,在新理念与传统教学方法共存的情况下,使得农村小学语文课堂表现出两种极端现象:第一,教师仍然运用单一且落后的方式一味向学生灌输语文知识,使得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进行学习,缺少独立思考的空间,难以形成学习语文课程的兴趣;第二,语文课堂上出现很多“花样”。尽管课堂氛围很热闹,但是却偏离了教学目标。不利于夯实小学生的语文基础,无法提高教学质量。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对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改革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
二、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
2.1完善课堂教学内容
要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就必须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取舍。一篇课文,涉及的内容很多很多,有知识层面的,如字、词、句、段、篇等;有能力层面的,如阅读、说话、写作等;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如学习习惯、情感培养等。而一堂课只有40分钟,老师面对的是一群小学生,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间较短,若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面面俱到,处处讲透,岂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一定是“面面不到”,“处处不透”。所以,我们必须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做到突出重点和难点。教师要精讲、少讲,让学生多体验、多感悟。学生一看就懂的知识点,不去浪费时间讲解;学生现在无法理解的,不去无休止地解读。如《秋天》一文,一群大雁为什么会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形,一会儿排成个“人”字形?面对一年级的学生,即使教师把道理讲得再清楚,学生听后也是一头雾水。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教师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教材的重难点部分,对于学生预习中弄不明白的地方,教师要深入剖析,通过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逐步予以突破。
2.2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方法已经得到应用,比如,创设情境、小组合作、读写结合、翻转课堂等,并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以教学目标为前提,合理对其进行组合与运用。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方法仅仅是形式和载体,使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语文知识,提升其文学素养与思想观念才是根本目标。例如,教师讲解到《桂花雨》这篇课文时,由于很多学生并没有见过桂花雨,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一段桂花从树上飘落的视频动画,将作者通过文字所描写的美丽景色直观呈现给学生,从视觉的角度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课文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自己的感受与作者的文字,从更加多元化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2.3创设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互动
对于课堂提问而言,要切实加强其在教学过程中的效果,除了要关注教师提问的环节,更需要关注学生回答的环节。只有学生有所回应,课堂提问才能够真正起效。但是对于当前的农村小学的语文课堂而言,很多学生都缺乏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实际上,这种积极性并不仅仅是指学生回答问题的频率,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回答问题的主动性以及回答问题的质量。而要实现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课堂上回答教师的提问,不仅需要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主动地进行思考。所以在课堂上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平等的交流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
2.4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写话与习作教学
小学写话与习作教学的策略有:运用信息技术,激趣启思的策略;创设情境丰富写作资源,激发创新的策略;开阔思路下笔如有神的策略;批阅作文,增强成就感的策略。诸多策略都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与多种表现形式,把大千世界、古今中外、风土人情等带进课堂,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写话与习作教学。如想象作文训练课,一曲《高山流水》,引领学生闭眼想象,历经“话说想象,媒体展示、写话训练”的教学步骤,学生找到了写作意境。丰富的教学资源,独特的写作视角,全新的学习体验,使学生置身于生活,创作如鱼得水。在批阅作文时,可以尝试把作文讲评前置,在网络讨论、交流、指导的基础上,自主写作,网上互评互改,取长补短。
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在肯定近年来农村小学课改成效的同时,也需要认识到其中仍然存在着不足。对于有效课堂提问这一问题,农村地区的小学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充分配合,利用新的教学理念、模式以及网络教学资源和手段来实现课堂的创新,进而不断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促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宏.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困惑[J].学周刊,2019(25):116.
[2]王宏伟.浅谈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新方式[J].内蒙古教育,2019(15):13-14.
[3]甘燕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方案探讨[J].教师,2018(33):6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