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写字点滴抓起——小学生低年段语文识字写字指导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期   作者:王明媚
[导读] 以新课标中“多识字,少写字”的原则为引导,以识字教学为重点,
        王明媚   
        临海市永丰镇实验小学,浙江 临海 317000
        摘要:以新课标中“多识字,少写字”的原则为引导,以识字教学为重点,在学生掌握汉字字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正确写字姿势、方法等,以此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知识。
关键词:小学生;低年段;语文;识字写字教学
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小学生划分为三大学习阶段,其中低年段是指一、二年级小学生,其语文知识储备不足、课堂上自我控制能力偏低,加之其记忆形式为机械性记忆、思维方式为具象及表象思维,很难对相对静态的识字写字教学产生浓厚兴趣。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学生创设具有趣味性的识字写字教学情境,将汉字的字理以系统性、有序性、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并通过游戏化、合作式教学激活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下文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阐释小学生低年段语文识字写字指导策略。
        一、注重归类指导,提高学生偏旁识记能力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偏旁部首是教师容易忽视的教学重点。实际上,偏旁部首是学生认识汉字的“窗口”,同一偏旁部首的多个汉字一般用以表示同一类的事物,教会学生认偏旁,有助于培养低年级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1]。
        以认识特殊偏旁“隹”为例。首先,出示“鸡”、“鹏”、“鹅”三个字,笔者示范带读,学生跟读。学生读准字音后,请学生思考三个字的共同之处,学生们发现三个字都有“鸟”字旁,这些“鸟”都有常常的尾巴。该环节主要为“隹”字旁汉字归类做铺垫。其次,出示孔雀、大雁及老鹰的图片,请学生拼拼音读汉字、去掉拼音记忆汉字,请学生说一说“雀”、“雁”、“鹰”三字的共同点,学生们发现三个都有“隹”字旁。接下来,播放“隹”字旁演变动画,请学生用语言描述“隹”字旁:一只短尾巴的鸟站在树枝上,歪着头。学生逐渐理解“隹”在古代是对短位鸟类的统称。
        二、增强教学趣味,提升学生辨析汉字能力
        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朗读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汉字的字音,以反复练习的方式使学生记住汉字的字形,最后再通过组词、造句等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字义。此种较为传统的识字教学方式只是引导学生机械性记忆汉字,并不能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趣味性与独特的艺术魅力,长此以往将会削弱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为此,教师应当注重提升自身的字理识字教学意识,并将较为抽象的字理转化为趣味性、直观性的知识,以带给学生丰富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例如在形近字“渴”与“喝”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两个汉字编到同一个绕口令中“口渴想要水,喝水要用嘴”。绕口令简洁明了,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们联系自己的生活读两遍便记住了。随后,笔者讲解“口”字旁与“氵”字旁,学生们对两个字表义的理解更为深刻。本节课教授结束后,学生无论是单独写这两个字,还是在写话中运用这两个字都没有再出现错误。
        三、加强字义指导,培养学生字义理解能力
        理解字义是小学低年段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一方面,字义理解需要学生在识字基础上了解汉字的含义,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类比推理能力,对于小学低年段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教师通常采用组词、造句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忽视自主探究字义的体验与需求,长此以往将会削弱学生理解及记忆字义的兴趣。为此,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字理引导学生沿着汉字的演变与发展历程体会字义的来源,从中总结出汉字结构、发音的基本规律,以此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力”和“利”这两个同音字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呈现“力”的甲骨文,“力”的字形其实来源于古代农耕的工具,但学生们对此了解较少,笔者便请学生们自由交流说一说“力”字像什么,这是一名学生弯曲自己的手臂,说“力”的字形像强壮的手臂,笔者便顺势将“力”的字形理据解释为“强壮的”手臂,学生也由此联想到“力”与力气、力量的关系;接下来,笔者展示“利”的甲骨文,左边为“禾”,泛指庄稼,右边为“刂”,指镰刀,学生们也很自然地将其字义理据理解为“用镰刀割庄稼”,加之笔者的点拨,学生们认识到“利”字与利益、锋利相关。
        四、促进学科融合,发挥汉字教学的价值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此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从当前小学低年段语文教材来看,其所涉及的识字写字内容与德育、美育、体育、安全教育等都有所联系,教师要善于发掘识字写字教学与其他学科内容的契合点,通过促进学科融合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汉字的使用价值,并借助汉字教学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人文素养、生活技能。
        例如在讲解“刃”与“灾”这两个字时,教师便可以引入安全教育内容。对于“刃”字,教师可以学生熟悉的“刀”字作为导入,将“刀”字的一撇看做是刀最锋利的部分,请学生思考“丶”的解释。“刀”是学生们熟悉的生活工具,学生们很快便联想到当手指不小心蹭到刀最锋利的部位时便会流血,那一个“丶”便可形象地解释为血滴,能让手流血的部位便是刀“刃”;针对“灾”字,教师可将其分为“宀”和“火”两部分,“宀”可看作是房子,房子着火便是“灾”难,接下来教师呈现消防员救火的画面,提升学生防火防灾意识。此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降低学生的识字难度,而且可增强识字写字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性,所引入的安全教育元素也可大幅度提升学生安全意识。
        五、开展游戏活动,指导学生猜读识字
        猜读识字是一种发现型学习方式,学生猜读的过程便是呈现其思维的过程,因此猜读教学法可帮助学生构建多元化的识字学习策略。但小学低年段学生识字量较少,在猜读时可能会因畏难心理不愿主动参与猜读,为此,教师可以借助游戏创设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畏难心理,使学生大胆猜读、主动识字。
        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希沃白板的蒙板功能,在“日”、“目”、“口”汉字拼音上添加三个汉字及其教材图片的涂层,请三名学生上台猜读。学生们有一定的母语基础,可以借助图片知道这些字,也有的学生将“目”读成眼。此时教师不予以纠正,而是让学生们擦掉蒙板检查自己是否读错,学生们对照拼音可以知晓汉字的正确读音,并且这样有趣的猜读方式也可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六、关注习惯培养,激发学生书写汉字兴趣
   学生书写汉字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性、持续性的过程,其写字的姿势、写字的态度、写字的规则等都会影响其对汉字知识的掌握。在实际的识字写字教学中课堂时间有限,部分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便忽视了对学生不良写字行为的纠正,导致学生字迹潦草、姿势不正确。为此,教师要关注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激发学生书写汉字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注重观察学生们写字时的表现,选择坐姿、握笔姿势正确、字迹工整的学生作为榜样,录制其写字时的视频并转化为微课。在学生写字指导环节播放该微课,学生们看着视频内熟悉的场景及人物会不由自主地学习其正确的写字方法。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采用轮换制录制微课视频,只要学生有所进步均可以成为微课视频内的“主角”。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开展“写字比赛”活动,以知识竞赛、字迹比拼等形式全面考察学生对汉字的识记情况,既可以通过营造激烈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争先意识,也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结束语
   小学低年段语文识字写字指导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对学生未来发展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注重识字写字指导方式的创新,以偏旁的归类增强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以同音及形近字的辨析提升学生辨识能力;以字义指导提高学生字义理解能力;以多学科融合发挥汉字价值;以游戏活动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以多元化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参考文献
[1]李世霞.识字写字智慧教法与教学效果漫谈[J].小学教学参考,2021(06):3-4.
[2]赵欣. 识字写字教学之我见[N]. 语言文字报,2021-01-27(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