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后勤力量在课程建设中的开发与利用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期   作者:寇玉萍 胡珊
[导读] 在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是课程设计和实施的主体,而后勤人员也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参与者,
        寇玉萍  胡珊
        四川天府新区白沙幼儿园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在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是课程设计和实施的主体,而后勤人员也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参与者,是幼儿园课程开发不可忽视的力量,然而现阶段很多幼儿园几乎略过了后勤人员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因此,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后勤力量,可以深化幼儿园课程,促进幼儿园可持续的进行发展。本文结合国内幼儿园课程建设借助后勤力量的现状,对后勤力量在课程建设中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新的思考。
【关键字】  幼儿园    课程建设    后勤力量
一、引言
        随着《指南》的颁布与实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园本课程逐渐成为了学前教育的热点和难点,各级各类的幼儿园都积极进行园本课程的开发与构建,园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呈现出良好的态势。虞永平教授提出:课程建设是所有员工参与的工作,不只是骨干教师和园长,幼儿园所有工作人员都是课程建设的积极参与者。课程是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途径,因此,幼儿园每个人、每一处、每一物都是课程资源,都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力量。研究者认为,幼儿园可通过有效的管理,切实支持后勤人员成为课程建设的重要,有效参与课程建设,从而助力幼儿园课程实施与发展。
        二、国内幼儿园课程建设中与后勤力量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现阶段,随着园本课程的实施,后勤力量在课程建设中的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被逐渐得到认同。国内多家幼儿园在后勤力量助力课程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地探索。
        2005年,厦门市思明区幼儿园在课程建设中提出幼儿园应该通过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积极凝聚全园有效的课程愿景,用优质的管理提升课程建设的质量【1】。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选取南京市教育质量较高的T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幼儿园课程保障体系,坚持幼儿园人人都是课程参与者的理念,创新开放的课程文化【2】。
        2017年,《早期教育》(教师版)中对于课程建设重教师,轻其他人员给出建议,多渠道提升幼儿园后勤人员的课程实践能力,提升后勤人员意识,支持课程建设【3】。
        2018年,王秋红在《每个人都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力量》中指出,幼儿园的每个人,无论其岗位属性如何,都应该采用适宜的方式发挥他们各自的能动性,让他们成为课程建设中的重要力量【4】。
        三、后勤力量在课程建设中的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随着课程建设的实施与推进,课程观念的更新,更多的课程参与者意识到园本课程建设不再是园长和教师的事情。每一个课程参与者都应该将有益的的教育资源最大化效能使用,在相互学习、分享、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共同沉淀,共同助力课程建设。因此在调研了有关后勤力量与课程建设的文献资料后,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我对后勤力量在课程建设中的开发与利用提出如下四点建议。
   (一)探索幼儿园课程管理机制,保障全面参与
        有效的管理策略是确保园本课程真正适合幼儿发展的载体,也是让全体人员融入课程建设的保障。本着课程建设“ 全员参与,全面发展”的理念,我们重新架构了幼儿园课程管理机制,构建了课程中心,明确了每类人员的职责和任务。通过梳理后勤人员工作内容和幼儿之间的关系,重新定位了我们在课程建设中的角色,我们的课程中心分为:课程实践组、课程研究组、课程资源组、课程保障组、课程监督组,后勤人员在课程保障组提供课程资源,建立课程档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


        新的课程建设管理网络,不仅让教师更清晰课程建设的层次和维度,摒弃了后勤人员只是默默无闻的从事与幼儿毫不相关的事务性工作的偏见,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考虑到幼儿园课程与全体人员的隐含关系。另一方面,后勤人员也认识到自己日常的工作是幼儿园课程建设和开发中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不仅明晰了职责,提高了认同感,更找到了新的角色定位。
   (二)优化、完善园本研训,提升课程意识
        行为的关键来源于意识形态 ,提升后勤人员的课程意识调动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程建设的关键。幼儿园始终抓住转变全员教育观,树立和增强全员课程主体意识这个关键。根据教职工工作的不同性质和不同需求,突破零星的、碎片化的学习限制,不断优化园本研修,不仅让全员动起来,而且是积极、有效的动起来。
         通过学习、园本研修让后勤人员明白课程参与的定义。根据教职工工作性质的不同,进行后勤人员学习小组。让后勤人员思考,我在课程建设中能做些什么,可以怎么做 ,我已经尝试了什么。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大家在课程意识方面有了新的提升——食堂加工人员将鸡蛋壳洗干净交给老师说:我不知道能干什么,你们看看有没有需要;保安师傅在巡视绿化带的时候发现了很多野草,告诉了班级的老师。幼儿园人人都开始关心课程建设,凡事都会想想幼儿园有需要吗 ,老师有需要吗,对小朋友学习和游戏有用吗?意识是在不断强化和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只有通过外部的刺激和自身的内省才能形成意识,一旦形成便根深蒂固。 所以,对课程的准确认识,形成意识,需要在课程践行中实现。
   (三)开展行动研究,强化课程实践能力
        在课程建设中,我们开始尝试开展行动研究,每一个人都是研究者。我们也逐渐有机会直接参与幼儿的活动,观察幼儿的发展,不断尝试解读与支持。
案例:游戏中“顺丰快递”的轩轩打包“快递”时,由于打包用的胶条已经用完,在班级教师的有意“忽略”中,他找到库管陈老师。本应该立即提供胶带的陈老师想起自己在前期幼儿个案学习中的感悟,并未及时为轩轩找出胶带。陈老师表示她的仓库里的胶条已经领用完了,轩轩非常失望。这时陈老师告诉轩轩,要不你去库房里面看看吧。最后,轩轩在仓库里找到了不同的绳子和彩带。在陈老师的支持和助推下 ,最终,轩轩顺利完成“发货”任务。
    在后勤人员的培训中,陈老师把这个案例讲给大家听,大家对陈老师的做法表示赞同,轩轩成功发货离不开她的支持。当后勤人员的课程意识提升以后,我们进一步总结经验:课程的参与其实很简单,可能在孩子游戏的每个瞬间,我们每个后勤人员都有义务和责任参与到幼儿园课程建设和开发中来。通过学习与分享,后勤人员参与课程建设的能力逐渐提升。  
   (四)建立后勤资源档案,创生新课程
    相对于教师在教育方面的专业性,后勤人员的经验和能力在某些方面更具丰富性。通过对课程建设的思考,我们认为这些都是重要且难得的课程资源,我们便建立了《后勤资源档案》。
        保健医生杜老师在课程中不仅能提供健康教育,通过自我分析和资料收集,我们发现她还有自制美食的特长。在我园课程目标指引下,我们对杜老师生活的智慧进行挖掘,中一班创生了主题活动“舌尖上的味蕾”。幼儿园安全主任李妈妈是一位出名的 “劳动好手”。通过李妈妈的社区资源和个人特长,我们免费找到了街道各类最优质、最特色的果树,建立了幼儿园的百果园,不断深入开展种植活动。                      
   四、结语
        园本课程建设要挖掘所有的“隐形力量”,突破传统思想,创新课程建设的新思路。在幼儿园课程建设过程中要通过幼儿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激发全体人员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引导教师以及后勤人员主动参与到课程设计、审议、实施、评价的各个环节。幼儿园的每一个人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都应该不断携手努力,发挥全园每个成员的能动性,共同助力幼儿园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 虞永平.在课程管理实践中提升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质量,学前教育研究,2005
[2]王雨.幼儿园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个案研究.爱学术,2016.
[3]梁瑛,潘红梅.幼儿园课程建设中的“他”力量.早期教育,2017年02期.
[4]王秋红. 《幼儿教育》,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