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平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梁才街道中心幼儿园 256658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区域活动具有较强的动态性与开放性,其开展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挑选游戏材料,自主构建认知结构,同时强化探索兴趣。材料对于区域活动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是幼儿开展探索活动的重要物质支持。将自然材料应用到幼儿区域活动中,能够拉近幼儿与自然的距离,促进幼儿心智成长。教师在对自然材料进行选择的时候,除了要确保其适合幼儿的身心成长,同时更要适应幼儿思维能力,贴近现实生活,以此有效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以下,笔者就自然材料在幼儿区域活动中的应用展开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性策略,希望以此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自然材料;幼儿园;区域活动;策略
前言:《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应该为幼儿提供丰富、健康的活动与生活环境,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作为幼儿活动的有效形式,区域活动备受广大幼儿的喜爱,其除了为幼儿创造了广泛的活动空间之外,同时借助多样化的材料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游戏和学习。如何将区域活动开展得多姿多彩,主要在于活动材料的选择与投放。教师必须花费足够额精力与时间观察、分析幼儿的能力与需求,然后在游戏中对材料进行适当的更换与添置。这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教师结合幼儿的不断发展进行变更,是一种动态化过程。如何将自然材料有效应用在幼儿区域活动中,有效促进幼儿发展,已成为广大幼儿教师亟待探究的问题。
一、开放和利用自然材料
在幼儿教育中,并非所有的自然材料都适合开展区域活动。所以,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并发掘安全实用且有助于幼儿发展的活动素材[1]。在大自然当中,存在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材料。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自然材料,使其成为可供幼儿学习的工具。要经常带领幼儿走出教室,来到大自然当中,让幼儿尽情享受自然,这里的一草一木均可以成为幼儿的小玩具。一些幼儿在寻找散落在地上的树叶,打算将其制作成一顶草帽;一些幼儿在草丛间发现了一只蜻蜓,围在一起小心翼翼地观察,生怕将它吓跑。幼儿们会一边玩耍一边搜集一些有趣的素材,并结合自身经验拓展游戏方式。在幼儿亲自收集的自然素材当中,一些能够直接投放于区域活动中,一些则需要进行加工后在投放。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材料的加工过程,以此充分培养其思维想象能力,借助各种素材制作出有效的活动材料。像这些幼儿主动搜集的且不用花钱的自然材料,更能够抓住幼儿的注意力。与此同时,也能够有效带动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有效投放自然材料
教师在带领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目标体现在区域材料的投放中[2]。所以,教师只有充分理解并把握本班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其才能真正的将不同难度、不同功能且有助于幼儿发展的材料投放在区域活动中,以此确保活动材料可以满足幼儿当下的发展需求。
例如,教师可以在数学区域内,投放适当的自然材料,如花生、大豆以及松果等,以此引导幼儿开展数一数、比较长短、大小等活动。在开始阶段,幼儿对此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够主动地拼拼这个,摆摆那个。然而时间长了,笔者发现幼儿只是对材料感兴趣,却并不知如何进行操作,致使丰富的素材在幼儿面前如同摆设,而发挥不出半点价值。为了使这一现状得到改善,教师需要认真观察并做出及时的调整,把材料进行归纳与整理。可以先提供给幼儿一些简单的材料,如黄豆、红豆等,让其利用简单的素材进行排序或分类。然后,再结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投放其他素材,引导期继续进行练习。通过教师逐步增加素材种类,层层递进,使幼儿的操作方法得到了改善,极大的带动了其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幼儿能够结合自身能力自主选择素材,自主完成挑战。
三、积极变化材料,不断改变创意
皮亚杰曾说过,幼儿的智力源自于动手操作[3]。同一种素材可以运用在不同区域活动中。笔者班级的百宝箱当中,有许多树枝,粗粗细细、长长短短、大大小小,幼儿们会将树枝应用在不同区域活动中。
例如,在数学区域活动中,幼儿们会对高矮粗细不同的树枝展开比较。我的比你的长,你的比我的粗,一些能力较强的幼儿还会借助树枝开展测量,量一量椅子多宽、桌子多长,看一看要用同样大小的几根树枝能够完成测量。又如,在构建区域活动中,幼儿们已经玩腻了单一地搭积木,便会主动寻找着新的玩具。他们利用积木搭建堡垒,利用树枝造起栅栏,又在园内的花坛中收集一些小石子,构建石头城堡。在美工区域活动中,一些幼儿利用五颜六色的颜料给树枝涂色,当作艺术品;也有一些幼儿用树枝蘸着颜料,在画纸上印出不同造型,并进行添画,从而创造出别具匠心的艺术作品。幼儿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创造性,将树枝这一单一的素材变成好玩的玩具,且能够主动寻找素材当做代替品。笔者不得不感叹,幼儿的想象力真是无限啊!
结论:综上所述,对于材料而言,其是幼儿区域活动的灵魂。生活本就是纯天然的一本教科书,将幼儿带入到充分魅力的大自然当中,让其与花草为伍,在大自然中搜集学习材料,能够使幼儿真正体会到自然素材之美。因此,幼儿教师在带领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时候,要充分结合幼儿的学习能力与发展需求,开放和利用自然材料;有效投放自然材料;积极变化材料,不断改变创意等,以此让幼儿能够在材料中获得新知、获得发展。通过耐心地寻找,自然材料必将成为幼儿活动的主角。
参考文献:
[1]施钱乾.巧设区域,润物无声——浅谈主题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J].才智,2020(16):10.
[2]杨芬.生活化课程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方略[J].教育教学论坛,2020(17):98-99.
[3]曾彩娜.巧用低结构材料促进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地开展[J].儿童发展研究,2019(03):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