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张家港市机关幼儿园 江苏 苏州 215600
摘要: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一个优秀的学习者,必然是一个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人。问题意识是产生思维的能力和动力,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引发出新的开放性、发散性的思维并最终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幼儿期的孩子,好奇、好问,他们对大千世界充满了新鲜感,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纲要》指出幼儿园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在自然角中,“环境”就是幼儿观察和探究的内容,是激发幼儿乐于欣赏、观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坚持管理的最主要因素。幼儿园在自然角创设中教师要燃起幼儿质疑的火花,有意识地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将学习的过程演变为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他们更加关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喜问、敢问,这无疑会对今后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自然角;幼儿;问题意识
正文:
2l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种大容量的知识面前,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是个体产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将问题贯穿幼儿教育过程的始终,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应成为现代幼儿教育追求的目标。《幼儿发展指南》强调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正是幼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重要表现。蒙台梭利曾说:“学习发生在有准备的环境中。”所谓“有准备的环境”指的是能促进儿童主动学习与探索的环境。在自然角中,“环境”就是幼儿观察和探究的内容,是激发幼儿乐于欣赏、观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坚持管理的最主要因素。幼儿园在自然角创设中应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角的教育作用,那么如何在自然角创设中较好的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条途径来实现:
一、启发引导,激发幼儿问题意识。
在自然角创设中教师要精心设置、巧妙设疑,因势利导、激发幼儿积极思维,让他们自主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为幼儿的问题意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培养提供科学的方法。春天是种子发芽的季节,孩子们商量着要进行种植的实验,如何摒弃以往简单花盆种植的现象呢?种植前的讨论谈话活动就尤为重要。讨论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孩子们发现种植可以不只局限于种子发芽、花卉种植,种植的容器也不只是花盆。讨论中孩子们大胆提出了“春天还可以种什么?除了花盆还可以种在哪里?如何进行种植才更有创意呢?”教师通过启发引导让孩子们知道生活中的许多废旧材料都可以用来成为花盆,一个盆景也可不只局限于一种植物,通过讨论,一周后孩子们收集来了水果篮、红酒盒、小水缸等各种可以用来种植的废旧容器。种植的植物也由花卉改为了萝卜根、水芹根、药芹根、发芽的山芋、土豆等等,孩子们先在容器里进行布局,将放入营养泥土的容器分割成几个部分,将自己收集到的喜欢的植物种陈各种造型,并在间隙处撒上适合春季发芽的各种种子作为间隔。随着种子发芽、植物发芽长大,一个个容器变成了一个个小花园、孩子们兴奋的围着自己的小花园,满脸都是自豪。自然角创设中采用启发式巧妙引导不仅能提高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提升孩子们的创造力。
二、灵活互动,保护幼儿问题意识。
孩子的问题是千奇百怪的,但是无论问题价值高低,我们都要耐心地面对孩子的问题,正确地加以引导。有一天小轩跑过来问:为什么我和小磊一样天天给自己的植物浇水,自己的土豆长得很慢,小磊的水芹却已经长出一大截,是不是因为自己浇水不够多呢?我蹲下身子诚恳地对孩子说:“你提的问题太好了!我也正好奇想知道原因呢,我们一起去书吧查查资料吧!”以此来呵护孩子的问题意识,让幼儿逐步形成敢问、愿问的习惯,同时养成通过各种方式寻找答案的习惯。而有时问题的答案太深奥,幼儿年龄小不能理解,如果试图面面俱到详尽无遗地解答孩子的问题,不仅不能帮助孩子学到知识,还会扼杀孩子的问题意识。所以对待孩子们的而一些问题我们成人要巧妙的回答,满足并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
三、反问追问,深化幼儿问题意识。
幼儿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心里状况有意识的恰到好处的反抛给孩子们,激发孩子们积极探索、自发尝试解决问题。在一天照料自然角的过程中,小花提问疑问:“自然角里的植物什么时候浇水最好呢?是不是水浇的越多植物就长得越好呢?”我及时发现这个问题,并把这个问题抛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展开了讨论,在讨论中孩子们相互交流自己的已有经验,轩轩:“花盆里的土都干了的时候就要浇水,浇水一定要把所有土都浇湿才可以。”容容:“有的植物一个星期只要浇一次水。”婷婷:“植物不同,不要的水量不一样,要知道植物浇多少水,先要知道你种的植物它需要多少水。”小宝:“是的有的植物喜欢水,要每天都要浇水,有的多浇了水反而会死掉的。”……老师直接捕捉孩子们的问题,并将问题恰到好处的反馈给孩子,较好地促使孩子们进一步反思。
四、探究解决,强化幼儿问题意识。
对于孩子们的问题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操作和探究获得答案,能进一步激发孩子们提问的热情、提高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孩子们对植物到底需要多少水合适的这个问题上,我们鼓励孩子们进行大胆实验。孩子请在医院上班的妈妈带来了盐水瓶,在瓶上标注上明显的刻度,让小朋友们把水装在盐水瓶里,再连接到种植物上,这样既能保证水不会挥发,又能通过瓶上的刻度清楚地看到植物每天的吸水量,小朋友们观察到了长得快的植物每天的吸水量并不是很多,因此他们自己观察到了结果,小花提出来的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同时孩子们还想出了其他给植物浇水的新方法:嘉嘉找来一个空瓶子,在里面装满水,请老师在瓶盖上钻个洞,又拿来棉线,用粗棉线穿过瓶盖,完成之后,把瓶子放在高处,棉线延伸到花盆里,不一会就有水珠缓缓地流向了花盆里,这时候嘉嘉高兴地又蹦又跳“我的植物太高级了,可以自动浇水。”小磊是班上比较调皮的孩子,但是他想象力特别的丰富,动手能力特别强也很聪明,小磊找来一个大号矿泉水空瓶子,把瓶盖扎了好几个洞,然后把瓶子灌满了水,倒挂在植物的上方介绍说“这是自己做的“自动浇水器”,像喷壶可以均匀给植物洒水。”
由植物该浇多少水引发的问题激发出了孩子们各种创意浇水的方式,孩子们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提升,多种方式的浇水方式不仅开阔幼儿的眼界,还培养了幼儿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只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加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一个人是否具有问题意识将直接影响到其以后的发展。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对于培养他们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是十分必要的。事实证明,在自然角创设、管理过程中对幼儿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