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开展幼儿园德育教育的举措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期   作者:罗茶金
[导读] 3-6岁的幼儿是各种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罗茶金
        龙岩学院附属幼儿园  364200
         
        【摘要】3-6岁的幼儿是各种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教师与家长对幼儿的品德行为影响重大,家庭与幼儿园对幼儿实施道德教育,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家庭、品德教育
        徐鸿武教授曾经说过:“有德有才是成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毒品,无才无德是废品。”可见一个人的德是多么的重要,3-6岁的幼儿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期,这时期又是处于各方面教育的关键期、特殊时期。作为一名幼儿教育者不仅要正确的抓住幼儿关键期、特殊期,引导幼儿学好知识、技能技巧,更应该教会幼儿如何做好人,如何做好德育工作,让幼儿成为正品、让幼儿健康的成长。
        幼儿德育是道德教育的起始阶段,作为幼儿教育者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情况,把家庭、幼儿园二者有机结合对幼儿实施品德教育。
        一、德育从家庭中做起。
        家是幼儿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温馨和睦的家庭使幼儿健康成长,父母的言行举止是幼儿学习的榜样。还记得一次户外活动中一个孩子说粗话的事,当我问孩子为什么这样说时,孩子的回答让我吃惊“罗老师,是我爸爸教我的。”可见家庭的教育对幼儿的影响之大,因此德育应从家庭做起,从“我”做起。
        (一)德育从“我”做起。
        幼儿学习主要的学习方式的模仿,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一出生,首先接触的就是父母,朝夕相处,父母对孩子道德的教育具有重大的作用。因此,德育应从家庭做起,从“我”做起。爸爸妈妈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榜样如:作为爸爸妈妈回到家主动与家人问好,尊敬老人等,避免在幼儿面前吵架、说粗话等。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幼儿接触的第一个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影响着幼儿人格的发展,影响着幼儿的社会人际关系,影响着幼儿个性的发展。德育教育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和向导力量,可见亲子关系是幼儿德育的重中之重。
        创设良好的家庭关系。父母相亲相爱,和睦相处,正确的处理自己情绪情感,尽可能的在孩子面前表现积极、乐观的情绪。曾经孩子对我说:“老师,我心里很难受?”当我问为什么时他说“爸爸妈妈又吵架了,爸爸还打我”当我听到这话时真的很惊讶。当我问孩子父母,他们告诉我那是一个月前因为孩子不听话而发生的事。由此可见亲子关系对孩子的情绪影响之大。

作为父母应该尊重、理智的的爱孩子,给幼儿营造一个温暖、舒适的家庭氛围,让幼儿的行为、习惯、兴趣等人格得到健康的发展。在生活中主动亲近和关心孩子与孩子多互动如:带幼儿走亲戚、到朋友家玩等。这样不仅能够发展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同时可以利用这机会鼓励幼儿与他人接触、交谈,进行文明礼貌的教育。
        二、德育从幼儿园做起。
        意大利幼儿教育专家蒙台梭利曾经说过:“我们的教育不是为了孩子上学作准备,而是为了孩子将来生活作准备。”3-6岁的幼儿是各种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幼儿园的教育正是我们为孩子将来生活作准备的重要时期,也是我们教育孩子如何做人的关键时期。
(一)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
        环境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幼儿园是离开家庭后的第一大大环境,幼儿园的教育幼儿终生教育的基础,良好的环境幼儿健康成长,良好的德育环境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环境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因此,幼儿园应该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对幼儿实施有效的品德教育。
        根据年龄段创设不一样的环境。如:大班9、10 月的主题为“我是中国人”,大一班根据此主题把教室布置成各名族的风俗习惯、各旅游景点的风景区图片幼儿园为幼儿创设各种德育的环境,让幼儿产生浓浓的爱祖国、爱家乡之情。小(2)班创设“我的名片“的环境,让幼儿不仅可以认识自己,还可以认识其他的同伴,同时鼓励幼儿大胆地介绍自己,促进幼儿的自我认识的发展、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二)加强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幼儿除了父母外的第一启蒙老师,也是幼儿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的实施者,教师的自身综合素质队幼儿的品德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为幼儿园让幼儿教师经常参与各种有关自身素质的培训学习,经常组织教师学习《<福建省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评价指导>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还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刘爱华教授的“让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的状体讲座。让我们一线教师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选择符合幼儿各年龄阶段的教材对幼儿实施道德教育。
        (三)在游戏、生活中进德育。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把德育渗透于个游戏中和各领域教学活动中,如:在开展角色游戏《娃娃家、菜市场、银行》中引导幼儿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在社会领域中开展《我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爱自己》等各种有关德育的内容,在语言领域中开展儿歌《老师爱妈妈》,艺术领域中开展《我有一个家》等有关道德教育的内容。同时从早上接到幼儿到幼儿离园的一日活动中,引导幼儿文明的游戏、主动与人问好、文明吃饭、文明睡觉等等各项活动中。把德育渗透于一日活动中,渗透于游戏中,不再是为了德育而进行品德教育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在生活游戏形成良好的品德。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学习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多关键期的时期,也是品德教育的的关键期,让“你”和“我”手牵手抓住幼儿品德学习的关键期,应用启蒙性、生活化、游戏化式进行品德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莎; 郝瑞梅 家园合作视角下幼儿德育探析 [J].当代家庭教育 2020
[2] 魏爱玲 浅析幼儿园的德育教育活动 [J].学周刊 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