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自然材料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期   作者:孙丹萍
[导读] 本文分别从运用社会资源在幼儿园区域建设小型生态角、开展亲近自然主题教育活动、
        孙丹萍
        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幼儿园 213000
        摘要:本文分别从运用社会资源在幼儿园区域建设小型生态角、开展亲近自然主题教育活动、利用自然资料开展自由课程、在幼儿园室内投放适宜的自然材料、制定合理的自然材料更新、投放方案五方面阐述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有效运用自然材料的实例,希望可以给幼儿教育从业者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区域活动;自然材料

引言:大自然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具有思维启迪的作用。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使用自然材料对于幼儿开发智力、思维构造、发挥想象力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重要时机,运用自然材料在幼儿园活动区域中不仅有助于环保,对教师和同学来说同时也是重要的教学手段。
一、整合社会资源建设园内生态角
        城市中大部分的幼儿园自然资源教育不如位于乡村、城镇的幼儿园,为了在幼儿教育阶段填充缺少的自然教育环节,可以在幼儿园设立小型的自然生态角。在幼儿园教育环境设计中,因为各个班级设置的花盆景观、自然景观都难以呈现出最佳的自然材料运用效果,因此要从幼儿园自身实际出发,在幼儿园活动区域设计中充分利用太阳、空气、天气变化等自然因素设立一个具有动态变化特征的生态环境空间。在设计过程中可以使用大型落地窗将自然光线引进生态空间中,这样生态空间可以根据天气变化营造出多种光线效果,让幼儿可以随时地感受到自然环境的变化。另外,重视幼儿与植物的接触,通过运用室内外空间渗透的方式让幼儿感受大自然魅力,在室内建设小型生态角有利于舒缓室外绿化不足的情况,并且也增加了幼儿区域活动中自然材料的布局。从实际经验来看,在幼儿园活动区域中增加自然材料运用,对幼儿感受周边环境来说是宝贵的资源,是能获取幼儿意想不到想象力的财富之地。
二、合理制定园内自然材料更新、投放方案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自然材料投放过程中,长期使用的自然材料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损耗,教师要注意定期的投放、更新自然材料。第一,教师要设计出合理的园内自然材料更新方案,制定一份详细的月份更新计划,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在收集和更新自然材料时要拓宽材料获取渠道,遇到难以收集的资料要及时取得家长的支持,让家长提前进行材料的准备。第二,教师要制定合理的园内自然材料投放方案。教师在开展自然课程时,要向幼儿表明自然资料使用规则,比如水,幼儿在玩耍过程中极易洒到地上或者打湿衣服,教师应该提前给幼儿穿上防水衣物,并在防水性较好区域开展活动。
三、开展亲近自然的主题教育活动
    在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乐趣,能为爱好、能力各异幼儿提供层次丰富、内容多样的自然活动材料。作为区域活动重要资源,自然材料能让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用潜移默化的形式教育幼儿面对自然的态度。首先,幼儿园应该开展较频繁地亲近自然活动,可以带幼儿参加“一日春游”等季节性主题活动也可以是以节日为主题等各类活动,比如植树节、地球保护日、重阳节等主题活动。

比如在“一日春游”活动中,幼儿园可以带领学生去郊外爬山、采集树叶花瓣、种树,教师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知识普及,向幼儿科普树叶的种类以及花瓣的花种、花语等知识,这样的自然活动才更有意义。在“一日春游”活动中,还可以组织幼儿在动物园、植物园、海洋馆、自然博物馆等场所学习各种自然知识。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安全意识薄弱,园方在组织幼儿活动时要制定周密的计划,一定要确保幼儿的安全。其次,要充分发挥家园合作的作用,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作业的形式让家长带领学生在周末进行短途出行、假日旅游等,这样有利于学生接近自然、了解大自然、还有利于增强幼儿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最后,幼儿园开展自然活动时常常缺乏有力的社会资源支持,所以园方所在社区、政府相关部门可以绿色通道制定有利于儿童活动的活动以及政策,为幼儿开展自然活动提供切实可靠的保障[1]。
四、运用自然材料开设自由课程
    运用自然资料开设自由课程是指教师在结合幼儿年龄、兴趣爱好等各种要素情况下利用自然资料进行自由活动。由于传统的教材授课对开展自然资料教学有一定局限性,教师可利用的自然教育材料选择性较少,所以幼儿园课程要与园内活动区域形成紧密的联系,将活动区域设置成课程教育的延伸,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加深课程内容了解。第一,要加强自然课程的自由程度。园方在课程设计方面应当给教师增加自由性,拓宽自然材料获取渠道,可以把自然中存在的事物作为幼儿学习、了解的工具。第二,加强自然课程中生成课程的设置。幼儿园教师可以把已有传统教材中的课程设置成自然课程教学模式,通过将传统课程设计成幼儿感兴趣的主题,从而进行自然材料的投放。例如,主题教育中自然课程为“无形的水”,让幼儿感受到水的特性,教师可以提供不同材质的容器、不同颜色的水,让幼儿在观察过程中了解水的特性。
五、投放适宜室内使用的自然材料
        第一,投放自然资料要契合幼儿年龄特征。幼儿所处的年龄阶段将直接影响幼儿园室内区域活动中自然资料的投放,自然材料会对不同年龄段学生产生各异的影响,给年龄段适宜的幼儿投放相对应自然资料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以活动主题“秋叶”为例,教师在自然资料投放前要针对小、中、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明确幼儿年龄之间学习和认知之间差异,思考自然材料秋叶应运用在哪个年龄段幼儿才能让自然材料更有发挥空间。第二,投放的自然资料要从幼儿兴趣出发,让幼儿拥有自己选择自然材料的权利。在幼儿园室内活动区域,幼儿可以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自然材料,自由自在的通过游戏方式学习知识。现阶段在幼儿园室内活动区域自然材料投放中,教师往往会选择自己觉得有意思的自然材料供幼儿学习,材料选择具有很强主观性,对于幼儿偏好、兴趣研究较少,所以教师应该从各类活动中观察幼儿兴趣点后再进行自然材料投放,才能更好调动幼儿探索自然的积极性。例如在“一日春游”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询问幼儿玩的最开心的活动是什么来挖掘幼儿兴趣点[2]。
结束语:综上所述,幼儿阶段是孩子成长重要阶段,在这期间不应强迫幼儿学习应该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幼儿丰富想象力、创造力,让孩子在开心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参考文献:
[1]鲍丽丽.谈自然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优化利用[J].才智,2020(11):216.
[2]刘美.自然主义教育视域下幼儿园室内区域活动中自然材料的投放研究[D].安庆师范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