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凯
陆川县幼儿园 玉林 537700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带来,学前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也日益重视,然而家长过度追求孩子“早日成才”,学前教育机构为追求利益,读、写、算已然成为幼儿成长的必学课程,幼儿教育逐渐小学化。幼儿小学化教育也严重违背了幼儿初期成长规律和早期教育规律,小学化现象的出现,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到整个教育发展。本文对幼儿教育小学化进行分析,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以及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儿园;成长;小学化;
前 言
幼儿园本应该是孩子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以玩为主,然而在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下,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压力下,现在不少孩子在幼儿园直接开始了小学教育[1]。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主要表现在:教学学科化严重,学习不断超前、以游戏为主的幼儿教育逐渐被淘汰,幼儿园日常管理规范照搬小学标准,教育测评偏向技能与知识。作为幼儿教师应该遵循幼儿发展规律以及幼儿教育规律进行教学,要看清楚的认识到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才能更好的在幼儿教育中把握方向,正确的引导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一)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过早的让孩子接受课程教育,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幼儿正处于发育时期,身体各方面技能均为能达到小学“坐着学习”的要求,强行让幼儿接受小学教育,因为长时间的坐着学习,看书等会导致幼儿肌肉及骨骼变形,损伤孩子视力等。因幼儿神经系统正处于发育阶段,过早接受小学教育,增加大脑容量,长时间集中,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损伤等。
过早接受课程教育,导致幼儿发展的片面性。在近年来报道的“神童”事件中可以看出,孩子在“神童”光环的围绕下,成为了一个考试能力一流,学习一级棒的孩子,然而在生活上他们却无法自理,在步入社会后便被淘汰。“神童”悲剧的发生与家长急功近利的思想有关,过早让孩子接受课程教育,过于注重智力发展,忽略非智力发展的重要性。
(二)影响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背离幼儿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原则。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是当前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1]。然而幼儿教育小学化,超前的学习背离了这一趋势,幼儿过早学习小学学习内容,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习规律,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幼儿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二,与小学教育不衔接,缺乏连贯性。幼儿园提前开设了小学课程,让孩子早起步、早领先,但是事实上并不利于孩子教育的长远发展。根据调查,幼儿园孩子接受了小学教育后,升小学后因为自身知识领先于其他未上过小学课程的孩子,而产生骄傲心理、浮躁等心理,二年级后自身优势慢慢消失,便产生了跟不上,厌学等现象。幼儿园作为一个特定的教育机构,学前教育作为一个特定阶段的教育,有它们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2]
第三,不利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幼儿园不仅仅是培育幼儿发展的场所,更是促进幼儿教师发展的地方,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地方。
然而当前,特别是私立或者是民办幼儿园将幼儿教师看做是“保姆”,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较低,幼儿教师文化基础并不扎实,整体素质不高,在工作上无法工作专业知识去理解和认识孩子的行为。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不严格要求,使得幼儿教师难以发展,更别提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另外幼儿教师在带班过程中往往超负荷,任务和职责越来越多,工作压力越大,伴随的心理压力就越大,幼儿教师极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和疲劳,直接导致了幼儿教师无心专业发展,甚至辞职转行等。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建议
(一)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科学引导幼儿学习成长
1.树立正确教育观
教育目标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能让学习者终身受益。[3]作为幼儿教育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以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以充分发展个性特长为宗旨的素质教育观。
2.以儿童发展为本,科学引导
在幼儿教育中,要充分以儿童发展为本,围绕儿童的发展进行相关的教学,充分促进幼儿积极地、主动低作用于客观世界,让主体性体现到各项活动中,从而促进幼儿主体的发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尊重幼儿前期好动、爱玩的天性,以儿童发展规律为轴心,更多的利用幼儿成长规律、心里发育规律、思维发展规律等去开发、唤醒幼儿主体,从而达到科学引导,健康成长的效果。以“儿童为本”的教育观念也是符合现代教育中的“以人为本”观念。
(二)加强幼儿教师专业技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幼儿园积极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帮助幼儿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水平,帮助幼儿园发展,为幼儿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实现幼儿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组织教师学习培训、参观学习、选派进修学习、园内开展“专家讲座”、“公开课”、“开放讨论”、“教师技能比赛”等形式进行交流学习。幼儿教师专业技能不断提高,整体素质水平也会不断提升,这有这样,幼儿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并且不断提高。
(三)加强幼儿园与家长沟通联系,实现家庭与幼儿园的共育
园方加强与家长沟通联系,逐渐纠正家长错误的育儿观,为幼儿成长创造形成的家庭与幼儿园的共育关系。可以通过开展幼儿园亲自活动,加强幼儿园与家长的联系;开设家长培训课,传授正确的育儿观;开展以幼儿发展为中心的讲座、座谈会等,进一步宣传正确的、科学的育儿观。作为幼儿教师,要及时与家长保持联系,因为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主要的成长阵地,因此幼儿园和家庭的联系必不可少,在家庭与幼儿园的联系中,幼儿教师是重要的媒介,加强与沟通,可以采用家访,电话回访等方式。在
(四)完善园内规章制度,提升管理质量
幼儿园完善园内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协调,提升对幼儿园的管理与指导力度,建立健全幼儿园的质量评估体系,全面提升幼儿园管理质量,才能更好的地帮助幼儿园发展。一方面,完善院内管理制度,构建完善的幼儿管理体系,为幼儿园的长远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另一方面,完善幼儿教师考核机制,刺激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幼儿成长。
三、结语
对于幼儿而言,学习并不是幼儿的主要任务,幼儿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对于事物的认识处于朦胧期,对于所有一起的新鲜事物都有着好奇心和求知心,正确的幼儿教育应该是顺应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游戏”为主的教育教学方式更适合幼儿发育成长。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偏离了幼儿成长规律,过于注重幼儿对知识的摄入,对学科技能的掌握。过大的学习压力,容易造成幼儿产生自卑、烦躁的心理,不利于幼儿身心发展。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场所,更应该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为幼儿教育提供轻松的、科学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沙燕.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冷思考[D].山东师范法学,2008.
[2]施燕,韩春红.学前儿童行为观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虞永平.找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根源[J].辽宁教育,2012(18):124-125.
[4]朱家雄.幼儿园教育理论的错读误用与实践的纠结无奈(五)[J].幼儿教育,2013(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