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领域教学活动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期   作者:林巧
[导读] 幼儿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养成的,它具有生活性、教育性色彩
        林巧
        福建省龙岩市实验幼儿园 364000
        摘要:幼儿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养成的,它具有生活性、教育性色彩。尤其是幼儿阶段的孩子,他们刚刚接触社会,他们的行为、习惯形成都处于纠正期而非形成期。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工作能够有效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能够为孩子奠定良好道德的基础基于此,本文章对幼儿园领域教学活动有效渗透德育教育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领域活动;德育教育;渗透
引言
        虽然幼儿园德育教育观念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所提及,但是这种观念还停留在传统阶段,没有与时代的发展同步进行。德育教育可以丰富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陶冶一个人的精神品德,发展一个人的思想内涵,对于幼儿园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分析幼儿园教育阶段德育教育的不足之处,可以找出影响德育教育发展进步的因素,再针对问题,找到促进德育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德育教育的不足之处
        (一)德育教育内容非常单一
        在幼儿园德育教育之中,幼儿园德育教育内容非常单一,并不适合幼儿成长。例如,在一些幼儿园内部,德育教育内容仅仅停留在一些基本礼仪方面的知识,而德育教育内容本身就包含有非常广泛内容,仅仅只是礼仪教育并不能提高幼儿的整体德育素养。一般而言,德育教育内容包含有爱国教育,道德情操教育等各方面内容礼仪教育,只是德育教育内容中的一项,为了提高幼儿的德育素养,需要拓展德育教育内容。
        (二)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自制力
        其实在生活中,许多幼儿都没法控制自己,对老师所发出的信号理解不了,与老师沟通和交流起来非常困难,幼儿的年龄一般在5至7岁之间,他们有的活泼好动,有的天性不受约束,有的喜欢睡觉,老师把德育健康教育知识讲出来,没人听老师的讲话,就会很尴尬,缺乏自制力是许多幼儿的天性,这一点在幼儿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加以注意。
二、幼儿园领域教学活动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通过丰富的体验提升幼儿的德育素养
        体验是一个人经历过程所收获的经验,它是一种思维活动,是对人生阅历的一种体现,具有现场性、整体性等一系列特点。例如,教师可以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通过游戏提高幼儿的德育教育质量。在以往德育教育之中,一些教师采用传统说教模式,而这种说教模式的德育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并不会给予幼儿带来丰富的体验。为此,教师可以转变教育方法,从提高幼儿体验出发,可以通过游戏来加强教育。


        (二)实施家园共育
        幼儿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联动家长,通过多种沟通交流方式,包括微信、钉钉、qq等和家长之间达成密切的即时合作关系。将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透明、公开化,寻求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并且传递给家长正确的德育教育方法,深化家长对德育教育工作的认识。尤其是幼儿园的许多家长他们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观念压垮孩子,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利用信息技术幼儿教师则可以和家长之间形成及时且有效的联动,能够改变家庭教育这一现状,深化德育教育效果。
        (三)创新主题游戏
        现代幼儿都具有明显的依赖性,很多幼儿在困难面前都会请教幼师,这样的困难无法克服等,大部分幼儿都觉得这种请教方式能够被教师充分理解,独立做事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弱化。这还应当由幼师进一步注重幼儿的独立能力的发展,借助对主题游戏活动的开展助力幼儿独立能力提升。比方说在以小兔为主题的活动中,幼师就可能要求幼儿做到以下三点:一是由橡皮泥塑造出兔子的主要样貌特征;二是帮助兔子得到一个萝卜,并将萝卜设置为兔子怀抱中;三是帮助兔子得到一双合适的鞋子,并将塑造好的鞋子穿到兔子脚上,因为只有这样才会促进兔子独立去寻找更多的萝卜。如此具有实践性主题游戏活动的开展,就可以高效和强化幼儿独立做事能力和识别能力,进而强化幼儿独立克服困难的能力。
        (四)更新教师的德育理念
        为了提高幼儿园德育教育质量,幼儿园首先必须更新教师们的德育理念,让教师们树立起德育教育思想,使教师们将德育教育纳入到自身的教学计划之中,以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为此,幼儿园需要向教师们传递正确的德育价值观,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起德育理念,使广大教师可以肩负起新时期幼儿德育教育的重任。
        (五)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学校与社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过社会与学校的结合来进行幼儿园德育教育活动,学校要多从社会中提取元素,进行德育教育。比如,清明节组织幼儿到烈士纪念碑扫墓、敬献鲜花以缅怀英烈;劳动节组织幼儿到医院、环卫局、公安局及超市等为辛勤劳动的工作者鲜花;国庆节组织幼儿到漳浦县文史馆、文庙及蔡新纪念馆参加纪念活动;重阳节组织幼儿到老年人大学与爷爷奶奶们联谊等等,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幼儿对“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的体会会更加深刻。社会活动是学习德育知识最直接的平台,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要多开展这样的一些活动,让学生们亲近社会,领悟社会知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园作为孩子道德启蒙的主阵地,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积极影响作用。幼儿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价值,更要及时站在德育教育的“前段”,把握教育教改方向。以顺应信息环境背景,探析德育教育新视角,落实德育教育新对策,以推动幼儿园德育教育发展,为孩子打好“道德地基”,协同孩子展望明天。
参考文献
[1]张路阳.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德育渗透探究[J].考试周刊,2019(A1):167-168.
[2]魏爱玲.浅析幼儿园的德育教育活动[J].学周刊,2019(32):184.
[3]蔡红红.德育之花在区域活动中盛开[J].新智慧,2019(04):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