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铁陈英
(喜德县思源实验学校,四川 凉山州 616750)
摘要:数学是一门讲究逻辑思维与空间观念的学科,而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思维活跃且注意力难以持久。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大多是灌输式的教学,造成学生的厌学等情绪。因此想要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就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本文基于课堂趣味性的认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探究分析了小学数学构建趣味性课堂的若干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化;学习兴趣
前言: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目的是让小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最基础的知识,初步了解现代数学中的一些最简单的思想,能够具备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为学生未来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提供相应的支持与保障。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沉闷枯燥,教师的注意力大多在对知识点的讲解,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足,在小学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们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以新的趣味教学理念为抓手,积极探索小学数学的教学优化措施,让教学方式更加生动,让教学内容更加有趣,让教学更加高效。
1.小学数学课堂趣味化教学的重要性
1.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完成应试教育的要求,教师往往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小学生感到课堂的枯燥无趣,在课堂上不能持久的认真听讲,使得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非常低。然而,教师采用趣味性教学的方法,与小学生爱玩爱动的特点相符合,正好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让学生的关注点一直保持在课堂上,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1.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知识是基础,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趣味性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可以使他们的大脑快速的运转,对数学知识的印象更加的深刻,而且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积极的进行思考,并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从而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利于以后各学科的学习。
2.小学数学趣味课堂构建的具体措施
2.1 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新课标重视提倡课堂教学师生民主平等,一起构建宽松和谐的课堂,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来说,发动师生的共同力量,更能体现出师生两者之间的民主平等。并且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数学教育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导师,组织者,应与学生一起融入于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教师呢,应对学生不断启发、加强引导。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并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特征?紧接着教师画出角,提问:你能给角的各部分取个名称吗?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然后再与学生一起制作角,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多思考,自己只需起好自身的辅助作用就行,还可以出示用角创作的画,引导学生一起尝试着用角创作出诸如此类美丽的图案。这一系列过程都有师生的共同参与,不仅能使学生激情满满,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和谐生动。
2.2结合游戏组织教学
针对这个年纪学生“爱玩”的特点,教师可以依此去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引入游戏环节,借助游戏方式协助学生记住知识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设计的游戏应符合课堂需求,不要选择复杂、乐趣性少的游戏,反而降低了学生对数学游戏的新鲜感,此外还需要注意游戏的学习性,合理把控流程,应以达到教学结果为目标。以《分数的基本性质》课程为例子,在讲解知识点之前我们可以引入一个“唐僧分烧饼”的故事: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得到了老百姓送得三个大烧饼,打算分给徒弟们吃。首先,唐僧把第一个饼对半切开,分成了两块,取了其中一块给了猪八戒,又把第二个饼平均切成四块,给了沙和尚两块,再把第三个饼平均切成八块,给了孙悟空四块。贪吃的猪八戒就说师父不公平,偏心大师兄,给他吃得最多。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唐僧究竟公不公平”这点进行讨论,并组织学生用三张纸来代替“饼”,折叠并涂色,对比涂色面积的大小,从而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在这种思考过程中,学生会试着运用自身的思维去看待和研究问题,对于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也有帮助。
2.3联系生活场景教学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通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增加一些与日常生活中事物息息相关的趣味题目,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在学习《优化》这一章节的时候。如题目:小明在星期天想要帮妈妈做家务,下面是分别所需的时间:1、用洗衣机洗衣服需要20分钟,2、扫地需要5分钟,3、擦家具需要10分钟,4晾衣服需要5分钟,小明至少要花多少分钟才能把这些事情全部做完?这道题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合理地安排时间,通过生活场景化的题目,为了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首先学生可以结合生活常识思考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做哪些事情;然后再分析每件事情各需要多长的时间;最后在合理安排国内工作的顺序,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在这堂数学课中,模拟了学生熟悉的家庭情景,调动了学生的家庭生活常识与经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问题的优化策略,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2.4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现在是信息技术时代,很多的信息技术都在合适的领域中运用,当然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比较常用的就是多媒体技术,能够把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化,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改变以往教学的方式,把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通过图片、视频等,把复杂数学知识变成直观、易懂的,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掌握。另外,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技术,丰富了教学的形式,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受,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保持认真、专心的态度,从而牢牢地掌握教师课堂所讲授的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述“正方形体积”时,可以先利用颜料将正方体进行涂色,然后将其切割成若干小正方体,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有颜料和没有颜料的小正方体的数量。由于此过程较为抽象,而小学生尚未具备相对应的抽象思维能力,此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功能作用,为学生们展示每个小正方体的具体形象,使抽象的现象更加具体化,将复杂的问题更加简单化,有效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结语:
总之,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心智还不成熟,注意力也不集中, 在课堂上经常出现不专注听讲的情况,这直接影响小学教学的效率。为了能够解决这一现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也就是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并增加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在课堂上能够专心的听讲,全部消化吸收数学知识,并不断地提高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李生林.基于游戏的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2019(14):92.
[2]王毅.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实施路径研究[J].百科论坛,2020(01):449.
[3]赵明.以多元化教学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更高效[J].江西教育,2020(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