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刘歆
天府新区白沙幼儿园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受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以新时期科技应用为基础,开展网上教学为主要授课模式的线上教学实践活动。同时要求教育工作必须要结合不同学习阶段学生学习的特点,有效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发展速度。基于此背景,本文将在《指南》的指引下,结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幼儿信息技术教学的经验,分析信息技术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应用及实践方法,同时从疫后幼儿教育结合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应用,对未来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结合教学的模式及特点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字】新冠疫情 信息技术 幼儿教育
由于疫情不断蔓延,潜藏着未知的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合理评估教育恢复后带来大流量人口交汇存在的感染风险,针对教学对象的特殊性要求现阶段教育恢复只在小范围进行,而幼儿教育仍然以线上信息教学为主要教育模式,这就对疫情期间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以达成家园沟通及工作安排产生了新的挑战。
一、信息技术是疫情期间幼儿教育的主要媒介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教师与幼儿无法面对面交流,只能通过线上交流方式,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就成为了疫情期间幼儿教育的主要方式,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幼儿教育,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准确把握幼儿在线下开展线上游戏的参与度,并且对幼儿实现游戏或社会生活技能教学能力培养的目标。这要求教师利用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在特殊时期开展家园沟通时,必须要积极关注幼儿个人年龄成长的特点,认真把握信息技术教学的智能化和虚拟性特点,强调线上游戏活动对幼儿个人思维及价值观念产生的双向性作用,以及营造合理有效的幼儿线上网络信息技术教学氛围,以具体实践和创新方法的途径。只有结合现代化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发展基础,幼儿教育更关注幼儿个人能力成长以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才能真正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内涵及意义
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幼儿教育当中,实质上体现了教育与时代科技发展一致性的需求。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大范围应用及普及的时代背景下,幼儿作为受教育的主体,也应该随时跟随时代发展的趋势和变化,实现幼儿个人思想及认知能力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提供的信息资料和影音播放功能,例如在疫情期间利用信息技术让幼儿观看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短片,不但能够满足幼儿观看动画片的视听需求,也能够帮助幼儿积极参与课堂,同时达到提高幼儿理解疫情和增强病毒防御能力的目的[2]。由此可以看出,应用信息技术能够以更加生动和形象的方式为幼儿提供资源获取的多渠道方法,可以使幼儿在众多的选择当中找到自己对某一特质化事物的兴趣所在,使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能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得进一步发展,使幼儿思维能力的操作化和创新性发展需求能够不断得到验证和实践,也有利于帮助幼儿形成个人独立的思考能力,是现代化信息技术关于幼儿教育发展产生的重要教育功能,也是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幼儿教育的重要教学意义。
三、疫情期间利用信息技术实施幼儿教育的策略
(一)发挥信息技术资源多样性特点,整合资源
根据线上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实际需要,结合信息技术的以互联网为基础具有的多媒体性质,可以将幼儿教育目标与信息技术下的各类资源有效结合在一起,积极发挥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和特色,利用动画片或者故事教学的方式,让幼儿能够长时间保持课堂教学的注意力。
在吸引幼儿学习注意力的同时,使幼儿的思维能力能够随时结合教师课堂教学内容变化得到发展,可以帮助幼儿建立系统性的思维体系,使幼儿的教学活动能够打破传统教学局限在课堂或者部分教学用具的局限内,幼儿可以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展示自我,有利于推动幼儿教育发展,积极实现促进儿童心智发展及思维能力体系建立的目标需要。
(二)借力信息技术,构建密切的家园合作关系
借助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产生以来全国范围停工停学的机会,在开展信息技术下,幼儿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充分发挥家长与学校同样作为幼儿教育工作执行者的重要地位[3]。以幼儿家庭为单位实现信息技术下教学模式创新,有机联动家长与学生一起参与到幼儿教学课堂当中,可以积极发挥家庭对于幼儿教育的包容性和激励作用,给幼儿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教学体验。同时让教师和家长之间形成有效的教学沟通,尽可能帮助家长一起,以满足幼儿个人在教育过程中积极成长需求为目的,构建合理化的家校联动成长体系,合理健全或者设计信息技术下家校共同教育的教学方案,有针对性的关注到学生的个体画差异,使家长对幼儿成长教育具备的积极性和关键作用能够得到有效发挥,也是当前在疫情期间开展信息技术,规范幼儿教育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三)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幼儿教育的因地制宜
以信息技术为主开展互联网教学,和传统幼儿教育之间最大的差别之一体现在幼儿教育实现场所的区别。传统教学模式下开展幼儿教育基本都是在幼儿园课堂或者操场等有限的空间范围当中,幼儿对空间的感知和理解也只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尽管是以实际接触和交往为教学模式,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教学空间的静态特点和固定性很难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注意力,不利于学生个人思维发展形成。虽然在疫情期间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一方面在地域上对幼儿教育产生了限制,但是另一方面又打破了传统地域限制的概念框架,让幼儿的空间观念能够随时结合教学地点改变,或者以虚拟状态为模式得以生成,实现了幼儿教育因地制宜随时变化的灵活性特点[4]。
(四)利用信息技术,突出幼儿个体主动性
从教师个人在疫情期间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幼儿教育工作的状况,可以发现信息技术下,教师开展幼儿教育只能透过屏幕与学生进行教学交流,因此在教学元素构成上,课堂教学的模式已经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幼儿从四处向教师集中学习的方式,转变为以教师一个人和班级多名学生展开的双向交流关系,这就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幼儿作为教学主体地位作用得不到体现的缺陷,让幼儿都能够作为单独的个体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可以帮助儿童建立自己作为教学主体的个体化思想,帮助幼儿教学实现结构优化,也能奠定幼儿过渡小学教育以自我为教学主体的思想转化基础。
五、结语
5月14日,教育司司长吴岩针对疫情期间教学工作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提出,疫情结束后在线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要实现由“新鲜感”到“新常态”的模式转化,将特殊时期线上教育发展的模式作为日常教学改革发展的应用基础,在教育日常发展阶段积极建立合理的教学工作方法及模式,在有效调整的前提下,使现代化教育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加具体,这也意味着疫情后幼儿教育的发展也势必要在传统信息技术的应用基础上实现进一步创新。因此积极探索线上教学及信息技术结合教学下幼儿教育发展的趋势,重视信息技术与现代教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也是我国幼儿教育新时期突破发展的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1]罗荣霞, 秦猛. 信息技术条件下高效教学模式的创建——探析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实践[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5, 000(034):P.19-20.
[2]徐新华. 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及其意义[J]. 现代交际,2017,000(009):170-171.
[3]马佳丽, 卢清. 幼儿教育信息技术化应用的研究述评[J]. 教育2016(3):99-102.
[4]张秀娟. 幼儿教育信息技术化应用的研究述评[J]. 2017,000(08Z):P.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