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汝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惠丰幼儿园 江苏 苏州 215151
【摘要】:和家庭建立有效对话合作关系是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开展中一个重要方面。如何能有效的开展家园互通,架起家园的连心桥呢?传统的家园沟通方式有家访、电话联系、成长档案、QQ、微信、钉钉等通讯工具等。这些沟通方式可能更多的侧重于幼儿在园行为表现中需要家长配合的内容,成长档案能涉及幼儿各领域发展,但由于每月的沟通次数有限,不能随时展现幼儿的发展。我园努力挖掘家园沟通渠道的多样性,改进了传统的记事本沟通,努力做到高质量的家园互动,多方面展现幼儿,架起连心桥,以此来让家长能更好的了解儿童的发展。
【关键词】:记事本 连心桥 成长
《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第五点“和家庭建立双向互惠的关系”中指出“家庭是儿童最初级的社会生活单位,家庭对儿童有不可推卸的抚养、教育的权利和责任。幼儿园是促进儿童成长发展的专门机构,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会影响儿童的成长,家园形成合力,有效促进儿童的发展。幼儿园秉持民主、平等的意识,主动和家庭对话和合作,应基于理解和互惠的立场,运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向家庭和大众传播现代儿童教育理念和知识,提升家庭科学育儿的能力。”
一、记事本的由来
我园建园初期的课程内容就是以浙江省特级教师朱静怡主创的《幼儿园发展能力课程》为蓝本开展,记事本就是其中一个特殊的家园沟通方式。对于记事本的使用方式和作用,朱老师是这样说的:
1.提升表达能力,幼儿口述,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
2.促进亲子沟通,家长记录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见所闻。
3.教师宣读记事本达到幼儿同伴之间的另一种沟通。
4.教师看记事本,了解幼儿的心语历程等等。
幼儿园课程改革后,教育观念的改变使教师们尝试对记事本的内容和作用进行挖掘。我们开展了关于记事本的专题研讨活动,针对记录本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开展讨论,并不断尝试,对记录内容和记录形式等进行了改良,努力通过多角度展示幼儿的活动,最大化发挥记事本的作用,提高记事本沟通的有效性。
二、记“事”——变内容
初期:
原来的记事本使用通常是老师较多的让幼儿把幼儿园所学的儿歌、故事内容进行复述、背诵,让家长进行记录,然后老师进行批阅了解幼儿的掌握情况。这样的方法一方面记录内容很单一、片面,不能体现幼儿的多方面发展;另一方面家长只是单纯的记录者。
改变后:
1.随心记——看到不一样的儿童
课程游戏化实施后,教学在一日生活中不断渗透,形式多样的幼儿学习生活内容,幼儿个性发展得到鼓励。因此老师们觉得应该把记录内容的确定权放给孩子,鼓励孩子把一日活动中印象深刻,有趣的事情都可以记录下来,让孩子们的在园活动多方面的展现。
多领域活动记录
放开记录内容后,各领域的内容都可以成为幼儿的记录点。老师可以从孩子的个性表达中观察出许多的重要信息,并且能以这些信息作为基础设定新的学习目标和目的,使教师更有效规划幼儿的学习活动。如图1这篇大班幼儿的记事中老师就能获取很多信息:对于测身高和体重的测量方法已有所掌握;能大概测量并得知自己的身高体重数据。

图1 一次常规的检测
记内心情感
人的情感发展的关键期是幼儿期,发展幼儿情感,培养社会行为,对于提高社会化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也是老师和家长日常生活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生活等方面,我们幼儿园教师都要时刻关注着幼儿的情感情绪。但是因为幼儿年龄小,情绪管理能力较弱,当出现情绪不稳定时幼儿不一定会及时、准确地表达出来,但是在记事本的记录中却能不经意地真实的表现情感,便于老师、家长能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及时帮助他们调节情绪。
如图2这篇大班幼儿的记事本中的事件记录“重遇蔡老师”。孩子已升入大班,而蔡老师去教小班了。因此,孩子很难再遇到老师。那天孩子特意要求家长放学后带他去小五班看望蔡老师。这段没有修饰的描述,却让我们在简扑稚嫩而又真诚的讲述中看到了孩子对于蔡老师深厚的感情。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情感需要增加他与蔡老师的见面机会,以缓解他的想念之情。

图2 一次重新的相遇
记美好回忆
记事本还可以把一些活动中的回忆收集在记事本中,它兼有剪贴本、收藏本的作用。
如图3这篇记事本上贴着一张超市的发票。日期是2020年3月7日, 发票明细购买了3张面膜。你能猜到些什么吗?原来是社区活动“我給妈妈买礼物”的半日活动。超市活动结束后,孩子就提出要把这种发票贴在记事本上留念。当孩子们在家中拿出发票和家长们讲述这一天的活动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呀!小小的发票把这件美好的回忆永远定格在了记事本上。

图3 一张超市的发票
2.家园连心桥——扩大记事本的功能
记家园间的沟通
现在工作节奏快,每天家长的工作非常繁忙,所以和老师面对面沟通的时间真的少之又少。因此,老师和家长们把记事本作为一个及时沟通的小平台,老师对于孩子教育的一些小问题、小建议写在记事本上,让家长能及时看到,家长也能做出及时的反馈。如图4这篇记事就是老师把孩子近期的表现作的评价,希望家长能多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图4一个简单的评价
记家庭教育的点滴
家长们记事本记录中也发现了它的便利,引申出一些独特的功能。记事本除了记录幼儿的在园学习生活,家长把家庭教育的点滴也记录在了记录本上,和幼儿一起收集成长的足迹。如图5这位家长把记事本作为他家庭教育的一个奖励统计本。他让孩子每次把幼儿园老师奖励得到的五角星和家庭表现好奖励的小贴纸都贴在记事本上。然后收集满一定数量的贴纸可以奖励某样孩子心仪的玩具。每样玩具都是明码标价:大轮船玩具需10枚,吹泡泡玩具需2枚等。家长说这样的记录方式一方面让孩子看到了努力后能有所收获,另一方面也让孩子从小懂得要信守承诺,说到做到。

图5一本奖励的统计
三、记事“本”——变式样
初期:
我们从中班幼儿开始使用记事本,主要从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考虑。传统的记事本要求准备一本普通的笔记本。由于中班孩子刚开始记录,我们对于记录内容没有特定的规定,幼儿可以记下感兴趣或印象深刻的事情。但实际情况是中班孩子愿意说,但是因为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强,讲述内容很零散,而且有时不能找到讲述重点,家长感到苦恼不知如何记录。针对中班幼儿出现的这个问题,老师们进行了研讨,大家觉得如果能給孩子们一些提示性的内容,便于他们回忆和复述幼儿园的生活学习也许会比较合适。
改变后:
中班记事本——个性记事本:
在反复的寻找中,老师们发现了现在市面上有一些模板日记本是不错的选择。老师们一致觉得购买模板日记本,有固定的栏目,让家长和幼儿知道可以记些什么,比较适合中班使用。
1.模板日记本。记录本上有一些小栏目如图6的记载:今天最开心的事、今天最不开心的事、今天的大餐、今天的打扮、懒人备忘录等。这些栏目和幼儿的一日生活非常接近,有了这些栏目提醒,孩子们就知道该说些什么,家长的记录也有了方向。

图6一日幼儿的活动
2.一日一画日记本。适合记具体某一件事情如图7。基本的要求日记格式:日期、天气、时间、人物、地点。这样的记录格式有利于锻炼幼儿的思路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中班的孩子非常适用,能让孩子知道要叙述清楚一件事情要基本讲述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慢慢地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叙事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最后有一个栏目是“明天的愿望”。孩子可以在这里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大胆表达出来,家长和老师也能够进一步了解孩子近期的心理需求是什么。

图7一日一画日记
四、“记录”——变形式
1.中班——口述式记录
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中班的幼儿喜欢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要培养幼儿与他人交谈。因此中班的记事本我们以改变原来记事本复述、背诵式方式,引导幼儿结合生活中熟悉的事件大胆讲述每天的活动。老师们、家长们发现幼儿们愿意说,也有话题说,家长记录起来也觉得非常有趣。记事本让孩子在家长和老师们面前敞开了心扉,心细的老师们也在记事本的阅读中对每个幼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管是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或是幼儿的性格特点及孩子最近的情绪等。家长也在和幼儿的亲子记录中进一步了解幼儿的一日生活,也让家长有意愿与学校相互配合,来帮助孩子成长。
2.大班——画话式记录
指南大班的语言目标3中提出:“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遇到感兴趣的事情或故事画出来,并鼓励幼儿讲给别人听,通过写写画画的方式可以来表达想法和情感。因此,我们根据大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对记录方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大班的记事本基本用普通的细线笔记本或绘画本,孩子们放学回家后先把想要记录的内容用绘画的方式画下来,等家长回来后与家长交流,再让家长对于绘画内容进行适当的语言描述或补充。
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些画话式记事,第一是关于学习过程记录,如图8-1幼儿用图画的方式把集体活动中的学习素材表示出来。禁止吸烟的标志和班级里的天气预报员的预告板;如图8-2幼儿简单的几笔简笔画把一节生动的体育活动展示出来,惟妙惟肖的各种队形变化技能。第二是关于故事复述记录,如图9你能看出这是哪个故事吗?对了,这就是故事《桃树下的小白兔》。第三是连贯事件记录,如图10中简单的四幅画把一天的春游生活形象的记录下来:乘车出发——到达穹窿山——买彩带玩具——玩丛林射击游戏、蹦蹦床。

图8-1一次集体活动 图8-2 一次体育活动 图9一个有趣的故事 图10一天的春游生活
图文并茂的画话式记事本充满了童趣,简便灵活的记录方式又激发起了家长和幼儿的记录热情。“画话”的记录方式,一下子减轻了家长们很大的工作量,增加了大班幼儿的任务意识。家长对于这样的记录形式非常欢迎,原因有几个方面:首先是大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所以每次记事本上都能记录长长一段话,有时故事复述更是能满满记两页纸。家长们工作繁忙,每天这样长篇幅的记录对家长也是个不小的工作量。关键情节和对话的记录在画话式记录中必不可少。其次是有些家长下班都比较晚,孩子们要等家长回家后再进行记事本的记录,家长和孩子都觉得很不方便。采用画话记录后记事本更多成为了幼儿的独立作业,家长难得偷懒不记也没事。然后使用了画话记录方式后,架起了连心桥,家长们也发现孩子们的记录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孩子们能大胆把自己的感兴趣的内容形象的表达出来,记录的主动性更强!孩子们越来越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喜欢在记事本中画自己想说的话,画想像中的事物。孩子们对同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能大胆画出,充分发展了孩子们的艺术表现力和想象力。由于“画话”型记事本的内容多是幼儿的绘画作品,文字类描述比较少,记事本的同伴间分享也逐渐成为了大班幼儿增进沟通和交流的新时尚。孩子们在空余时间中喜欢把自己的记事本和同伴交换阅读,了解彼此的趣事,增进了幼儿的情感。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容许幼儿以多元的方式成长,尊重幼儿的成长步调。记事本这一特殊的亲子记录方式灵活方便,记录内容都是由幼儿口述,完全是幼儿的真实想法,能客观地反映幼儿在某方面的进步或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幼儿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丰富的记录内容真的架起一座连心桥,形式内容都比较自由,因此可以实现对幼儿的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基本了解幼儿的整体情况。为发展需求各不相同的幼儿创造更好的教育,让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4、佐藤学.教师花传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